分享

一场音乐会,用日本海啸残骸做的小提琴演奏

 乐迪文稿 2021-01-27

一场音乐会

用日本海啸残骸做的小提琴演奏

翻译 / 林楠

3月16日日本共同社电讯


上周五,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办了一场纪念音乐会,音乐会的主角是一把小提琴,琴身几乎全部由2011年日本宫城大地震的海啸残骸制作。

音乐会命名为“共鸣:一把海啸小提琴”,用以纪念那场灾难发生七周年。七年前,一场九级大地震席卷了日本东北海岸,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造成遇难及失踪人口一万八千余人。

这把“海啸小提琴”由77岁的小提琴制作大师中澤宗幸制作而成,是七件用海啸碎片制作的弦乐器作品之一。目前,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计划的一部分,这把海啸小提琴正在全世界巡演。

小提琴的面板和背板,都是由海啸中的浮木和房屋的横梁制成。

小提琴内部的音柱是由一棵叫“奇跡の一本松”的树的木料制成,树名的含义是“神奇的一棵松”。

这是一棵长在日本陆前高田市的松树,有280年历史,灾难发生时,该城海岸线上七千多棵树全部被摧毁,唯有这棵树挺立不倒。现在,它成了希望和力量的象征。在小提琴的背面,绘有这棵松树的图案。

音乐会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梅尔芭音乐厅(University of Melbourne's Melba Hall)举行,约有300人参加。日裔小提琴手西野大桥(Kana Ohashi)担任独奏,演出曲目包括巴赫的《第三小提琴鸣奏曲》、小提琴与合唱作品《海滨之歌》等。

音乐会的门票收入全部用于陆前高田市的奖学金计划,资助当地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小提琴手西野大桥

(音乐资料,非音乐会实况)

编后絮语 日本人总是很有用心,借宫城海啸的题材,用音乐在全世界”讲日本故事“。思路很幽廻,故事非套路,不是一般欠缺功底的人能想得出,值得借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