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牙买加自闭症音乐家迈克尔·富勒

 乐迪文稿 2021-01-27

在脑海中创作旋律

记牙买加自闭症音乐家迈克尔·富勒

原文作者 / Alex Taylor

翻译 / 沈宇翼


迈克尔·富勒

来自牙买加的迈克尔·富勒(Michael Fuller),现年17岁,他与音乐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堪称传奇。

迈克尔是一位高功能自闭症患者,他通过声音认知这个世界,繁华街道的喧哗声可以成为创作旋律的灵感来源,而火车驶过轨道发出的声响,对他而言,比与人接触更让他感觉舒服自在。如此心灵内在与声音的联系从迈克尔记事起便有了。

通过手机应用,迈克尔开始自学钢琴演奏。音乐播放时,该手机应用会在键盘上标出音符。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掌握基本演奏技巧后,单凭聆听莫扎特的乐曲,迈克尔转而便能弹奏出来。当时的他只有11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种音乐天赋就如同“将音乐下载到脑中”。

迈克尔的母亲纳丁(Nadine)回忆起儿子幼年时便体现出有音乐天赋,有时会忽然跑到自己面前,告诉自己“我脑子里出现了一首交响乐”。

迈克尔爱上了钢琴,同时也发现自己凭借记忆便能很快弹出复杂的作品。他说自己弹奏钢琴时,让音乐完全“掌控”了自己的身体。

回顾自己学习的过程,迈克尔表示:“我很喜欢自己所听的古典音乐,越听越多。这是一个十分有机的过程,我能听出音乐的深刻内涵,而旋律会植入我的脑海。听过的旋律我就可以在钢琴上弹出来。从没有人教过我这些。”

就家庭音乐氛围而言,家里人常听的是牙买加流行的雷鬼乐,几乎不接触古典音乐,而迈克尔却很小开始自学钢琴,似乎很早便意识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音乐天赋。对此,母亲纳丁表示是一个惊奇的发现,全家人都觉得很不可思议,而自己更是从未听过古典音乐。

而在学习钢琴演奏不久之后,迈克尔就开始自己创作乐曲。迈克尔将自己的创作过程称为“在脑海中谱曲”。对他而言,谱写交响乐曲是让身心放松,用音乐表达内心的方式。

迈克尔·富勒的钢琴演奏

通过音乐,他能更自如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多数自闭症患者在言语表达上都存在障碍,创作的过程就如同等待那样一个灵光一闪,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那个瞬间”。等待“那个瞬间”自然地到来,没有任何计划,就让音乐降临,掌控自己。

这种让音乐自然发生,掌控自己的灵感模式在音乐界并不少见,但迈克尔称自己的程度与多数音乐人还是所有不同,他的音乐灵感并非来自外在,而是源自内在,是有生命的。

如今,迈克尔正在伦敦特威克纳姆,攻读英国国家高等教育文凭,于里士满学院学习艺术表演,学习音乐的热情上升至一个全新的高度。

课程中的写作模块对他帮助很大,克服了他在情感表达上的障碍。一开始,为掩盖自己的语言障碍,迈克尔创作歌曲的歌词皆是从不同国家语言中随机挑选的部分单词组合在一起。这其实也是一种技巧,如此创作出来的音乐称为“无意义音乐”。

而如今,他已写出了不少歌曲,填进了自己的歌词。母亲也注意到了儿子创作上的变化,表示如今他终于能真正唱出自己内心的声音。

关于自闭症与特殊技能

关于自闭症患者如何习得特殊技能,如今尚不可知,但大约有以下几种解释:

人际互动对于自闭症患者而言是比较困难的,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多数自闭症患者的特殊爱好或技能都是适合一个人完成的。

自闭症患者喜欢有规律的事物,对于规律上的变化很难适应,因而他们特别在意某一活动或事物的可预测性。

多数自闭症患者非常注重细节,还能长时间专注于某一事物,这十分有利于他们熟练掌握某一领域的高超技能。

迈克尔期望通过深造,提升写作歌曲的能力,将来成为当代主流古典音乐家。

“很多人看到我表演古典音乐都很吃惊。我很难过。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个社会要因为有些人的肤色、人种或是家庭背景而排斥他们。这对于有天赋的人来说很不公平,这样他们就不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迈克尔这样说道。

迈克尔与母亲纳丁

黑人大提琴演奏家谢库·坎涅-梅森(Sheku Kanneh-Mason)于2016年斩获BBC年度青年音乐家大奖,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黑人。同时,谢库的首张古典音乐专辑《Inspiration》(灵感)打破了英国最畅销首张专辑的记录。谢库的成功给予了迈克尔极大的鼓舞。

迈克尔视他为偶像,表示会一直支持他。而最支持迈克尔的人,始终是自己的母亲。

母亲表示:“因为身患自闭症,在他成长过程中,有过很多不愉快的经历,同学欺负他,老师不理解他。见到他现在在大学学得这么好,唱得也这么好,我很骄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