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亚洲面孔的欧洲首席——樫本大进(含音乐视频)

 乐迪文稿 2021-01-27

亚洲面孔的欧洲首席——樫本大进

撰稿 / 张玫 夏雨


樫本大进

上周六,杭州大剧院后台明亮的过道前,一个穿着灰呢西服的男子,拎着演出服匆匆走来。他是樫本大进,德国柏林爱乐乐团首席,差不多就是世界第一首席。他绅士地斜身45度用英语和来人打着招呼,带有日本人典型的礼貌和克制,没有过多表情,脸比照片看起来要瘦一些。他告诉大家:“我最近正在减肥。”

演出开始,音乐响起。平静的水面,柔和的天气,阳光洒在船桨上,惊起一片涟漪。这是圣-桑在《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中所描绘的一个场景,如今由杭州爱乐与樫本大进联袂用音符钩织了出来。

看到樫本大进的名字,很多中国人的第一反应是,“樫”字怎么读?也读“坚”。1979年他出生于伦敦,3岁开始学习小提琴,7岁移居纽约,以最年小学生的身份进入茱莉亚音乐学院预备学校就读,师从小提琴教母迪蕾(Dorothy Delay)。14岁那年开始征战各类比赛,并成为法国隆·提博大赛(玛格丽特·隆 大赛 Marguerite Long)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冠军得主。

2009年,樫本大进30岁,继任同为日籍的首席安永彻,获聘为柏林爱乐的小提琴首席。一个年轻的亚洲面孔,如何在高手如云的世界顶尖乐团柏林爱乐站住脚?樫本大进风轻云淡地表示:“不必在意自己是不是亚洲人的身份,柏林爱乐本身就是一个愿意容纳很多国籍艺术家的乐团,只要你有实力。”

事实上,实力并不是空口说说的,音乐之外,他几乎不用任何社交网络平台。“我对社交网络并不是不感兴趣,最开始我注册了一个日本的社交网络账号,我的朋友都在里面,但一个月后我就退出了。你会觉得有束缚,得有义务去回答所有人问题,如果超过一周你没有出现,人们会觉得你去世了,这不是我想要的。”他突然大笑起来。

这个赶不上信息时代潮流的人,更愿意把时间留在练琴和与朋友家人的相处上。比如他有一个两岁零十个月的女儿,“我会花很多时间在孩子身上。平常就见见朋友,喝喝酒,很普通的生活。”樫本大进说。


乐队街独家视频:樫本大进演奏贝多芬《第四小提琴奏鸣曲》片段,康斯坦丁·里夫希茨钢琴伴奏,2014年

樫本大进是第一次到杭州,也是首度与杭州爱乐合作,下个月他将去台湾,7月6日将在台中市中山堂举行个人独奏会,与钢琴家巴克斯合作,演奏莫扎特、勃拉姆斯、齐玛诺夫斯基、格里格等人的经典名作。

樫本大进担任柏林爱乐首席已有数年,仍积极扮演独奏者和室内乐合奏者的角色。他说:“和其他音乐家相互对话、相互激荡,这样的沟通对我担任柏林爱乐首席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乐队街独家视频:圣桑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樫本大进小提琴,Paavo Järvi指挥,日本NHK交响乐团协奏,2018年2月16日演出于东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