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15段古典音乐旋律耳熟率最高

 乐迪文稿 2021-01-27

这15段古典音乐旋律耳熟率最高

原文作者  / Sofia Rizzi

编译 / 乐迪

原载9月26日 the Classic FM


古典音乐爱好者都会哼唱一些经典曲调,可经常的情形是,旋律在脑中很流利地闪过,却不知道它的名称和来自何处。经过我们对听众的累计调查,以下15个作品是大家最熟悉的,换个角度说就是知晓度最高和最著名的,你一定听过并能牢记其中一些旋律。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古典音乐爱好者,其中还有自己不知道不熟悉的,那就真需要补补课了。

1,莫扎特 - 弦乐小夜曲

Eine kleine Nachtmusik

这首作品的正式名称是莫扎特《G大调第13号弦乐小夜曲》,作品第525号,( Serenade No. 13 for strings in G major, K.525),由莫扎特在1787 年8月24日创作于维也纳,当时莫扎特以最时髦的德文Eine Kleine Nachtmusik(一首小夜曲)为它命名。

这部作品是十八世纪中叶器乐小夜曲的典范,最早为弦乐合奏,后被改编为弦乐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尤以弦乐四重奏最为流行。

本作品原有五个乐章,第五乐章已失传,现存只有四个乐章。

莫扎特曾经居住过的城堡

2,贝多芬 - 致爱丽丝

Fur Elise

这首作品即《a小调巴加泰勒》,从未在贝多芬在世时出版过,直到他去世四十年后才被发现,被收录在《贝多芬作品全集》第25卷补遗部分的第59号。

没有人确定标题Fur Elise(致爱丽丝的真伪,有一些音乐学家认为标题可能被错误地传抄了,它最初可能被称为“FürTherese”(致特尔莉斯)。但无论这首作品写给哪位幸运的“莉丝”,我们都同意它是有史以来最迷人的钢琴作品之一。

以下的创作故事似乎被公认,贝多芬的灵感来自于一位女孩,她为了帮助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实现看见森林和大海的愿望,四处求助别人。贝多芬为此非常感动,特地在圣诞夜为老人演奏了这一段美妙的音乐,并将这个曲子献给这位善良的姑娘。

贝多芬是长得不帅身边女生却很多的典范

3,普契尼 - 啊,我亲爱的爸爸

O mio babbino caro

世界上几乎没有爱乐人不知道普契尼这个著名的咏叹调。

它来自普契尼的独幕歌剧《贾尼·斯基基》(Gianni Schicchi),是一部关于一个家庭复杂的继承权问题的长剧。这个咏叹调的旋律和剧情不太搭,但多少年来,它已成为有史以来最浪漫最著名的歌曲旋律,人们早已忘记了这部歌剧,却牢牢记住了这首歌曲。

这首咏叹调出现在剧中的女儿恳求父亲允许她嫁给她所爱男人的时候。歌中唱到:啊,我亲爱的爸爸,我爱那英俊的帅哥,我愿随他到露萨港去,买一个结婚的戒指。我无论如何都要去,假如您不答应,我会从威克桥上,纵身跃入河水里。我有多痛苦,我有多悲伤。啊! 天哪, 我宁愿为他死去。 爸爸,我恳求您! 爸爸,我恳求您!

作曲家普契尼

4,塞巴斯蒂安·巴赫 - d小调托卡塔和赋格

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

巴赫的这件青年时期的代表作,作品编号为565,可能没有好的爱称,但可以保证的是,你会知道这个曲子著名的开场部分。

它常在电影的恐怖情节中出现,其实是当时一种比较自由,接近即兴创作的音乐体裁, 演奏的技巧要求比较高。

巴赫的作曲室

5,贝多芬 - c小调第五交响曲

Symphony No.5 in C minor

贝多芬的这首交响曲编号67,又名命运交响曲(Fate Symphony),贝多芬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这部作品声望非常高,其开始部分的“短-短-短-长”(da da da duuum)节奏动机似乎妇孺皆知,可能是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和弦,甚至有流行歌曲的特色。

在很多音乐普及文章中,有不少评论家这样介绍,这个开场代表了“命运在敲门”,但贝多芬本人从来没有这样解释过,也没有在任何地方给过这种暗示,纯属后人瞎猜。谁能知道贝多芬的想法呢?兴许是贝多芬觉得自己心脏在乱跳呢?或者起大风了呢?

贝多芬的命运

6,维瓦尔第 - 四季

The Four Seasons

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大约作于1725年,当时维瓦尔第五十岁上下,是献给波希米亚伯爵W·冯·莫尔津的一套大型作品《和声与创意的尝试》,共十二部协奏曲中的第一号到第四号,合称《四季》。也即《四季》实际上是四个小提琴协奏曲的合称,每个季节一部协奏曲,举世闻名。

现在你甚至可以在门铃中听到《四季》。

古典欧洲的四季

7,比才 - 卡门序曲

Carmen Overture

这是法国作曲家比才于1874年创作的歌剧《卡门》中的前奏曲,又称《斗牛士进行曲》,是该歌剧中最著名的器乐段落,常单独演奏,后被编入《卡门第一组曲》,列为第一首。

这首序曲结构简单,却激动人心,描写了在欢乐场面中斗牛士与粉丝见面时的豪迈形象。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歌剧《卡门》在19世纪是一部非常具有创新意义的作品,无论是情节还是音乐都被视为离经叛道,比才也因此被视为是传统歌剧音乐的反叛者。历史的发展证明,歌剧《卡门》是有史以来最成功、影响最大并久演不衰的古典歌剧之一。

火红的卡门

8,小约翰·施特劳斯 - 蓝色多瑙河

The Blue Danube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作品第314号,由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 II)所作,创作于1866年,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

1866年,奥地利在普奥战争中惨败,首都维也纳民众陷于沉闷之中。为了摆脱这种情绪,小约翰接受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指挥赫贝克委托,为他的合唱队创作一部“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合唱曲。这首作品原为合唱曲,歌词是诗人哥涅尔特写的,后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单独演奏。

蓝色多瑙河

9,拉威尔 - 鲍莱罗

Boléro

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两名滑冰金牌运动员使用这首曲子作为伴奏,让全世界认识了这首神奇的曲子,随后声名大振。

这首曲子的神奇在于自始至终以一个两个乐句的鲍莱罗旋律为基础,用看似简单的旋律不断被不同的乐器反复,在反复中渐强,音乐由朦胧渐清晰,色彩由淡渐浓,最终达到全乐队最强齐出的白热化高潮。

这种结构安排极其独特,颇有简约之风,后来的肖斯塔科维奇等作曲家都有被启发而仿效。

拉威尔的这首曲子,最初是为一部俄罗斯芭蕾舞剧写的音乐,后经常被单独演奏,也是音乐会返场曲的常用曲目。

轮回的生命乐章

10,德里勃 - 花神二重唱

flower duet

《花神二重唱》来自法国作曲家德里勃(Clément Philibert Léo Delibes)1883年写的歌剧《拉克美》(Lakmé),是有史以来最有名的二重唱作品之一。传统上它由女高音和女中音演唱,但它成名后则引发了许多不同声部重唱的演绎尝试,并被单独改编为管弦乐曲和器乐曲。

这首二重唱曲被英国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引用为广告经典配乐后,被传遍全世界。

德里勃的另一部著名芭蕾舞音乐是《葛蓓莉娅》。

花神与树神

11,格里格 - 培尔·金特组曲

Peer Gynt Suite

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Edvard Grieg)的《培尔·金特组曲》(Peer Gynt Suite) 出自为易卜生剧本《培尔·金特》写的音乐,谱于1875年。

作者后来把这些戏剧音乐编成了组曲,共有23乐章。1888年至1891年间,格里格将其中的8个乐章单独抽出来组成两个组曲,而成为今天我们听到的《培尔·金特第一组曲》和《培尔·金特第二组曲》,两个组曲各4个乐章,成为格里格流传世间最重要的作品。

晨曲

12,莫扎特 - 费加罗的婚礼序曲

Overture from The Marriage of Figaro

这首歌剧音乐旋律在电影、电视、广告甚至流行音乐中,一次又一次地被使用。

《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是莫扎特最杰出的三部歌剧之一,是喜歌剧,完成于1786年。歌剧讲述了为伯爵一家打工的费加罗和女生苏珊娜的结婚故事,他们的结婚计划遇到了障碍......这是有史以来演出频度最高的歌剧之一。

费加罗结婚

13,普契尼 - 今夜无人入眠

Nessun Dorma

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Giacomo Puccini)的歌剧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眠》来自于他的最后一部歌剧《图兰朵》(Turandot),当他去世前并未完成。普契尼去世后,另一位作曲家弗兰科·阿尔法诺(Franco Alfano)根据他的草稿将全剧写完了。

歌剧讲述了蒙古公主图兰朵和她杀戮世界里的故事,其中的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眠》已经成为世界各位男高音歌唱家的必备曲目之一。

蒙古格格图兰朵

14,普罗科菲耶夫 - 骑士之舞

Dance of the Knights

《骑士之舞》来自普罗科菲耶夫的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他在自传中写道:“1934年底,和列宁格勒基洛夫剧院谈起舞剧创作,我表示对抒情内容感兴趣,并议定了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1935年夏天,普罗科菲耶夫开始了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的紧张创作,全剧完成于1935年9月8日,首演是在193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布尔塔。1940年1月11日,于列宁格勒基洛夫国家歌剧舞剧院进行苏联首演,获得巨大成功,从此成为世界芭蕾舞台上的著名剧目。

15,罗西尼 - 威廉·退尔序曲

Overture from 'William Tell'

这个序曲的结尾因其奔腾的节奏和嘹亮的小号独奏而很容易辨认。

歌剧《威廉·退尔》源自德国诗人席勒的长诗,写的是瑞士军队故事,由意大利歌剧作曲家罗西尼(G.Rossini)为这部歌剧谱曲。歌剧《威廉·退尔》实际上再无任何其他著名旋律,这段名为《瑞士士兵的三月》 的序曲,甚至经常不出现在长达五小时的歌剧演出中。但实际上这部歌剧的序曲比歌剧本身更为有名,是音乐会上的常演节目之一。

《威廉·退尔序曲》描绘阿尔卑斯山下瑞士的自然景色,和瑞士士兵慷慨激昂的进军。全曲旋律优美、节奏活泼,宛如一首交响诗 。这首序曲共分四个乐章,连续演奏,是很罕见的分乐章歌剧序曲。

阿尔卑斯山下的瑞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