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可持续的生物材料来探讨未来时尚的可能性-Second Skin

 Ruogu_Design 2021-01-27
本篇为你介绍的是两位设计师的可持续材料研究-Second Skin。灵感来自于人与自身代谢物的情感关系,以撕拉面膜为材料的入手点,通过提取与其他物质的实验后,发展得出的生物皮革。

在洗澡时,头发、皮屑等人体代谢物脱离人体后,会让人对它们产生厌恶与恶心的感觉,而这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心。 

在《恐怖的力量:论卑污感》一书中,法国哲学家朱莉娅·克里斯帝娃首次提出,卑污感指的是当人面对不再属于完整身体一部分而存在的残肢断臂、鲜血、毛发等体外排泄物时,所感受到的高度恐惧感和脆弱感。当我们痛苦地回想起自己物质中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时,我们地反应是厌恶的与恐慌的。基于此,我们想要去探讨人与自身代谢物的情感关系以及‘卑污感’。

Second Skin项目最终以可持续性生物材料探讨了未来时尚产业的新可能性。 

Second Skin项目设计师 

 

胡钰

服装、新材料设计师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现就读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Textiles Soft System

 

武嘉鑫

产品、新材料与服务设计师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

我们致力于研究可持续材料与产品,探索在多种媒介与跨领域研究下未来的多种可能性。

撕拉面膜实验

通过一些实验与艺术表现的探讨过程中,我们发现撕拉面膜作为去除人体皮肤角质、污渍的一种材料具有成膜性,而这种特性正是符合我们对于人体“第二皮肤”的感觉。以此开始,我们调查发现了利于成膜的诸如植物胶、红茶菌提取物、甘油等成分。 

针对这些成分,在进行了一系列不同比例的材料实验后,最终发展出了类似人皮质感的半透明生物皮革,且材料随着成份的改变与比例的变换可达到不同的物理特性,并在探索人类身体物质性时进一步制作出了生物蕾丝。

而在材料的染色上,我们选用了植物染料,因为花草树木的生长凋零正好可以体现人类的代谢以及身体的物质性。通过实验我们研究出来了下面的材料小样。

生物材料小样

生物蕾丝材料

生物印花材料

当这些生物材料的出现后,又同样引起了我们对于人类与服装之间关系的探讨。众所周知,无论是传统面料在生产时边角料的大量剩余,还是化学染色造成的水资源浪费与污染。

生物材料的回收与再利用

如今时尚行业的诟病都在将我们推向如何建构一个更可持续的未来,而我们相信这样一个 生物材料的可持续性将转变大众的消费导向,因为它尝试性的解决了以上的诟病,由此我们设计出了一系列的服装以及其他衍生品。

材料实物设计应用 

生物皮革服装设计

生物皮革饰品

生物皮革服装细节

生物皮革饰品

设计探讨

立风:

你们这个项目是什么时候开始,进行了多久呢?

武嘉鑫:

我们是在19年的暑季开始的,当时正值全球各地开展“禁塑令”。很多设计师与艺术家也在讨论着自己对于可持续性材料或是塑料的再设计,同样也激发了我们对于生物材料的兴趣,直至当下项目都依然在进行当中。我们在继续开发材料的新可能性以及寻求更多的设计师、材料领域以及商业的合作。

立风:

你们在做实验中遇到有趣的事么?

武嘉鑫:

材料进入实验阶段时,正值全国疫情与年末春节时期,我们选择了留在北京过年。因无法去往工作室,就只能在合租屋的厨房里,利用身边的一些简单工具继续材料试验,期间也总是弄得又脏又乱,为了不影响其他租客使用,我们总是选择晚上进行。有一次被其他租客撞见,看得满屋实验器具、瓶瓶罐罐,她还小心翼翼地问“你们是在开什么小作坊吗?”。

立风:

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这种材料的特性?

武嘉鑫:

我们的材料通过调整成份比例,可以实现材料在柔韧度、硬度和延展度上地变化。例如我们所做成品的这个材料,有类似皮革的质地,耐拉伸、耐磨,与传统服装面料相比,在可回收的成效性与便捷性上,也更占优势。

立风:

这个材料的研究得到的成果,你们准备怎么利用呢。是否有商品化的打算。你们觉得商品化的困难有哪些。

武嘉鑫:

其实相对于成果,我认为这其中的研究过程对我们来说更重要,我们需要查阅大量文献,尤其是当我们了解的“塑料”出现也是出于环保的目的。这不免让我们开始认识到材料的绿色环保或是可持续性远比我们所认为的要复杂得多。

从原料的产出、收集与运输,到对原材料的简单加工以及深加工,再到使用材料进行商品化的设计,乃至产品流水线的制作工艺,进入消费者手中后如何使用,最后到如何处理废料与回收等过程,都让我们认识到一个材料之于这个世界的复杂性。手中这款材料的出现,也只是我们对于当下塑料污染的一种自我尝试,也想以此激发更多人去参与讨论。就比如现今更多商家开始用纸质吸管去代替塑料吸管是否为最佳的选择?

我们确实在尝试将材料产品化,首先需要更多的生物化学领域人士与厂商的合作,实现可工业化的生产,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基于品牌的建立与推广,以得到市场的认可。

 ▽ 研究者联系方式:

胡钰:

 Ins: rourou.huyu 

Email:256089@network.rca.ac.uk

武嘉鑫:

 Email:jiaxindesign@outlook.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