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海关诗词学会赴锥子山长城采风

 国学守望者 2021-01-27

        山海关诗词学会赴锥子山长城采风

     2017年9月21日,河北省秦皇岛山海关诗词学会组织会员赴锥子山长城采风。此次采风活动由原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政协主席王志杰、山海关诗词学会会长冯国权带领一行18人从山海关出发赴锥子山长城。

      采风团一行参观了锥子山长城,对该地山水名胜、文化古迹获得很好保护表示欣慰,尤其对锥子山长城的开发、科研、推广大加赞叹。锥子山坐落在秦皇岛青龙龙王庙乡东北,辽宁省绥中县境内。锥子山因其形而得名。山峰尖险峭拔,直插云天,群山为其底座,呈独立之势,傲然不群。锥子山长城与山海关、九门口毗邻。原名蓟镇长城、辽东镇长城,由辽东巡抚王翱、流官佥事毕龚兴修于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锥子山长城地势险要,建筑布局雄伟、壮观,被誉为“第三八达岭”。峰峦奇峭,气势雄伟,多采用石结构,或砖石合筑,或以山为险为墙,是珍贵的古代建筑实物,修筑工艺精巧,强度极高,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人文景观历史久远,长城资源保存比较完好,是古代长城建筑的典范,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锥子山长城很著名的一个景观是“三龙交汇”。这里是辽东明长城中三路长城的交汇点,向东连接辽宁境内的明长城,起点是丹东的虎山长城;向南连接山海关的长城,起点是老龙头;向西连接北京的长城,绵延万里,到达嘉峪关。站在峰顶敌楼,举目眺望,三条巨龙腾飞,从三个方向来的长城交汇在一起,盘旋而上,颇为壮观。

      锥子山长城体现着明长城的所有特征:城墙高大、坚固、美观、耐用、防御能力极强。在许多重要地段,城墙和台堡不再采用单一的土造和石造,而是采用石条打基,青砖包面,并用白灰勾缝,使整个城墙、台堡浑然一体,格外坚固。

      采风活动的开展激发了会员的创作灵感,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他们纷纷表示,要将此次采风活动的所见所想写进诗里,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锥子山长城的峰峦奇峭,气势雄伟。

 此文为新闻通讯稿是根据蔡昌旭先生文章进行再创作的,图为蔡昌旭先生提供

                          蔡昌旭个人简历

      蔡昌旭,海拉尔人,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呼伦贝尔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人民铁道报》、《中国铁路文学》、《内蒙古日报》、《上海新健康报》、《骏马文学》、《短篇小说》、《呼伦贝尔日报》、《静安时报》、《上海交通报》、《上海职工技协报》、《上海党史信息报》、《祝你幸福知心》、《奔驰》、《哈尔滨铁道报》《威海文艺》、《内蒙古文化》、《川东文学》等文学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和散文300余篇,曾获得上海卢湾区《上海读书报》二等奖,1993年全国铁路中篇小说奖二等奖。小说《兴安岭上》1996年获得哈尔滨铁路局建局五十周年奖。连续六年获《哈尔滨铁道报》记实文学奖。现居住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