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献县单桥栏板诗书(四)

 国学守望者 2021-01-27
 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献县单桥栏板诗书(四)
   编者按:献县单桥其桥面为青石铺砌,两侧桥栏由64根望柱和68块石栏板组成,在两侧的望柱上雕刻着狮、猴、神兽等,栏板浮雕有火狮、云龙、飞凤、麒麟和神仙、民间故事等,桥头两端有骑狮的善人石像。大小拱券共9个,其上方雕刻着18个俯视河面的螭头,全桥有270处雕刻。

献县单桥栏板之十三
                季札挂剑
                         田爱霞
晚生非是惜青霜,别罢心思暂寄藏。
谁晓归来君驾鹤,惟留枝杪挂情长。

《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季札,春秋时人,吴王梦寿的少子。札出访过徐国时,徐国君爱上了他的宝剑,但君子不夺人之美,他没好意思说明。季札其实也已觉察到了徐国君的心思,但因还须佩它出使其他国家,所以当时也就没把自己的宝剑送给他。
   季札出使回来再过徐国时,却得知徐国君已经去世了,季札不胜哀痛,解下宝剑送给继位的徐国国君。继位的徐国国君说:“先君没有留下遗命,我不敢接受宝剑。”于是季札急忙来到徐国君的坟前祭典,并摘下宝剑,挂到了坟前的树上,以尽怀念朋友之情。见此随从问季札,徐国君已经死了,还送他宝剑干什么?季札说,生命有限,友谊无限。宝剑有价,友情无价。徐国人赞美他,歌唱他说:"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人间至情,可见一斑。

 崔向辉:河北献县人,第一届沧州书法家协会会员。
献县单桥栏板之十四
              燕山教子
                         田爱霞
夤夜陪来又五更,勤仁以教引灯明。
严于律己扶身正,大道从来缘至诚。

《三字经》讲到:“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原名窦禹钧,五代后晋时期人,他的老家是蓟州渔阳,也就是今天津市蓟县(原属河北遵化县治,1976年划归天津),目前蓟县境内尚存窦禹钧墓和碑。过去,渔阳属古代的燕国,地处燕山一带,因此,后人称窦禹钧为窦燕山。 
   窦燕山教子的方法主要有三条:其一,每日晨训。每天早起,五个儿子都要去给父母问早安。借问安,一一严诫,指导一天的功课。其二,教子内容不外“勤仁”二字,即对自己要勤,勤奋是成功的必由之路;对他人要宽仁,宽以待人,仁至义尽。其三,孩子有了过错,窦燕山首先自责自罚,父母一定要做孩子的榜样。长此以往,窦燕山的五个孩子后来都事业有成,先后登科及第。当时有一位叫冯道的侍郎曾赋诗一首说:"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这里所说的"丹桂五枝芳",就是对窦燕山"五子登科"的评价和颂扬。

马宾:河北献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协会会员,沧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献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献县单桥栏板之十五
              荷花仙子
                       田爱霞
虽伫污泥不染尘,虚怀负荷未呻吟。
仰天岂是贪朝露,鹤鹭栖来可作阴。

 此图由两幅联成,以挺拔向上、亭亭玉立的荷花为主题。配以白鹭。鹭不足一个荷叶大,凸显了荷花仙姿。
“荷”被称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三国文学家曹植在他的《芙蓉赋》中称赞到“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自北宋周敦颐写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句后,荷花便成为“君子之花”。
  传说荷花是八仙之一何仙姑的象征。荷花生于水下污泥,但昂然独立而不染其色青,其形仰,其茎节,其花香。其名为荷,有负荷之意,花叶不偶不生,所以荷根又叫藕,与偶谐音。其字则从草从耦,耦即耕的意思。所以,有荷犁耕泥的说法。耕为本,洁为操,虚为怀,挺为高。鹤(和)鹭(睦)为衬,仙姿绰约。

王金刚:笔名墨轩主人,自幼随外祖父学习书法,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现为一私家图书馆馆长。
献县单桥栏板之十六
               竹林七贤
                       田爱霞
时人讥讽冠疯癫,自有竹林隐士贤。
诗酒奕棋挥剑舞,管他尘世是非焉。

   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晋书·嵇康传》:“嵇康居山阳,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琊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说他们"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
  阮籍阮咸为叔侄,并称“大小阮”。阮籍擅长五言诗。有《咏怀》八十余首。阮咸精通音乐,善弹琵琶,性格粗犷,不拘礼法,历任散骑侍郎,始平太守。稽康是三国时魏国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广陵散》名重一时。王戎性贪吝,收八方园田,积钱无数,每日执牙筹,昼夜计算,为时人所讥。刘伶以豪饮长醉著称,每出门必携酒,其作品《酒德颂》,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蔑视礼法的鲜明态度。
此图有两副,联合雕绘了竹林七贤弈棋、论道的情景。左幅左边为书童。

李元钊:献县人,中国榜书协会会员,沧州书法家协会会员。

献县单桥栏板之十七
                 八仙贺寿
                         田爱霞
莫问八仙技几高,清风万里任逍遥。
南极寿老居中坐,世里谁人敢受邀?

  八仙的传说甚早,且各说不同。《太平广记》引《野人闲话》称,西蜀道士张素卿绘八仙图,为李己、容成等八人;元人杂剧中记八仙的名目也有出入,有的没有何仙姑、张果老,而有徐仙翁、风僧寿或元壶子等;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名,为明后之说。八仙为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图中为南极仙翁,两侧为八仙。

李柯平: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宝鸡市书协理事,歧阳印社社长。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微妙斋主人,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记者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等。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加关注,国学守望者问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