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呼啸而过的不只是青春

 寒武幽兰 2021-01-27
寒武幽兰
文字/情感/书评/干货
关注

记得几个月前,看过一场电影《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今天突然想写一些曾经自己并不敢面对的真相。

越长越大,人生越来越局限,不再像最初的自己,好像只要敢想就会有千万种可能等着自己,而是到了一种地步,向前迈一步就要瞻前顾后好多步,未知的越来越少。

曾经的青春特别敏感,总觉得自己和别人之间有着无数的鸿沟,怎么也跨不过的鸿沟。敏感的神经像一根带着火花的电线,刺啦着提醒我,不要忘了自己什么样。

对啊,曾经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呢?

有着很多的性格上的弱点,要强、软弱、单纯……每一个,都能给自己致命一击。喜欢的第一个人,是中学时代的一个语文老师,当时的自己,数着手指头计算着期待着语文课,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感情,用一种在别人眼里特别奇怪的方式对待着老师,写过很多信,没有一封信是真的表达过自己的情感的;课堂说过很多话,没有一句是真心的;那时候哪里明白,人生的喜欢竟如此不知不觉。

就像电影中的女主角,她喜欢自己的哥们儿,可她说不出口,只是默默地守护在他的身边,一起做一些两个人都喜欢的事儿。可我,懦弱如我,从没有做过一件真正说的上是称心的情事。

后来真正动过心的,只有一个男生,算是万众瞩目的男生,人缘好,学习好,什么都好,每一个女生的青春里都喜欢过的一类男孩子。看见他会心有怦然心跳,佯装大声说笑趾高气扬地走过去,用以来吸引他的注意力,但事实上,从来没有。惶惶然不知道自己跟旁边的人说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从他身边是怎么走过的。那一刻,兵荒马乱的从来都是自己。

但就算是这样,就算是对爱情的懵懂上,从来都是你会遇见更好的男孩子,但却不会再遇见更好的自己。因为后来的后来,男生或许会变得泯然众人,你也会以加速衰老的速度消耗着自己最好的情感,而后面遇上的更好的男孩子呢,你再也拿不出更好的自己来给他了。

特别想再说一说人际上的事,因为这件不大不小的事情,一直在影响着自己青春里的每时每刻。我看到很多自己与别人发生的龃龉,但其实年少时的自己更能以好的心态来对待,而越来越处不好的人际,是因为越来越复杂。

人生的第一个18年是高中二年级的暑假完成的。在一十八的最后两年里,开始懵懵懂懂的意识到人际的问题。自己的心思不再总是放在学习上,开始在人际上游走,但其实,人际好像也不太欢迎我,这毕竟是个高深的学问。

为此而受过的委屈,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不期而遇。不经历挫折,见不到高山碧海,不经历阴云,看不见雾霭流岚。人类社会上的所有事情,似乎都是在用一个交换作对比,付出什么,才会得到什么,都是一个道理。

至于这付出什么,以什么样的方式付出,都是见仁见智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方式。电影中的那个喜欢自己哥们儿的女孩虽然会混,会打架,但最终还是去了国外,回来时一口流利的外语表明她真的不再是曾经的她;那个被她喜欢的男孩儿去到了海上,当了船员,历经万水千山。

但是兜兜转转,万水千山的阻隔还是敌不了年少的想念,其实那就是颗朱砂痣,在自己心上的朱砂痣,不拿出来跟他的现在作比较,这感觉永远都是美好且不过期的曾经,而且真的是自己储存的美好;一旦与现实照了面,狗血淋头,那美好的想念就会夭折,一去不回。

其实人有记忆是拿来回味的、滋养自己的生命的,过去青春里的自己永远保留着那一份想象无限可能的活力,越长大,越不易得到。

总希望,长长的人生路上,青春会一直温暖着不与世界妥协的自己。

(PS:这篇文章的配图和配乐通通来自电影《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我其实也挺犹豫,到底该把文章放在哪个号,从头到尾把自己的文章读了又读,写的全是自己的人生感受,并没有对电影进行解读,所以还是决定放在这里,这是一篇情感文,每个人的青春都值得纪念。改版后第2篇推送,谢谢一直以来支持京华的朋友们,京华会继续加油的!)

文|京华

图|网络

编辑|京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