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了《奇葩说》,终于明白女同学当日为何吐槽我们辩论赛

 寒武幽兰 2021-01-27

最近看电视剧看得太快了,看的东西都有点质量,但是光有速度,光有输入,没有产出,有些惶恐,因为写东西就是一条九曲十八弯的难产之路。所以在今日刷完《琅琊榜1》之后停了手,但是吃饭仍缺个消遣。

忽然想到了《奇葩说》,这是之前那个我在辩论队时都没有看的清流综艺。

点开看了第五季第一期。赛制有些不一样,但也比较熟悉,两年前的辩论生涯似乎随之而来。

蔡康永、高晓松、李诞、薛兆丰这些导师和观众相当于我们的评委,马东这主持人相当于我们的主席,而辩手只不过由四对四变成了1vs1,自由辩论取消,环节相应时间有些缩短,但辩论的实质是没有变的。

说到底,辩论就是比人的嘴上功夫和反映,一个辩题正反方,谁能说得有理,谁能自圆其说,谁就能够获胜,而不是非黑即白的东西。

说起来真的挺精彩的。这次一共有以下几个辩题,分别是“如果你混得normal,去不去同学聚会”“面对女友的求生欲测试,演戏还是做自己”“男朋友氪金打赏女主播,该不该分手”“职场菜鸟被前辈压榨,要不要say no”“男生真的需要有识别绿茶的能力吗”,非常生活化,也很接地气。

然后选手们也确实奇葩,有的喜欢说段子,有的喜欢说笑话,有的讲故事,还有的还能跟观众互动的唱起来,是非常活泼的一种形式。看到这些地方,我感觉到,这是把严肃的辩论,整成了通俗的抬杠,不分形式,只要自己言之有理,能够自圆其说。通集看下来,表演性娱乐性大大增加,所以在观看的过程中,我自己也哈哈大笑。因为确实足够好笑。

褪去包装,真正的奇葩观点确实是核心,比如说氪金打赏女主播是内容付费,混得normal是因为娱乐生活搞得好、别的比不过KTV还比不过吗,职场菜鸟都被欺负到“压榨”的程度了、难道还不say no、你根本不是一个人被压榨,那个女生对别人不这样、愿意对我绿茶不好吗等等。确确实实,说得很好,让人服气。

还记得曾经在辩论队时,有一次我们打了一次比赛,学生会通知有些班上的人去看的。中午一点的比赛,打完就有个师妹在空间里发说说,对我们比赛失望,她说她看过奇葩说,辩论是很有意思的,为什么到了我们这里就变了样。

我当时看到曾想评论一下,但又没有评论,因为不知道该怎么跟她说。

今天看了之后,终于知道了奇葩说和我们学校辩论的不同。

1.奇葩说真的有些表演成分在里面,不然就不会一直有人会讲段子逗人笑怎么样的,而学校的辩论赛,是非常正规而严肃的,一共四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时间规定,而且辩论时不能随便,不能用手指人、不能说一些特别通俗的比如OK之类的话,它一般是不会逗人笑的。

2.奇葩说是电视节目,它的播出目的是为了收视率,为了好看好笑,它着力引导通俗化倾向,并且肯定有些选手上场是会有专业的团队为他们准备稿子的,不然这些上节目的人,如果发挥不好,砸了他们的招牌和收视率,那该怎们办呢。学校的辩论赛事实上就算是辩论队的人,跟专业的团队比起来,那都是小巫见大巫,甚至连小巫都称不上,更何况大多数比赛上场的都是以前没辩论过的新人。发挥失常或者观点准备不足,还有双方辩论中话题胶着被带偏的种种可能,自然与奇葩说没法比。

3.有句话叫做量力而行,不过高期待。无论是奇葩说还是我们的校园辩论赛都是适用的。看了奇葩说,并拿着对奇葩说的期待来对待学校辩论赛,自然是会失望的。奇葩说有奇葩说的实力,辩论赛有辩论赛的能量,想看高阶辩论赛不是还有国际大专辩论赛等专业团队嘛,没有什么可比性。

至于辩论,本人嘴笨,只能做个可替补的一辩,实在更不是个可喷的料。时隔两年,只是回忆起来,当时的激愤之情还在罢了。


文|京华

图|网络

编辑|京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