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平洋海战之118:北国战队

 pf2019 2021-01-27

1850年代的克里米亚战争让尼古拉斯一世跟亚历山大二世大伤元气,考虑到缺钱而且阿拉斯加不易防守,于是在1867年,亚历山大二世将阿拉斯加这块自古以来就属于俄国的土地卖给了美国人。

阿拉斯加面积150万平方公里,成交价720万美刀,每平方公里的价格也就两块钱。30年后,美国人从阿拉斯加淘出的黄金都远远不止这数,这笔买卖,大概是安德鲁.约翰逊任上的唯一亮点。

对俄国人而言,阿拉斯加不易防守,对美国人而言同样如此。但既然买了,总得守住吧?何况已经挖出了那么多金子。

还好,1903年怀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太平洋海战之118:北国战队

斯崔特(St. Clair Streett)1893年生于华盛顿,高中毕业后就加入了陆军。1916年,23岁的斯崔特开始学飞行,估计是天赋的关系,他在1917年就到法国当了飞行教练。这时候,美国还没有参战。

米切尔在一战中大获全胜班师回朝之后,想起了一件事:阿拉斯加。作为空军鼻祖他预见到了空权的重要性,又预见到了日本帝国将来的入侵,阿拉斯加离日本最近而且他还在那呆过几年。那么,米切尔主张在阿拉斯加建立一支陆航当然是很自然的。

他选择斯崔特带队探路。

用的是双翼机DH.4。

这1916年首飞的DH.4也有点意思,是英国人哈维兰(Geoffrey de Havilland)设计的。哈维兰不是很出名,但1940年的木制轰炸机“蚊式”就是他的作品,1952年第一架商用喷气式客机“彗星”也是他的作品。

可见,这DH.4不会差。(当然这只是大概率哈,名师约翰逊造的F-104就很失败。)

另一点就是,虽然这双翼机是英国人的,但6000余架的产量中,却有近5000是美国造。而且,美国造的动力还比英国造的强一点,达到400马力。嗯,这时配的是V-12,不是星形发动机

啰嗦半天,回到正题。

1920年7月17日,斯崔特一行8人开着4架DH.4从纽约长岛起飞,目标阿拉斯加的诺姆市。这是一次超长距离的飞行,大约7500公里的航程。要知道,林白的跨大西洋飞行是7年之后的事,斯崔特用的DH.4B航程不明,但根据油耗、速度跟起飞重量来看,其最大航程大约是800公里。

所以这次飞行分了9段,加上补给问题,这机队用了一个多月,直到8月23日才抵达目的地。四架飞机31日开始返航,回到纽约长岛时已经是10月20日。考虑到极地气候多变以及当时的技术限制,三个月只飞了15000公里应该也不算离谱。

估计是为了在阿拉斯加失事后找起来方便,4架飞机涂装挺特别,是全黑的机身。全黑之外,机身侧面都有一个圆形白底的狼头,所以这机队又叫”黑狼中队”

这是阿拉斯加上空出现的第一批飞机。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因为阿拉斯加气候实在太过恶劣,真要在阿拉斯加建基地的话,装备的低温考验是个大问题。最主要的,是那里荒无人烟只有几个淘金客,不值得投入。

所以,黑狼中队到访阿拉斯加后20年,阿拉斯加还是那个阿拉斯加,没啥改变。直到1940年,日本帝国的野心已经暴露无遗,虽然普罗大众还在高高兴兴地搬砖糊口不希望介入二战,但罗斯福这类具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已经看到美国介入二战是不可避免的。

于是在1940年,罗斯福向国会提了1200万的预算以巩固阿拉斯加的防守。预料之中,双方讨价还价之后国会砍了个对半,只拨600万。虽然钱少,但不论如何总算是有了,当年6月8日美军开工。

太平洋海战之118:北国战队

8月12日,陆航6架B-10入驻阿拉斯加的第一个基地:艾尔门多夫基地(Elmendorf Air Force Base)。这就是最初的阿拉斯加空军,1941年初,第18驱逐中队的P-40入驻。

珍珠港事件后,整个美国进入战争体制,本土的工业生产自不必说。在阿拉斯加,几年时间里又建了27个机场,遍布阿拉斯加及阿留申群岛。至于部署在阿拉斯加的战机数量,恐怕很难数的清楚了,简单来算的话,如果一个机场只一个中队,那也有500多架各类战机。

另一个数字,就是租借法案中美国援苏的装备里,有8000多架战机是从诺姆飞往西伯利亚的。

所以,日军在1942年6月占那两小岛确实是得不偿失:进一步攻击阿拉斯加是毫无可能,给驻军送饭的时候还得承受美军潜艇跟战机的攻击。

这两节绕了半天,其实是想说在1942年10月17日,一艘日舰在送饭的时候,被阿拉斯加的北国机队给击沉了。

太平洋海战之118:北国战队

1750吨的胧号驱逐舰(Oboro)是1930年下水,开战之后都是在北太平洋,除了参与关岛的攻击之外,可以说是没什么作为。1942年10月11日,胧号跟初春号驱逐舰从日本本土出发给阿留申群岛的Kiska岛驻军送饭。

17日,两舰在小岛北部被阿拉斯加的陆航发现,中午时分,在数架美军B-26攻击下胧号的弹药舱中弹殉爆。战舰沉没速度极快,219名舰员中,仅17人被初春号救起。

初春号比较幸运,虽然舰尾中弹舵机一度失灵,但其伤势也就止于此,否则的话,恐怕又是两艘无人生还的日舰。

此外,990吨的潜艇Ro-65于1925年下水,参与了威克岛的登陆战。1942年9月抵达Kiska岛常驻。胧号驱逐舰被击沉的时候,这潜艇也出海救人,不过没什么大用,毕竟初春号没沉。

11月3日,美军B-24突袭Kiska岛港口,Ro-65下潜躲避,可忙中出错舱盖没关。结果是潜艇沉了,19人死亡45人逃脱,算是幸运。这潜艇在1943年8月才除籍,估计是曾经试图打捞过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