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越害怕什么事情发生,它却偏偏越容易发生”

 老友手札 2021-01-27

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咨询师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越不想/害怕什么事情发生,可它却偏偏发生”的状况呢?

记得在之前有位确诊了焦虑症的朋友给我留了言,问我“老师,墨菲定律是不是真的呢,我现在特别怕死,是不是我再这样下去,真的就要死了呢?”

“你这个转折有点大呀,一开始说的是‘不想什么发生,什么就发生’,我还以为你想去证明‘并不是如此’,可你又提到墨菲定律,难道‘真的越怕什么发生,什么越发生’?”

至于我想说些什么呢,其实到后面你就清楚了,但在这里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有人这样问你,你会怎么回答呢”?

感谢你愿意花费几秒钟的时间思考这个问题,而对于你的答案,我觉得可能有“别乱想,别自己吓自己,哪儿能不想什么发生就真的不发生”这样的乐观想法、可能会有“我觉得,我们拥有相同的终点,但是这个终点跟墨菲定律以及‘担心什么,什么就发生’没有关系”这样相对中立的想法,也可能还有一些多少包含了一点悲观的想法。

作为我来说,我可能会站在相对中立的角度。这并不是因为心理咨询师在平时的咨询工作中需要保持相对中立,而是我觉得“我们怎么想与现实怎么发展是两条不同的轨迹,虽然偶有交叉,但实际上两者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那你怎么解释我们都遇到过的‘不想/害怕什么发生,可偏偏就发生了’这样的状况呢?”

确实,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而且还不止一次。

记得在小时候,有次偷偷拿了家里放在桌上的钱买零食。虽然去买的路上、一边吃一边回家的路上都还挺开心的,可越接近家门越担心被家里人发现、越来越担心被发现后再被“教育”,所以三下五除二的就把手中的大半包零食吃掉了。接着一边假装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边忍受着内心的惊涛骇浪就回了家。而虽然渡过了相对平稳的3个多小时,最终也还是没有免除一顿皮肉之苦。

“担心被打,最终‘被打’发生”,但我是一个特别厉害、能操纵别人的人么?我能够仅凭没有讲出口的想法,就左右甚至决定他人怎么做么?

我觉得一开始那位朋友的担忧,以及“我们认为‘不想/害怕发生的事情,反而很容易发生’”,其实都暗含着“我特别特别厉害,能够凭借自己的想法决定他人的行为”这层含义。

但回到我的故事里,决定我被如何对待的是我,还是我的家人呢?

可能会有朋友说,“那还不是因为你偷拿家里钱了”。

没错,这确实是一个诱因,但是“家里人如何处理这件事”,是由我决定的,还是由他们自己决定的呢?

虽然在某些时候家人确实会考虑我们的诉求、会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事情,但并不是我们在控制他们、不是我们在决定他们,而是经过对情感、亲缘、当下的实际状况等因素进行考虑之后,他们选择听我们的。

所以,我们并不能决定他们,他们怎么做只能由他们自己决定。当然,我们怎么做,最终也是由自己决定的。

但也不能否认的是,因为亲缘、血缘、情感等因素的存在,我们对家里人、家里人对我们都有一定的影响力,而这确实会带来一种“我们能控制对方”、“对方在控制我们”的错觉。可最终,他们会听自己的,我们也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那这跟一开始说的有什么关系呢?”

虽然从表面上看确实没有多少关系,但是你有没有发现,“担心什么,什么就会发生”,其实包含的意思就是“我认为我自己可以影响,并控制这个世界的走向”。

“我有那么傻吗,还控制这个世界的走向,如果我有这个能力,那为什么不想点好事儿,这从小到大哪个人不是走过一堆弯路、跳了一堆火坑。”

你看,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认为“如果我能够心想事成,肯定会让自己的生活无比顺利、所有的期待都变成现实”,但“我内心害怕某件事发生”这不也是“心想”吗?“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发生”,这不也是心想事成吗?

既然状况是一样的,那就不要太双标了。

不过当然,我们也不要太苛责自己。毕竟,多数朋友的时间与精力用在了生活的其他方面,并没有让自己停下来想这些“有的没的”,所以偶尔误解、偶尔双标这没什么奇怪的。

况且,这里面也还有我们逾越不了的一个“本能约束”,即趋利避害。

而这个约束的存在,让我们倾向于选择简单的选项、呆在安全的地方、远离痛苦和风险。那么你看,觉得“想好事儿,好事儿就发生”这是心想事成,“想坏事儿,坏事儿发生”就觉得不是,这不就是一种“只想要好,不想要坏”、“只想顺利,不想吃苦”的表现吗?

同时,“想好事儿,好事儿就发生”我们不在意,却对“想坏事儿,坏事儿会不会发生”异常敏感和担忧,这不也是一种“趋利避害”的表现吗?

而接下来才是有趣的地方。

之前有位朋友跟我抱怨“自己现在活得太累了”,我就问他“是工作压力大,还是生活不如你所愿呢?”

他说“后者吧,工作、婚姻跟我的期待有差距,这让我每天都活得很压抑”。

“嗯,那你的意思是,现在工作与婚姻中存在很多问题么?”

“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工作环境和待遇都还可以、我爱人对我也很不错,但我就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

我不知道在看了这段对话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会不会认为“这个人怎么这么不知足呢,明明拥有的东西已经不少了,却还这样,真可气”。

然后可能也会出现,“你这是不是跑题了呀,这个小故事跟文章什么关系”这个想法。

没有关系吗?没事儿,看我来个“无中生有”。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他的期待确实没有在当下得到满足、当下并没有任何不好的事情、当下他拥有的一些东西,整体上还是有利于他的,这三个事实是同时存在的。

看着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确实会因为“自己的现状并不好”、“觉得这个人不懂珍惜”而“生气”。

但重点不是我们的感受、我们的情绪,而是“他为什么会这样”。

他拥有还不错的,甚至不少人羡慕的工作与家庭,但是他并不能从中获得滋养、明明拥有的还不错,但他并没有将这些放在心上、不仅没有放在心上,还逐渐开始厌恶当下与自己,这一切其实都仅仅只是因为“他只想要他想要的”。

人有期待,这没什么奇怪的。可当我们活在“只想得到自己想要的”这种状态里时,我们就会很容易“一叶障目”,眼中只有想要,而没有其他,所以当下的好,他看不到、他看到了,也难以放心上,并且也会因为“现在拥有和想要总是有那么点差别”而不开心,甚至厌恶当下。

人有期待,这没什么奇怪的。但人不能只有期待,因为比期待更重要的是“过好当下”的能力,或者说,从期待中把自己解放出来的能力。

接着我们再回到一开始。

“我担心墨菲定律是真的”、“我害怕‘担心的事情更容易发生’”,换个角度来说,不就是我们的潜意识在传递“不希望一些不好的事情、一些苦难、一些挫折出现在自己的人生中,只想一切平顺”的意思吗?

而假如我如此地抗拒不好、苦难、挫折,或一切类似的东西,那我就会想要通过一切努力来避免它出现和让它不出现。

但我们也知道“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所以我们也就像“得到了确定的消息,知道最近有人要在暗地里伤害我们”的朋友一样,为了避免“被伤害”这件事情发生,所以对“可能带来伤害的人与事”都特别敏感,看见谁都会小心翼翼,甚至“宁可错杀一万”。

这时候的我们,不就是处于“一叶障目”的状态,对不好、苦难与挫折异常敏感吗?

而当我们对这些敏感的时候,任何疑似的可能性,无论多无厘头、多不符合实际状况,也都能诱发我们很大的反应。

这时候就有一个问题摆在面前了,“生活虽然有不怎么和善的时候,但也还是有对我们还不错的时候,为什么我们只关注‘不好的部分’,而像刚刚那位朋友一样,忽略了它友善的时候呢?”

因为我们啊,一点也不希望不好的出现;

因为我们啊,只希望生活被好的方面填满;

因为我们啊,不在意生活给我们的细小的善意;

因为我们啊,只想得到自己想要的;

因为我们啊,并不认可当下拥有和当下的自己

因为我们啊,没能力和“不想要的”成为朋友;

因为我们啊,只能过好“顺风顺水”的生活;

因为我们啊,想要将“不好”出现的可能降低为零……

我们只能决定“怎么看待自己的生活”,而生活具体什么样是由我们自己、他人与生活本身共同决定的,所以我们的想法虽对现实有那么一丁点影响力,可远没有达到“担心什么,什么就会发生”的程度。

而之所以有这样的状况存在,是因为现实与想法在某些时候确实会有交汇,可最终想法与现实还是会各走各的阳关道。

但是,既然不好的事情会发生,这不就代表同时也有好的事情也在发生吗?

打开自己的视野、将自己从期待中解放出来、学习如何从当下与“不好”中汲取养分,才不会陷入这种“觉得什么发生,什么就会发生”的自欺欺人里。

感谢朋友你的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