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人行动 每周一抱 018号

 新用户5594FR0q 2021-01-27

华人行动

♫. ♪~♬..♩

周一

第 018 号

2017年7月

1日—7日

湖南长沙

7月1日,师母和我搭车从合肥来到长沙,整个湖南省正严重浸泡在水患之中,长沙市内的湘江好在加高了堤防,水位高到泛滥边缘,市民们组织志愿者,日夜监看着水位。许多地下水道河水倒灌,都成了喷泉,许多马路都被淹没。本来熊倩涵的爸爸熊建国要来高铁站接我们,因为水患只能作罢,我们改搭地铁,他在地铁另一端站等我们。

在长沙短暂停留五天,主要是陪伴在长沙服务的华人行动团队,其次配合向秀英教授和当地团队的安排,给一所医学院400名研究生演讲,也给120位长沙市妇女联合会家庭教育讲师团进行一天的培训。

艾琳:「这周给长沙市妇联的家庭教育指导者能力建设培训活动中,我上台分享自己小时候的经验,很惊讶地发现我不再是去抱怨和指责父母的不是,而是能够承认小时候面对父母吵架,邻居来围观的时候,我的那份恐惧、羞愧和无助。那个时候,我还是一个孩子,无法面对和承受这种恐惧焦虑和羞愧感,也无法接受自己面对这种争吵却什么也做不了的无力感,于是将其全部转变为愤怒指向父母,暗暗在心中怨恨父母为什么不能不吵架,暗暗在心中批判父母的行为,并发誓自己长大以后,一定要将婚姻过得非常好,一点争吵都不能有。这种过分理想化的心态,结果导致自己的婚姻中出现一点问题,就痛苦的不得了,不断地自责。」「现在,我长大了,在整理和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中,能够以成人的力量重新去梳理和看见小时候的那个自己,重新以充满慈悲和有力量的成人去关照她、支持她、陪伴她。经过这一次的分享和发现,我更能够找回自己的力量,可以停止对父母的批判,了解父母的局限,也更能接纳自己身上承袭的局限,欣赏自己身上的生命质量。」

粘倩凤:「有一个培训机构,邀请我们去分享,对象是父母亲。我想到可以用『情景剧』的方式,来分享我与父母亲的一段经验。但是当我决定后就开始紧张,因为团队要演出父母亲在我面前吵架的过程,我内心有一股莫名的恐惧,因为要再次去面对这个伤痛,但是我相信这个过程可以让我被疗愈。当真实上演时,扮演我父母亲的伙伴们,那种口气、表情、态度…等,跟当时我的父母真的很像,最后我跪下来放声大哭,也是跟当时发生的情况一模一样。现场观看的父母们,都感动的流下了泪水。感谢上天如此美妙的安排,让我的伤痛被疗愈,也让在场的父母亲们看见了自己。」

安徽合肥

于淑平幼年父亲自杀、母亲改嫁,家人把父亲的死归罪于母亲,因此淑平自幼对母亲怀恨在心,不愿连结,来参加华人行动前,已有12年未曾和母亲联系。后来,在印度田野服务时不断地面对自己生命的真实,学习与命运和解,回到中国后开始给母亲打电话,几乎每周一次,逐渐地在情感上与母亲连结。

于淑平:「这周听了很多家庭图分享,一位参与者的分享让我看到曾经的我跟她一样,总觉得生活没有什么意义了。她谈到她常常有一种自杀的念头,心里总是觉得如果她离开了,没有人留恋,对别人也没有什么影响。听着她的分享,看着她流泪,我也跟着流泪了。小时候的我也是频频出现自杀的念头,总觉得自己活着不被爱,不被在乎,不被祝福,我看到自己那个受伤的小女孩,哭泣着,无助着。学习以后,我的记忆大门好像一下子被打开了,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但是童年的经验依然历历在目。听了这么多的生命故事,一个深切的体会就是『活着就值得,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珍贵的,每个生命都有向上向善的成长力量,痛苦只是催化剂,催化我们去成长』。」

「这周也到福利院,给孩子们做一次一小时的情绪管理讲座。当接到主题的时候,我心里就开始想怎么讲才能讲到孩子的心里去。在福利院的这些孩子,很多都是特殊的孩子,站在这些孩子的立场,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教会他们多少东西,而是能否让他们有力量,有信心去面对自己的人生。于是我有想法跟这些孩子们讲讲我是怎么长大的。我分享我的成长环境,我的痛苦经历,我怎么生活的以及我感恩和珍惜的。我并没有预期孩子们听完后能收获多少,但是最后他们的回馈却深深地感动到我的心底深处。一个小女孩站起来对我说:『希望你以后平安!』接着一个小男生不太好意思地走到前面祝福我说,『祝妳以后的人生幸福,顺顺利利。』还有一个初一的男孩子含着眼泪地表达,『妳很坚强,我要向妳学习坚强地活着,为自己活着,好好地读书...』。 在特殊的地方,收到一些特殊的爱,我很感动,孩子们的老师也很感动。」

「老师回馈说,小女孩的话语让她很惊喜。因为这个孩子的智力有障碍,而且平时都是少言的,想不到她会在这样的场合,用很清晰的话语去表达自己的祝福。其次是这个小男生,一直以来心事重重,不愿意交流,几乎不快乐,但是我们的到来,让他有机会去表达自己,让他有机会将积压心底的东西表达出来,我们看到这个孩子是多么渴望做好自己,多么渴望快点长大。这些孩子的表现,他们的发言,我觉得并不是我们影响他们多少,而是他们影响了我们对生命的爱与尊重。短短一个小时的接触,生命在不经意间相互影响着。」

吴亚澐:「7月3日合肥组伙伴们与夏玉春一同前往『卢阳乐年长者之家』,参与活动分享的老年人中有一位是玉春的母亲。原本我担心他们听不懂我们口头介绍华人行动,没想到他们在自我介绍时,用很清晰的思路表达华人行动能关注老年人的生命表示肯定与感谢。我深切地感受到这些老人们渴望他们的生命被看见、被理解、被倾听。」

福建厦门

由于连续两届华人行动都有「性少数」者参加,似乎意味着我们生命工作可以有「性少数」者加入我们的团队,而「性少数」者也成为我们服务的对象之一。徐筱榕:「7月1日、2日两天,是为『厦门超同酷团契』的朋友们做两天的工作坊。6月30日的晚上,我们也到了华三学长(他是位「男同性恋」者)的家,参与他陪伴的一个团体。两次的分享过程,我不同程度的敞开分享自己青春期时有关『偷窥』事件引起内在羞愧的经历。这也是我首次参与『性少数』者团体,我看见了一些和我成长经历相似的生命,因为成长环境带来的创伤,导致容易用精神幻想来自我安慰,寻求存在的价值感,却因为在华人世界里,对于『性』的教育不够普及,总是觉得这方面是灰暗、丑陋、阴暗,有一种无法启齿的羞愧感。」

云南昆明

会跟云南昆明结缘是因为徐筱榕的缘故。徐筱榕是新竹罗玟瑛(第二届华人行动)的大专同学,2003年举家移居昆明,开始学佛、推广传统文化,在昆明西山成立阿兰若大爱家园,有许多各地的人们曾举家搬到西山同住共同学习。

陈爱晖:「在昆明有多场的工作坊,因此注定每一个人都要担任一场主带,虽然我想逃的旧有模式又跑出来,但这次是绝对逃不掉的。在西山本然庄园这一天的工作坊,安静后,决定由我来主带。我没有带一整天工作坊的经验,当伙伴问我还好吗时,我回答还好,表面上感觉似乎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但我发现这是自己逞强的一面,实际上我的身体已经给我一个很大的讯息,我胃的蠕动变慢了,觉得被堵住,甚至感觉吃不下,事实上我是很紧张、很有压力的。我决定不再像以往那样忽略它、无视它,我与我的紧张好好共处,也努力地做了事前的准备。感谢伙伴们的支持与合作,工作坊顺利完成了。回顾这一天,我们的对象是一群大三的心理学专业学生,有几位无法投入活动的进行,但我保持尊重他们的生命状态,不将自己认为好的强加于他人。」

  

·

·

·

·

·

·

·

·

·

·

·

·

·

衷心感谢

目前 捐款人次 累计

2136 人/次

一人 200 元(人民币)

同心协力支持生命工作

特 别 感 谢 很多 朋 友们 的捐

款,你们的支持给了我们很

大的鼓励。这次 7 个月的培

训和服务,除了每个人缴交

的参加费外,整体尚需募款

60 万元。我们希望能邀请到

3000 个人次,每个人次 200

元,来协助第四届华人行动

完成它的使命。

愿意捐款的朋友,

欢迎

微信连络

刘师母(蔡贵珠)

微信 ID : Grace440214

生命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