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点赞!耳穴刺激调控偏头痛“丘脑-皮层环路”的中枢机制首次在国际上被揭示

 和顺本真 2021-01-27
最近,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刘波教授脑功能团队在国际著名杂志《Reg Anesth Pain Med》(IF=7.01分)在线发表了最新科研成果:'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aVNS) for migraine: an fMRI study'(第一作者:张岳,共同通讯作者:刘波教授)。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耳穴刺激调控无先兆性偏头痛关键环路--'丘脑-皮层环路'的中枢机制,这也是刘波主任研究团队在中西医结合研究道路上的又一重要探索。
偏头痛在中医属“头痛”范畴,本病发病在脑,但与心肝肾密切相关,因此,中医很早就采用耳穴电刺激(主要为心肝肾穴)来治疗偏头痛,其疗效确切,安全、经济且便于操作及推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机制未明。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耳穴电刺激治疗偏头痛产生疗效的本质在于激活耳甲(心肝肾穴)皮下的迷走神经,但当前仍缺乏严格的盲法、随机真假刺激对照临床试验的验证。
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刘波主任联合大德路总院神经内科、美国哈佛医学院精神科,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临床设计,对70例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35例进行4周1赫兹真刺激治疗(刺激点位于:左耳心肝肾穴,为富含迷走神经分布区域),35例对照组进行4周1赫兹假刺激治疗(刺激点位于: 左外耳廓中上1/3交界四肢穴,为无迷走神经分布区域),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行8分钟静息态磁共振扫描,并汇总记录患者治疗前4周、治疗4周VAS评分及疼痛参数。
研究结果显示:4周1赫兹耳心肝肾穴刺激治疗安全、有效,通过激活迷走神经通路,明显降低偏头痛患者疼痛天数、发作频次、疼痛程度以及发作总时间。与假刺激组对比,真刺激组治疗后,丘脑-运动亚区与前扣带回喙部(疼痛下行抑制系统关键脑区)/前额叶内侧回(内源性阿片镇痛系统关键脑区)功能连接增高;丘脑-枕叶亚区与双侧中央后回(第一躯体感觉区)功能连接降低,且功能连接的降低程度与治疗后头痛天数的改善明显相关。以上表明,耳穴电刺激治疗偏头痛产生疗效的本质在于激活耳甲(心肝肾穴)皮下的迷走神经,耳穴迷走神经刺激可通过调控偏头痛患者关键环路——“丘脑-皮层环路”,继而调节疼痛相关运动皮层、疼痛感觉、痛觉处理,以及疼痛下行抑制系统、内源性阿片镇痛系统的功能,而实现中枢镇痛疗效。该研究对于理解偏头痛的病理生理,中医耳穴的现代化理论创新,以及为更深层理解耳穴疗法、疗效的优化及个体化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为偏头痛新疗法的开发提供了一个潜在的靶点。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
编辑|徐婧
审核|陆静 白晓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