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讲台】我的这些文字,一定对孩子保密​!​

 追梦教师袁建国 2021-01-28


     阅读本文之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字“追梦教师袁建国”,再点击“关注”,并介绍您亲朋好友和同事。这样,每天我们都会收到撞击灵魂的精神盛宴,得到高境界的精神陪伴,在幸福快乐之中享受每一天。

更多家庭品格教育文章,请点击阅读
【交流平台】 孩子不愿意写作业,咋办?
【家长讲台】 滋养亲子关系,说给孩子听,不如带着孩子做
【家长讲台】滋养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的基础
【家教讲台】孩子放假回家,  家长第一件事应该做啥?
三个平台,陪伴你过个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假期
成也礼,败也礼!快观察自己的孩子吧,否则真的晚了!
家长到底该不该逼孩子一把?
给家长朋友的一封信(3)如何培养孩子的勇敢品质
给家长朋友的一封信(2)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给家长朋友的一封信(1)  对孩子进行品格教育,我们一起来!

【家长讲台】

我的这些文字,一定对孩子保密!

(2021028)
      寒假开始后发的家庭教育文章,得到了许多家长朋友的回应,再次感谢您的信任!
      昨天一位家长朋友与我聊天,也可能是为了表示自己对这些文章的重视吧,在快要结束的时候她说:“您发的文章,我不但自己读,还让孩子一起读。
      听了这话,我哭笑不得,善意地提醒她“最好不要让孩子读”。
      从对方的短暂沉默中,我能想象得出屏幕那边疑惑的表情
      记得在一次家庭教育讲座中,我也是说出同样的提醒,结果许多家长竟然认为我在开玩笑,等我说出原委后,再问“该不该告诉孩子”,大家才恍然大悟。
      当然,也不是所有文章都不能让孩子读。一些对孩子有启迪指导作用的励志、方法、名人故事类的片段,也是可以让孩子看的——家长一定要注意选择!
      那么,为什么不能让孩子读这类文章呢?大致有下面几个原因。

一、耽误孩子时间

      

      每篇文章都有它的适读人群。我所发的这些家庭教育类的文章,适读人群是学生家长,不是学生。

      家长阅读的话,可以更新教育理念,学习教育方法,掌握教育技巧,提高教育能力;如果孩子阅读,文字表达和文章内容都不适合,有用的信息非常少,白白耽误孩子的时间。

      阅读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有人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但这有一个前提,就是阅读的内容必须精选。

      儿童的阅读一方面是文化积累,更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如果因为阅读不适合的文字影响了孩子的阅读兴趣,那可真是得不偿失了。

二、成为孩子把柄

      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大多“理想化”的成分比较多,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具体到某一个家庭,可能有的适用,有的就不一定适用,需要家长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而儿童因年龄尚小,心智还不成熟,根本不知道这种“灵活性”。如果他阅读了这些文章,可能会拿出其中一种“方法”埋怨甚至指责家长:“老师文章中说某某某,你呢?你根本就没做!”

      本来这些方法策略应该成为家长的“武器”(这样说并没有恶意,没有把孩子们放到敌对面的意思),如此一来,反而成了孩子的“武器”。

      比如昨天的文章,孩子不愿意写作业,我提出“反思”“引领”“激励”和“惩戒”四类方法,如果你惩戒孩子,孩子并不理解,他有可能会说:你反思自己了吗?客厅改造了吗?咱家的环境适合学习吗?我昨天做的那么好,你激励我了吗?等等。

      如此一来,我们岂不非常被动了?     

三、影响教育效果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利斯基在其《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提的最后一条建议是:“保密……”

      李镇西老师在其《给教师的36条建议》中也说:“不动声色、不知不觉、了无痕迹、天衣无缝、自然润物、潜移默化……这些都是教育的艺术,也是教育的境界。”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也提到过“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提倡家长不要把教育意图暴露出来,将其隐蔽在友好和无拘无束的相互关系气氛中。

      如果我们让孩子读了这些文章,或者了解了家庭教育的一些方法、策略,那一旦您对孩子采取了某种措施,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地“对号入座”,甚至还会对您的做法“吹毛求疵”,或者认为您这是“套路”,那又何谈教育效果呢?

      总之,我的观点是,不要让孩子读这些文章。家长朋友们,您觉得有道理吗?

      亲爱的家长朋友,我们课题组设计的三个平台——家长讲台、交流平台、家庭展台需要您的参与,期待您说出您的困惑,讲出您的经验,展示您的家庭风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