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是丰溪可瞻恋 呵冰貌影墨零星

 人和月 2021-01-28

  —渐江与西溪南村的艺术因缘 

  西溪南村吴梦印,字粲如,与吴伯炎、吴昭素是族弟。吴梦印家中收藏宋元书画甚丰。族弟吴之騄著有《桂留堂文集》,该书卷七记载了渐江在西溪南村吴梦印、吴伯炎家观赏书画的过程。“高僧渐江观画于余叔粲如、伯炎家,每至欣赏处,常屈膝曰:是不可亵玩。渐江岁一游黄山,举三十六峰之一松一石无不贮其胸腹中,而其画遂与倪迂继响。” 吴梦印工书法,精书画,《倪瓒林亭园岫》中有吴梦印的题跋:“书画一理也。昔人谓宋元画与晋唐书法如庄士端人,自无一点尘气。此图似之矣。观其山川平远,林木萧森,且与浮屠相映。回视丰溪秋色,谁假谁真?象蕃叔深得晋唐笔韵,试以书法会之,则知画工之巧矣。蟾云吴梦印跋。”

  渐江在西溪南村活动期间,结交的多为吴氏家族的文士。例如他与吴鸿渐一家的关系。西溪南人吴鸿渐,字与进,1615年出生。其祖吴希元,父吴云凤,字汉冲。均爱好艺术收藏。渐江在西溪南村认识吴鸿渐后,还特地赠山水画给他。这幅画名是《为与进画山水轴》。渐江题款直称他为居士。题画诗写道:

  老年意绪成孤涩,乍见停云游会心。

  笔墨于斯需一转,纵横无碍可传神。

  庚子冬初,挂单海阳之建初寺,写题寄与进居士于丰溪书堂。展时想当一噱,于此写秋日山居,略存倪迂遗意。学人弘仁。

  这幅画作于1660年,是渐江晚年的成熟之作。

  明清之际,西溪南村中居士很多。居士是没有出家的佛教信徒,也称俗家弟子。渐江称吴鸿渐为居士,说明吴鸿渐信仰佛教,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一半是建立在佛教信仰上的。

  吴鸿渐的儿子吴应建(1647—1706),字念武(兰谷),受家庭影响,他少时也爱好丹青,非常喜欢渐江的绘画作品。因有父辈的感情基础,他亲近渐江也比较容易,还得到渐江亲授画法。渐江对他寄予很高的期望。西溪南吴之騄曾在《桂留堂文集》卷七的《叔念武氏传》中记载:“渐江弥留之际,贻念武书曰:‘恨余生太早,不获见子之成。子真可继武倪黄。他日名立,幸为余补其不逮。’又向慕倪迂诸画,多肖之。间亦书渐公名,人不能辨。”令人遗憾的是吴应建的绘画作品今天很难见到。

  渐江赠送《溪山春霁图轴》给西溪南村人也属于这类情况。《溪山春霁图轴》题款云:“溪山春霁。为治先居士写于丰干书舍。渐江。”可见治先居士也是俗家子弟,渐江先后还为治先居士画了《为治先画山水轴》。画中的题款是:“窗影摇群木,墙阴载一峰。为治先居士写意。渐江僧。”

  以上的“丰干书舍”究竟在哪里?关于这个地点,我们将它与西溪南村的“丰干社”联系起来探讨,就得出了答案。

  渐江与西溪南村人交往的另一类惯用称呼是“社兄”。所谓“社兄”是指在西溪南村一带社团组织的成员。当时的社团有“白榆社”、“肇林社”、“丰干社”等等。入社的大多是当地的文人雅士,官宦缙绅。如西溪南村闲止先生就是一例。渐江曾为闲止先生作过《为闲止作山水轴》,画中题诗云:

  雨余连雨觞声急,能不于斯感暮春。

  花事既零吟兴倦,松风还可慰宵晨。

  为闲止社兄写意于丰溪书舍。丙申三月,渐江学人。

  在西溪南村,与渐江交往级别最高的乡宦当属吴孔嘉,“其以诗画称岁寒交者”就包括了吴孔嘉其人。吴孔嘉(1589—1667)字元会,号石庵,他在青少年时期刻苦读书,科举中第,成为探花。他曲水园家中的书斋取名“介石书堂”。曲水园是西溪南村一座规模很大的名园。此园是西溪南村吴孔嘉的高祖吴荣让创建的产业。吴荣让,字子隐,号介石。以孝友闻于乡里。曲水园中有“介石义宅”为宗人提供住所。渐江与吴孔嘉成为好友,诗文歌赋与书画是他们活动的主题。渐江现存有记载的两次作画活动都与‘介石’有关。一次是渐江画了八开《丰溪山水册》,册页纸本,设色。在第三开《峭壁垂松》册页上题款:“丰溪雨过,时有幽禽咶树,残云罥壑,借资颖槠,聊以写怀,庚子春记于介石书屋。弘仁。”款后有“渐江”朱文长方小印。庚子春当是1660年春日所作。属于渐江晚年的作品。此册页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1662年,第二次渐江又作《介石书堂册》,此册为纸本,共12册。上有题款云:“壬寅冬月,渐江学人画于介石书堂”。

  介石书堂与介石书屋指的是同一个场所,在西溪南村的曲水园中。西溪南村的吴孔嘉因为“黄山大狱”案,得罪了西溪南村中吴氏族人。吴氏族人将他开除出祠堂,他只好在自家的曲水园内建立了一座小祠堂。吴孔嘉晚年就生活在曲水园中,常以诗书度日。

  吕村距西溪南村西四华里。此村的吕应昉与渐江交好。吕应昉,字旦先,因家在江西鄱阳湖一带有产业,他就率儿子常驻江西。长子吕士鵕,字邻秩,号任庵。次子吕士鹤,字御青。他们曾拜俞岸人渐江的好友王炜为师。辛丑年(1661年)渐江上庐山因大雪封道,只得暂时居住在鄱阳吕应昉家,并为吕应昉画了《为旦先作山水》轴。画的左上角落款是:“辛丑九月雄又属为旦先居士,宏仁。”王炜字雄又,别号广乘樵。渐江作此画时,王炜在场,他也在画中题有诗句:“枫香初遍荻花天,何事明湖不着船?欲抱渔竿乘月去,笛声吹彻万山烟。”此轴一河两岸的构图并不单调,近景处理的很充实。大小错落的石坡与三株高树构成画面的主体,再由树木与河水、远岫相接贯气,水天相接,剔透空灵。此画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渐江另一幅为吕应昉画的《始信峰图》,题款是:“癸卯春弘仁为旦先居士作于鄱阳且读斋。”在画上也有王雄右的题诗。诗云:“紫云千堵削芙蓉,不信人间有此峰。记与老人松畔立,至今眉鬓带烟浓。”接着跋云:“壬癸间,予客芝阳,渐公自黄山来,偕予将往匡庐,留寓且读斋,为主人吕君图此,而余题识之,广乘樵王艮。”此画今藏广州市美术馆。

  渐江与吕应昉的友谊应该是王炜牵的线。王炜(1626—约1701年),又名王艮,主攻诗文,是歙中饱学之士。年龄小于渐江16岁,他与渐江属于忘年交。渐江上庐山有年轻的王炜陪伴,在旅途中无疑会提供很大的方便。(吴军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