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双叒叕是一种选品技巧,不来看看吗

 萌虎娘 2021-01-28

▲关注我,知晓更多


前面两篇文章讲到的是季节性和常规性的选品,它们涵盖了大部分产品。但在这两者之外还有一种社交属性的产品。

首先我们先了解什么是具备社交属性,就是抓住了人性的本质和思维,让产品本身自带传播性的商品。有的会通过包装赋予它一个意义,让产品本身成为可以谈论的话题,从而避免社交中的缺少话题。

有的会给产品他贴上一个大众的标签,让人一想到这个词就会联想到这款产品。还有很多方式都可以,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交流”,让人→物←人之间形成关联,达到可以共同交流的程度。

举个例子:

在美国购物平台上有一种地图,它并不是很高端大气,也没有特别包装过,只是给地图进行了精确的细分,再附送一种可涂抹的颜料。这种产品一上架就受到了疯狂的抢购。

因为它很好的抓住了美国人爱旅游的心理,他们会把这种挂着家中最显眼的位置,每去过一个地方就会给地图对应的位置涂上颜色,只要家中有朋友来访,就会向他们交流介绍,间接吸引了另一波流量。

在国内,我们接触最多还是标签的方式,在2G时代一句"神州行,我看行"就像一颗巨石,投进了广告海洋,从"送礼只送脑白金"到现在"大自然的搬运工"、"怕上火就喝*",我们光听到这些都知道是什么产品。

它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让产品存在差异化,让消费不局限于个人,可以变成为他人消费。就像加多宝,广告语是:怕上火,喝加多宝。实际上它真的能有效的去火吗。

并不是,但是这句话已经刻在你心里,让它和别的凉茶有了区别,当你想喝凉茶时,第一个反应是加多宝,当朋友说怕上火时,你就会说:那你喝加多宝啊。

但人红遭人妒,后面王老吉也用了这个广告语,并且和加多宝打官司,这也反映出,同行是宿敌呀。

本文大致讲了一个选品思路,希望屏幕前的你能够根据我的这个思路,去对所谓的社交属性有一定的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