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事乱吐槽(兼识花)

 豆棚篱落 2021-01-28

    (瞎吐槽,有些说法不要当真啊!)

(知道这个是什么花嘛?)

(曾经,退休前)我们做的这一行,除了擅长把人家的文章大卸八块,垛烂了弄碎了,再塞给学生外,还擅长就着别人的文章设置一个个圈套,让学生来钻。这种本领叫编写阅读考试题,嘿嘿。
  
  高考语文中这类阅读考题有七题,共38分,占总分(160分,其中作文70分)四分之一强。这类题又叫“主观题”,意思是可以让学生主观发挥的,不像选择题(叫“客观题”,没有主观因素的),只有客观唯一答案。但既然是考题,即使是可以让考生主观答题的,也会有标准,且标准严格,哪里有你主观乱发挥的余地呢。我们的主观题答案,标准细致,细化到每一点每一分,答错一点扣1分,扣你没商量。因而,高考中那38分主观阅读题,学生平均只能得一半分数,扣掉18分那是算好的了。

(这个又是什么花?  文竹花。)  

常常出现这种看似荒唐的事:某作家的文章被我们出了阅读题,某作家发现了,自己来做一下这道题,竟然做不出,或者做出的答案跟我们的标准答案完全不一样,得到的分数跟我们学生还差得远。譬如这样一道题:探究本文题目的深刻含义。我们学生能答得头头是道的,某作家却说,我写时根本未想到这几层含义呀,真是很奇怪呢。我们理直气壮,义正辞严,说:一点不奇怪呀,隔行如隔山,你那一行叫写作,我们这一行叫“分析”,我们有我们的游戏规则,你答不出是正常的,你答题水平哪有我们学生高,我们是专门训练的!(是不是很有道理?)
  
  瞧瞧,我们已经把一项可能是没有实际意义和实际用途的东西(实际还是有意义的,不然考试怎么考),变成了专业的行当,厉害不厉害?


  你不佩服还就不行。我们出38分现代文阅读题,如果是全市的模拟考试,那这七道题要化三四天时间的,躲在专门的宾馆里研究琢磨,才能出就。我们还会常常批评这个市出的试卷不行,那个市出的试卷不上档次,我们还为自己出就几个有质量的阅读题而沾沾自喜呢!

(紫藤花。)

  
  本人在前三个年头里,经常去市里出第一个(文学类文本)现代文阅读题。还没去时,文章先要找一个月,找到又要内容好又要文采好的文章,必须含蓄有内涵,还要与上一年高考卷的阅读题文本神似。找好了,再拟好四个题目及答案,然后要规定日子忐忑地前去宾馆交稿。如果,竟然得到了大师对文章和题目的肯定(那是极不容易的),便沾沾自得。如果得到大师一票否定,那简直有痛不欲生的感觉,因为再要去临时找好文章,真的很难很难啊。有一回,我们盐城市和南京市合出高考模拟题,我把一个一万多字的小说硬改成一千字的“文章”,被南京来的大师立批“文本内容才小儿科”!其实我选的那小说是上了《新华文摘》的,哪里是小儿科呢。但是,只好换掉!又把汪曾祺一个三千字小说,挑出一段,作为文本,总算通过。

        出题,有点自苦。有时,大师通知快要出题了,便愁上心头。去宾馆时,便自我安慰着:这个出题出卷子嘛,终归会出出来的,就像人家生孩子,不是好还是丑,总会生出来的,管它呢,先去了再说,三天后,保管有一份卷子出好。等到三天后,卷子终于出来了,每一个字都要过堂。终于在再三争论中通过了,大师并夸奖出得好,认为此卷子一定可以排在全省大市试卷的前三名,便又有点开心。这时候,也就觉得自己也能算半个出卷的“行家里手”了,又沾沾自得。

        忽然就想到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如同一个十分痛恨“裹脚”的人,却生活所迫,从事了裹脚这一行,从事的时间久了,这一行裹脚的技巧倒也修炼得不错,成了个“裹脚”专家。在裹脚这一行里漫步,时有喜悦,最终忘记了裹脚的根本了! 

       (这篇写得不好。过些时候,认真写一篇有关出卷的文章。)

来,认识一下,夏天时长在水里的三种紫色花朵:

这个叫千屈菜。

特征是叶细,花紫红色。

这个叫再力花。

特征是,枝叶粗大,花为深紫和浅紫。

这个叫梭鱼草。

特征是,比再力花低矮些,叶大,花带点蓝,是蓝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