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时节 思想起

 豆棚篱落 2021-01-28

清明时节了。会想起逝去的人,想起他们的好多事。

想起,我外公外婆。外公就是走路弯着背的,挑担子哼哟哼哟喊着号子的,清晨天没亮起床铡山芋藤的,每天都要吃头痛粉和勇士牌香烟的,一个有着双眼皮黑红脸的老人。

从前,五十年前吧,我外公在春天时,早晨会去街上卖山芋苗。这个活儿需要一系列工作。

秋天时,把地里挖出的一部分山芋,藏在小的土窖里,让它们过冬。藏不好的话,山芋是很容易烂的。

经过冬天,山芋在窖里果然会烂掉一些。但好的仍然是多数。便拿出来准备育苗。平整好一小块地,细细地摆弄好泥土,把山芋排在土里,喷上水,覆上塑料布(那时,好像是有塑料布了。没有的话,可能覆盖上稻草吧),等山芋出苗。

这个过程稍有点漫长。任何事,不经意间是很快的,当你有心等着一件事时,是漫长的。等山芋出苗,每天去看看,就会觉得时间长了。

山芋苗出来后,长到五寸左右,就剪下来,把苗卖给人家。一般是前一天晚上剪下来,第二天上街卖。剪下的山芋苗,都要一般长,整齐划一。我小时候会参与整理苗。二十根苗一把,弄整齐了,用稻草扎起来。扎好后,把根部放在水盆里养着。这样叶子一直挺,卖给人家,一定要有好的卖相。

第二天早上,天蒙蒙亮时,外公就挑着山芋苗去卖了。我终究不知道那一把苗卖多少钱。也许是五分,也许是八分。恐怕不会超过一角吧。那时候,街上的馄饨是八分钱一碗。

人家买了山芋苗,就种到田里,浇浇水,等它生根,然后生出长长的藤。藤可以剪下来,用铡刀铡细了,给猪吃。山芋一边长藤一边长地下的山芋,等到秋天时,也就可以挖山芋了。


外公从事田间劳作,外婆从事家务。

想起外婆,就总是非常难忘,下午三点时,乡间的时光。如果有人问我一天中最喜欢那一段时光,我会说,一是黎明,一是下午三点。

下午三点时,乡间村子里,那纯白的太阳稍稍有点斜。太阳照在乡居平房上,照着纯白的墙,斜斜的茅草屋顶。太阳也照在屋边随意立着的树上,树上的树叶在阳光下亮闪闪的。四周的物事此刻都很慵懒,时光好像停滞了。我喜欢下午三点时,时光停滞的感觉。

外婆在这个时候,会把院子里晒的衣服收进来。啊,衣服都是晒在竹杆上的。

大人晒衣服时,常会叫小孩来用肩膀扛一会儿竹杆,好让大人把衣服穿在竹杆上整理好。我外婆是不会把衣服随意搭在竹杆上的,她都是把衣服的衣袖管和裤子的裤脚管,穿在竹子上。晾的上衣,像是一个人伸直手臂站在那儿。这就非常费晾衣杆。外婆要准备好多根竹杆。而小孩子,老要扛着竹杆,便会有些不耐烦。(其实也就扛个十几分钟吧。)

衣服是一定要反面朝外晾的。为什么?太阳晒,衣服容易掉色。正面掉颜色,旧得快了,怎么舍得?反面就无所谓了。

下午三点时,外婆收了衣服,把吃饭的矮桌抹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在桌上叠衣服了。她自己坐在小凳子上,把衣服放桌子上一件件抹平。抹得像是烫的一样平。叠衣服是要功夫的,要叠得像百货店卖出来的那样好。摆在橱里,要整整齐齐。(我妈也继承了这一点,她叠的衣服,被人看见,会诧异地问:这衣服还穿吗?)

下午三点时,隔壁的老太会来闲谈,一边看外婆叠衣服,一边谈家常里短。太阳照在院子里的鸡冠花上,一寸一寸,慢慢地移动。

我上高中和大学的时候,每个假期会去乡间住一阵。呆在外婆家,呆到超过我妈给我预定的时间。一方面我喜欢乡间,一方面外婆总会一次次地留我。

那些时光真的很慢也很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