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鉴斋书房用具(五)—— 小花几 案头几

 一鉴斋 2021-01-28

     《一鉴斋书房用具》系列文章,年初发布于笔者博客“一鉴斋”。前几日公众号平台给“一鉴斋”提供了原创保护,因此增加部分内容后,在微信公众号重新发布

古时文人的书房是十分重要的场所,因此文人对它的布置陈设相当重视,它反映着主人的学养、品味和审美。古时文人会在书房中陈设花草、奇石、瓷器、文房用具、雅玩、茶具等等,常常会用到小花几、案头几之类的细木作器物来搁置这些雅器,以便更好地展示它们的美。

《遵生八笺》之《燕闲清赏笺》中卷(二)香几又有云:“若书案头所置小几,... ... 斋中用以陈香炉、匙瓶、香盒,或放一二卷册,或置清雅玩具,妙甚。今吴中制有朱色小几,去倭差小,式如香案,更有紫檀花嵌,有假模倭制,有以石镶,或大如倭,或小盈尺,更有五六寸者,用以坐乌思藏鏒金佛像佛龛之类,或陈精妙古铜官哥绝小炉瓶,焚香插花,或置三二寸高天生秀巧山石小盆,以供清玩,甚快心目。”

 这些细木作器物,除了本身有着优美的造型以外,同时起着衬托室内其它雅器美好形态的作用。所谓红花还需绿叶配,自然这片绿叶也不简单。这些案头细木作以明清时期苏州工匠所制之器最为精良,除造型美以外,其做工也堪称一流。

“一鉴斋”出于实用需要,陆续收了一些细木作小花几和案头几。这些小木器,除用于书房之外,也用于客厅、茶室、卧室等处的点缀、搭配。在这些小器物中,通常早期的工型韵味皆优于新制件,因此在选择它们时,会着重考虑老器物,偶有精彩的新器也会辅以搭配使用。
 
下图为“一鉴斋”茶几上用于放置装饰物的“鼓形缠绳小几”。

此件小花几设计空灵、通透,以透得实中之虚,是一件工艺极其讲究的作品,这款小花几目前仿制相当难。

下图为香几上搁置花瓶的民国时期“嵌婴木面鼓型圆几”。

下图为放置花盆的“菱花纹三弯腿小花几”。

此件花几的图案纹饰皆为手工之作,朴拙中透着精致和灵性。

优美的三弯腿曲线是这件小花几非常出彩的地方,比例、弧度堪称完美。

下图这件“卷草纹三弯腿五足花几”,也适合放置花盆。

下图左侧是一件新制三弯腿花几,用于放置千叶吊兰,镂空的设计,在视觉上更凸显空灵秀雅。

下图中的新制小方几,室内点缀不留痕迹,虽小,但也有它的味道和气质。

此件小方几还可用于茶席的布置当中,自然贴切。

下图这件是民国时期的小方几,造型、线条均很到位,其老旧古雅的气息最适合放在书房,平日一直接用搁置菖蒲,即使不说话,都仿佛有一位智者在与你倾心交谈,或是默默地看着你,聆听你,理解你。

下图左边三弯腿圆形花几用于放置千叶吊兰,与旁边的菖蒲搭配,给书斋增加一丝绿意。

下面两件圆形小花几在书斋更替放置千叶吊兰,偶尔变换一下,会有不同的心灵感受。所以,遇到精美无比的小花几,一定不会嫌多,带回家中,轮流使用,总能更替出不同的画面和心情,这是最有趣的地方。

书房的画案上是少不了案头几的,通过它将文房用具、雅玩、书籍等,归纳得整齐有序,画案上既有高低层次,又整洁宁静。

上图中的菖蒲是去年拍摄的,后来逐步掌握浇水的要领,如今生长茂盛(如下图)。

今年5月,菖蒲生日时给它剃头,两月后又重新焕发生机,叶片又细又密,葱茏一片。

下图为老红木马蹄腿案头几。

另一件案头几,置于茶几上,用来归纳放置杂物。

下图这件民国时期的案头几,与前面这件也是互换使用,调节一成不变的生活,多几分趣味。

小花几、案头几之类的器物,很多人意识不到它的用处,于我来讲,它们是非常好的东东,一有搁置作用,二起到衬托雅物的作用,三它们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温馨提示:

1、小木器材质尽量选择老红木,新器物则考虑交趾黄檀,甚至是檀香紫檀。因为好的材料,能在表面很快形成润泽“包浆”,器物显得特别有质感。关于老红木与交趾黄檀的定义差异,参见笔者新浪博客《浅谈古今珍贵硬木用材概念的差异》。

2、尽量选择老器物,或者上世纪60-70出口创汇时期制作的小木器,同时可以搭配少量新制的木器。小木器制作者手工水平很重要,上世纪60-70还是有很多老手工艺者及他们的徒弟健在,工艺水平还能有一定程度的保证。新制器物,虽然也有不少“工精”者,但因有新机器辅助,大多过于“工精”,反而显得艳俗呆板。

3、目前一些古玩城的商家,习惯上将材质为老红木的说成紫檀,其它酸枝的说成老红木和红酸,价格就上去不少,购买时需要留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