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蜡煮家具

 一鉴斋 2021-01-28

传统明式、清式硬木家具,大多采用生漆或烫蜡作为表面处理工艺(参见笔者数年前博文《南漆北蜡》)。目前,市场上流行一种称为“蜡煮”木材处理的家具,这类家具大多颜色深沉,表面光滑质感如塑料一般,并且号称是新技术,摒弃传统家具中的伸缩缝,采用所谓的无缝技术。

下图为卢氏黑黄檀(大叶紫檀)蜡煮家具。

什么是蜡煮家具呢?

先来看看传统的生漆与烫蜡处理家具,均采用天然材料处理,见下图。(注:烫蜡用的蜂蜡,烫蜡并不是揩蜡,揩蜡一般用的是液体化工蜡。)

生产生漆的漆树

生漆

天然的蜂蜡

提炼过的蜂蜡

而蜡煮家具,一般采用的是石蜡或褐煤蜡(又称“工业蜂蜡”),如下图这类的工业蜡作为干燥介质,用来加热干燥木材。

工业蜡

将开料之后待处理的木材放入盛装工业蜡的锅炉中熬煮。被煮的木材必须完全浸泡在工业蜡里面,在熬煮的过程中,蜡会将木材中的水分榨出来,甚至连木头里的部分油脂都会被煮出来,同时工业蜡又会从木头的毛孔中一点一点渗透到木材内部,相当于一个置换过程。这类木材干燥处理工艺称为蜡煮。

仔细观察,蜡煮过的木材会呈现一种蜡质的塑料感,很不自然,失去了原有木材的天然性。

蜡煮的优劣有哪些呢?

先看看优势:蜡煮会使木材渗透了蜡使得木性变小,木材抗收缩系数达70%以上,抗吸湿系数为60%以上。煮蜡后的木材被工业蜡封住,比较稳定,能很好地适应大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没有明显的抽涨,不容易裂。因此适合做如现代板式家具的无缝形式。不易裂,几乎没有抽涨,使得家具极少有售后问题。蜡煮会使木材颜色加深,外表观感更好。传统烘干法一般至少需要18天左右的时间,如果采用多次烘干、风干则需要更长的时间,蜡煮一般3-4天即可完成干燥。而传统家具采用的木材烘干工艺,无论是外表生漆工艺还是烫蜡工艺,都要考虑木性问题。因此从制作来讲,无论是工艺还是工时都要复杂许多,保养也要比蜡煮的家具更麻烦一些。

蜡煮的劣势:蜡煮会使木质变脆,若干年后,微弱的木性如果导致抽涨问题需要维修时,由于木材已变脆,故维修更换部件困难。蜡煮木材干燥成器后,表面光泽不润,木材颜色显暗淡,不能逐步氧化自然深沉,从而表面形成怡人的包浆。它呈现的是塑料质感,牺牲了木头的天然质感。工业蜡的味道会掩盖木头天然的香味。蜡煮家具更像工业产品,缺乏传统工艺家具使用的乐趣。

蜡煮家具几乎没有抽涨,没有伸缩缝,更适合用惯了板式家具的人群。从板式家具过渡到蜡煮家具,基本没有什么不适应的。似乎满足了部分消费者对明式、清式家具款式的需求。

明清家具发烧友对家具质感的要求比较高,因此蜡煮家具是不适合明清家具发烧友使用。传统生漆与烫蜡工艺家具不影响木材表面的质感,能让家具在自然的环境中逐渐产生变化——木材颜色在氧化中变得深沉灵动,家具表面形成悦目的包浆。使用者与家具有更自然的接触和交流,通过使用看到它的细微变化,就如玉要随身佩戴把玩一样。

如下面这件四出头官帽椅,左边是刚成器时的照片,右边是在家养了多年后的照片。

下图这件扇形南官帽椅也能看到这种变化。

下图一腿三牙琴案经过几年变化,无论是颜色还是包浆都更加好看。

下图中经过岁月洗礼的两张方凳,表面怡人的包浆,是蜡煮家具无法形成的效果。

选择家具要注意,上漆的家具要分生漆与化学漆。前者为天然漆,揩漆工艺复杂,初成品时没有太多的光泽,但久用之后能形成包浆,越用越漂亮。化学漆新成品时表面光亮,久用之后反而越来越暗淡,成亚光状。上蜡的家具要区分烫蜡、揩蜡和蜡煮的区别。烫蜡一般采用天然蜂蜡,用热风机融化渗透到木材表面。揩蜡一般采用合成蜡或化学蜡,很多人也用化工地板蜡。蜡煮则是用的工业蜡。烫蜡家具初成品时比较灰头土脸,根据木材的油性,氧化时间会有所不同,但久用之后能形成好看的包浆,越用越漂亮。

由于不同工艺各有其特色,价格成本自然也会不同,因此选择家具的时候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吧。

参考阅读:

南漆北蜡

你不知道的秘密

浅谈古今珍贵硬木用材概念的差异

蜡屐 · 早期烫蜡工艺拾遗

马未都 风格迥异的鸡翅木家具(一鉴斋补充)

书斋 · 一鉴斋

明式家具索引

高仿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 之 一腿三牙

明式家具 之 夹头榫

明式家具 之 四面平

明式家具的时尚性

明式家具的舒适性

明式家具与民俗家具

浅析晚明文人推动明式家具形成的原因(一)—— 时代背景

浅析晚明文人推动明式家具形成的原因(二)—— 文人参与手工业

浅析晚明文人推动明式家具形成的原因(三)—— 文人雅趣

浅析晚明文人推动明式家具形成的原因(四)—— 文人家具(上)

浅析晚明文人推动明式家具形成的原因(五)—— 文人家具(下)

久远的木质家具(一) --- 从湖北省博物馆看春秋战国时期木质家具

久远的木质家具(三) --- 从正仓院看唐代木质家具

扬之水 · 唐宋时代的床和桌

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一鉴斋微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