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燕云十六州

 靓剑凛波书斋 2021-01-28

燕云十六州是华北平原的门户,万里长城就修在这块。

如图,大概就是在笔者画圈的那一块,看地形可知燕云十六州山脉纵横,但是再往南便是一马平川。秦汉时期,燕云大地一直是中原王朝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战略要地,退可据险而守,进可以此为据点。五代十国时期,石敬瑭崽卖爷田心不疼,大笔一挥把燕云十六州送给了耶律德光。自此开启了后周及北宋艰难的讨债之路。也造成了北宋一百多年一直被动挨打的局面。

从后周世宗开始,北宋太祖,太宋三位皇帝毕生所愿便是收复燕云,以获取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略主动,可惜因为种种原因相继宣告失败。

周世宗北伐收复二州,却在北伐途中身体不支逝世。宋太祖时定下“先南后北”之策,先灭掉盘踞南方的南汉、南唐、后蜀等政权再北上。宋太祖甚至还建了一个府库,将南下灭国所得的财物全攒起来,如果可以,就用金钱赎买燕云十六州,如果辽国不答应,那就用这些钱招募天下勇士用物力夺取。可惜终太祖皇帝一世却连盘踞在山西北部的北汉都没有灭掉,无缘染指燕云。

太宗朝一共对燕云十六州发起两次大规模收复行动。一次是在灭亡北汉后马不停蹄北上,因赵光义指挥不力,再加上宋军将士连续打了两次国家级战争体力早已不支,最终在高粱河败北。

第二次是雍熙北伐,此兵分三路,潘美所率西线进展顺利,连下数州,但是一向老成持重的东路军主帅曹彬却被耶律休哥断了粮道,曹彬于撤退路上被辽国击溃,潘美也只能推出辽境。

此两战过后,宋太祖用来打天下的家底基本上都赔干净了,宋朝对辽国从此转入战略防御。

一直到澶渊之盟签订,宋辽约为兄弟之国,从此宋朝再无收复燕云之决心。燕云十六州作为中原王朝之门户,无论秦汉隋唐,都是靠着这一片山脉安稳渡过了发育期,万里长城便修在这里。

但是宋朝从建国伊始燕云十六州便在辽国人手上。辽国人雄据燕云,南下伐宋一马平川,宋朝为了防御辽国人入侵,在此地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澶渊之盟之前宋朝在燕云边境常年驻军达二十万人。每年光军费就需三千万贯,严重阻碍了北宋社会的恢复发展。而且辽国人从燕云的汉人手里学习了大量的生产技术,又有韩延徽、韩德让等汉人先后帮助辽国建立起集权帝制,使契丹人成为远超匈奴突厥的游牧民族。

燕云对于宋朝来说是大门,丢了大门辽国人出门就是宋朝人的院子。对于辽国人则是一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疙瘩,辽国人从燕云十六州源源不断的汲取文化、技术以及政治制度,将自己打造为11世纪远东最强大之国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