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纳米材料鼻祖Gleiter教授的“纳米人生”

 粉体人 2021-01-28

Herbert  Gleiter教授是物理和纳米技术的研究员。1966年,他毕业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并获得物理系博士学位。 

1979年,Herbert  Gleiter在德国萨尔州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担任教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及麻省理工大学任职。这段时期,Herbert  Gleiter教授发现了晶间界面中位错的存在,并提出了晶界的结构单元模型——纳米晶体材料由于纳米材料界面内的原子排列与水晶及玻璃的原子排列不同,纳米材料可制成具有全新原子结构、全新特性的固体物质。就是这个概念,为今天的晶界模型提供了基础。

1989年,Gleiter教授提出了材料科学发展的第二个概念:新型非晶态固体——纳米玻璃,它与玻璃的特性在很多方面是不同的。根据目前研究所得,这种基于非晶体材料的新材料技术,与现有的基于晶体材料(例如金属、半导体、陶瓷等)的材料技术大不相同。

据德国一项政府研究显示,当时以纳米材料为基础的产品年价值超过十亿美元,而且在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因此,纳米玻璃为材料领域打开了全新的道路,完全有可能开创出一个“玻璃时代”新纪元!

1994Gleiter教授加入了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的执行局,并在那里成立了纳米技术研究所(INT)。

2004年,格莱特教授被评为浙江大学讲座教授。

2012年起,Herbert  Gleiter被任为南京理工大学“赫伯特·格莱特纳米科学研究所”主任兼教授。目前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纳米技术的应用上,重点探索量子物理在宏观尺寸系统的限制。

尽管他在科学界的突出地位,但在早期事业中,Gleiter教授也遇到了诽谤者。他的最初想法被人嘲笑,他的工作被斥为浪费时间。然而,Gleiter教授依然坚定地、默默地、耐心地工作,时间证明他是对的!

Gleiter教授是一名户外生活爱好者,闲暇时,他会冒着南极水域的寒冷海浪,穿越无人居住的撒哈拉沙漠,或参加独木舟和徒步旅行,测试人类耐力的极限,他一直保持着对科学的灵感和无畏的冒险精神。

如果说科研工作是在浩瀚宇宙中找寻来自天际的那一抹星光,那科研工作者们不仅仅需要与身俱来的才智,更需要敢于取舍又勇往直前的魄力。Gleiter教授作为纳米材料的开拓者之一,在漫长的科研工作道路上,他的事迹激励着一代代的科研工作者,不断地推动着纳米材料产业的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