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先友教授——人才培养是目标,科研自省是常态

 粉体人 2021-01-28

王先友,男,1962年出生,湘潭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湖南省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National Autonomous University of Mexico (UNAM)教授,《电池》、《电镀与涂饰》杂志编委,美国《InternationalJournal of Electrochemistry》客座编辑,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评价专家,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首届湖南省先进科技工作者,首届湖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湘潭市产业科技领军人才。

主要从事新型化学电源与电极新材料、太阳能-氢能-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及其电极材料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带领课题组成员实现了湘潭大学国防项目零的突破,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湖南省重点攻关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及横向合作项目等40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

学习工作经历


1996年获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
1998年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博士后出站;
1999年晋升为教授;
2000年在Technion-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博士后研究;
2001年在Technical University of Valencia, Spain访问教授;
2003年National Autonomous University of Mexico (UNAM)访问教授;
现任湘潭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湘潭大学科技处处长、知识产权办公室主任;
现任湘潭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个人荣誉


湖南省第四届“十大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
天津市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
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
湘潭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
湖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2012);
湖南省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
第12届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 ;
湖南省专利奖三等奖(2013) ;
首届湖南省先进科技工作者(2016) ;
中国高被引学者(2014 、2015、2016);
科学中国人(2016)年度人物。

科研心态


“多情帘燕独徘徊,依旧满身花雨又归来”。王先友教授一直在学术科研的道路上,勉励广大学子要脚踏实地。雄关漫道,为人为学,真正的博学鸿儒,是用自己的实际步履,使一切成就变成了寻常风景。

创新驱动发展,科研也强调创新,而如何创新则是研究者们所共同关注的。关于科研中的创新,王先友教授认为有以下几点:

眼观六路。每个学科都是可供我们学习、借鉴的知识宝库,广泛涉猎各科知识有利于积淀创新的土壤;

耳听八方。研究者要学会紧跟国内外学术前沿与现状,了解行业的发展与走向,才能找到创新的源头;

沉着冷静。科研要坐得住“冷板凳”,心浮气躁,缺乏耐心的人不可能有所创新与创造;

持之以恒。努力将创新与科研成果相结合,创造出利于社会,推动发展的新成果,这需要研究者们不懈的追求和坚持。

参考资料:


湘潭大学.王先友.

湘潭大学.湘潭大学王先友教授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新湖南.王先友:我眼中的科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