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西域女子化妆八步走,米、石、花、羽都是化妆品

 新用户43867fdo 2021-01-28

  新疆头条讯(文/图 记者 赵梅 通讯员 阿迪力·阿布力孜)没有彩妆和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古代女人怎么化妆?近日,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其实,早在千年前,西域女子就开始用米粉制作香粉,采集花朵制成胭脂,研磨矿石粉画眉毛,还用鱼鳞、鸟羽美化额头。

  唐代,受中原妆饰文化的影响,西域女子的化妆步骤一度演化为8个环节:施粉、红妆、抹胭脂、画眉、贴花钿、点面靥、描斜红、涂唇。曾有学者形容,唐代西域女子的化妆,堪比今天的彩妆,即便化妆材料没有今天先进,依旧可以达到“修容”的效果。

广告
唐代女子化妆步骤唐代女子化妆步骤

  施粉原料竟是食用米

  据自治区博物馆研究人员介绍,从吐鲁番地区出土的不少绢画和泥俑可以看出,唐代中原女子所有的化妆方式,在当时的西域都有,包括敷粉。

  从粉字的“米”字旁可知,古代女子敷粉的原料应该就是当时人食用的米。制作方法大致是:将浸泡的米研磨成浆,发酵沉淀后得出洁白细腻的米粉,然后,再将这些米粉晒干后继续研磨至最细,就成了具有美白功能的米粉,米粉加入各种香料就成了香粉。

  唐宋以后,粉的品种越来越多,唐代曾有以细粟米制成“迎蝶粉”,宋代有以益母草、石膏粉等材料制成的“玉女桃花粉”,明代有以紫茉莉花秄制成的“珍珠粉”,清代有用滑石等细石制成的“石粉”。

  在当时,与米粉同样具有美白功能的还有一种“铅粉”,它是古代女子通过反复试验,最终通过化学反应手段取得,但这种铅粉虽然能使皮肤白皙光滑,用久了,却极其伤害皮肤。

  胭脂是用红蓝花朵制成

  从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几件劳动妇女俑和《围棋仕女图》可以看到,唐代时期,这里的女子还有施红妆的习俗。据文献记载,这种红妆就是当时女子用胭脂涂抹后的妆容。

吐鲁番出土唐代女子形象吐鲁番出土唐代女子形象

  根据文献记载,其实,早在汉代时期,西域的贵族妇女就开始用胭脂化妆,这种化妆方式后来传入中原,深受中原妇女喜爱,南北朝时期,西域女子依然喜欢用胭脂化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高昌章和十八年(公元548年)光妃随葬衣物疏”中有“…胭脂、胡粉、青黛、墨黛”等物,可以印证这一说法。

  胭脂是怎么制成的?学者认为,胭脂是古代女子采集一种用红蓝花朵制成,具体做法就是把红蓝花在花开之时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红蓝花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淘去黄色后,就剩下了鲜艳的胭脂。据古医书记载,当时,制作胭脂的原料,还有蜀葵花、重绛,黑豆皮、石榴、山花及苏方木等。

  西域女子喜画又黑又宽的眉毛

  从新疆多个墓葬出土的眉石、眉笔和大量的壁画、绢画和木俑来看,西域女子画眉的传统十分悠久,研究人员发现,早期她们可能是用石笔磨粉或是用树枝烧成炭条描绘眉毛。当时的女子把石头打磨成一头尖、一头呈锥形的化妆棒,然后把它放在有凹槽的黑石上研磨,研磨出来的黑色粉状颜料,就成了当时女人画眉用的材料。

新疆出土汉代眉石与石眉笔新疆出土汉代眉石与石眉笔

  据悉,在且末县扎滚鲁克墓葬出土的距今2800年前的老年女性干尸上,考古人员曾发现老妇人眉如柳叶,黑如初描。在鄯善县苏贝希古墓、汉代的温宿县包孜东古墓、洛浦县山普拉古墓,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不少用于描眉的眉石和屑石笔。

  各地出土文物显示,到了唐代,画眉的风气更盛,当时,生活在吐鲁番一带的女子画眉不但喜欢细长弯曲形状的,还喜欢宽阔的眉形和“一”字状眉形,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弈棋仕女图》中下棋贵妇和她身旁侍女们的眉型就是这种又黑又宽的眉毛。

吐鲁番出土唐代女子形象吐鲁番出土唐代女子形象

  鱼鳞、鸟羽也能成额间妆饰

  古代还曾流行过一种叫花钿的时髦妆容,这种妆容是用色纸、鱼鳞片、金箔、丝绸等材料剪成不同形状,贴在额头间,或者用颜料画在额头上。

  关于花钿的流行,曾有两个传说,一说是南朝宋武帝之女寿阳公主喝了许多酒后,醉卧在一个长椅上,有一朵梅花正好掉在她的额头中间,额上被染成一朵五瓣花痕,洗之不去,宫女们见其新异,竟相效仿,均把梅花画在额际间,以后逐渐形成了贴花钿的习惯。

吐鲁番出土唐代女子形象吐鲁番出土唐代女子形象

  另一说是武则天时,每次召见宰相时,都令上官昭容记录所奏之事。一日,宰相来对事,昭容偷偷窥看,被武则天发觉,大怒中用指甲刀朝她脸上刺去,上官昭容为了掩饰伤痕,用花子盖在伤处。宫女们见了感觉十分新奇,都纷纷效仿,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时髦的妆饰。

  花钿,还可以用翠鸟的羽毛制成,叫“翠钿”,这种“翠钿”曾在唐西州十分流行。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仕女图》绢画中的女子,额头上就贴着翠绿色、菱形花钿,这位女子服饰华丽、气质高雅,尤其是额际间醒目的“翠钿”,使其看上去醒目又别致。

吐鲁番出土唐代女子形象吐鲁番出土唐代女子形象

  “对镜贴花黄”中“花黄”原来是额黄妆

  额黄,也称“鹅黄”、“鸦黄”、“约黄”、“贴黄”,“花黄” 。 因以黄色颜料染画或粘贴于额间而得名。这种化妆方式起源于南北朝,盛行于唐朝。

  南北朝时期,佛教进入鼎盛时期,一些妇女从涂金的佛像上受到启发,在自己的额头涂染上黄色,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额黄的习俗。著名的北朝乐府《木兰辞》中写的“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中的“花黄”,指的就是额黄妆。

吐鲁番出土唐代女子形象吐鲁番出土唐代女子形象

  这种妆容在西域也曾流行,吐鲁番吐峪沟古墓出土的唐代绢画《乐舞女图》里,就有一个额头画有额黄的仕女,这位女子身穿回鹘式翻领彩金锦窄袖服装,头梳高耸的发髻,额上描绘的黄色圆晕清晰可见。

  “斜红” 原来残破也是一种美

  在两边太阳穴部位各画一条红色的新月形,有的还故意描绘成残破状,宛如脸旁平添了两道伤疤,这种妆饰被称为“斜红”。

  据悉,“斜红”在唐代十分时髦。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仕女图》绢画和彩绘女舞俑,均有这种妆容。这种妆容一直盛行到晚唐,才逐渐销声匿迹。 

吐鲁番出土唐代女子形象吐鲁番出土唐代女子形象

  “斜红”妆容习俗始于三国时期,据唐末至五代时期作家张泌的《妆楼记》记载: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宫中新添了一名叫薛夜来的宫女,一天夜里,文帝在灯下读书,周围用水晶制成七尺高的屏风相隔,薛夜来走进文帝,不觉一头撞上屏风,顿时鲜血直流,受伤部位像朝霞一样散开,由此留下两道疤痕,事后文帝对她更加怜惜。其他宫女为了得到文帝的宠爱,也模仿起她的模样,用胭脂在脸部画上这种血痕,名曰“晓霞妆”,后逐渐演变成斜红。

  唐代,妇女为了呈现“斜红”残破之美,有时还特在其下部,用胭脂晕染成血迹摸样。

  面靥(yè)最初不是为好看

  面靥又叫“妆靥”,是施于酒窝处的一种妆饰,因红圆可爱,而被妙龄女子喜爱,逐渐演变成一种妆饰习俗。据考证,这种妆容其实在汉代就已在中原流行,唐代开始传入西域,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几件仕女俑脸上,就都绘有这种妆饰。如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的彩绘长裙女舞俑,两边脸颊就点缀有黄豆大小的红圆点,该女子额间贴菱形花钿,脸颊抹斜红,加之两颊的面靥,看上去俏丽又动人。唐代这种妆容还出现很多花样,有钱币、杏核、花卉等样式。一直到唐末至五代,西域贵族女子仍在画面靥。

  唐代已能调试不同色号口红

  唐代女子最后一道化妆程序是点唇,也就是涂口红。从国内出土的文物来看,口红的制作历史已有两千多年,古代女子最初采用朱砂为主要原料制作口红,后来又在这种原料里加入动物脂膏,制出有防水性能的口红。唐代制作口红的植物已多达二三十种,女子用蜂蜡代替动物膏脂,然后掺入朱砂、紫草等材料,发明出红色、粉色、红褐色等不同色号的口红。

  据自治区博物馆研究人员介绍,从吐鲁番阿斯塔那唐代墓藏中出土的绢画《仕女图》、女舞俑等表现女子形象的文物中可以看出,唐代西域女子画口红,崇尚“樱桃小口”,这与当时中原女子审美情趣基本相同,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围棋仕女图》还显示,当时西域女人还喜欢把口红涂成花朵形状,这幅图中的侍女们,个个嘴巴像颤悠悠的花朵,望之极有动感,鲜润可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