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宁老建筑-葫芦岛市:兴城古城】

 新用户4333Ylrq 2021-01-28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城古城

     兴城古城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座方形卫城。它始建于明宣德年间,原为宁远卫城,是兵家必争之地,明守将袁崇焕就曾在此取得了对女真族的“宁远大捷”。

图片翻拍

  兴城古城位于辽宁省兴城市老城区中心。经历了570多年的风雨浸蚀和战争摧残,外城现已无存,内城经多次修葺,基本保持原貌,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影视剧的拍摄地。古城城墙设有东南西北四门,城中心设有钟鼓楼,城门外筑有半圆形瓮城,城内有祖氏石坊两座、文庙、城隍庙、将军府、周家住宅等古迹景点。

     兴城古城,是五百年前留下来的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城古城略呈正方形,城的四面正中皆有城门,门外有半圆形瓮城。

图片翻拍

     城墙基砌青色条石,外砌大块青砖,内垒巨型块石,中间夹夯黄土。

     城上各有两层楼阁、围廊式箭楼,分别各有坡形砌登道。

     四角高筑炮台,突出于城角,用以架设红夷大炮。

     当年明清宁远之役,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是被红夷大炮击中,身负重伤,回盛京之后不久身亡。

     魁星楼

     东南角建魁星楼一座。城内东、西、南、北大街呈十字形相交,魁星楼位于古城东南角台上,两层结构,八面八角,建筑精良,雕花细腻,为“关外第一魁星楼”。楼内供有魁星像,头部像鬼,青脸红发,一脚向后翘起,一手捧斗,一手执笔,犹如用笔点中应试人的姓名,就是古书中说的“魁星点状元”。

     古城的正中心,有一座雄伟壮观的钟鼓楼,它凌空飞架,与四座城门箭楼遥相对应,显得威严壮观,气势巍峨。

     古城四门

     古城城门有四:东曰春和门,南曰延辉门,西曰永宁门,北曰威远门。

东门楼(春和门)

南门楼(延辉门)

西门口(永宁门)

北门楼(威远门)

     古城四街

     古城四门对应四街,东曰春和街,南曰延辉街,西曰永宁街,北曰威远街。

春和街(东)

延辉街(南)

延辉街(南)

永宁街(西)

威远街(北)

     钟鼓楼

     鼓楼为战时击鼓进军、平时报晓更辰所用。鼓楼楼高17.2米,分为三层。基座平面为正方形,高如城墙,

     下砌通向四条大街的十字券洞,全部大青砖砌成,分东、西、南、北各筑拱形通道。

     还架设一面巨型牛皮大鼓。大鼓直径2.25米,即用整张牛皮绷制,实为全国罕见。遗憾的是,我在钟鼓楼上没有见到钟,据说这个钟放在兴城市的一个文保机构保存……

     周围廊式,歇山卷鹏、飞檐凌空、朱廊画栋,西北开函洞小门,有石阶可上下。当登上鼓楼,古城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排水系统

     这个排水系统的条石有一米多长,侧墙也有五六十公分……

      兴城古城现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内有明代祖氏石坊、文庙、蓟辽督师府、将军府、城隍庙、宁远驿馆等古迹。(文庙将另篇介绍,精彩不断,欢迎观看……)

     ——祖大寿、祖大乐石坊,

     位于古城南街。处死袁崇焕后,朝廷为拉拢袁氏部将所建,但难挽败局。

      ——蓟辽督师府

     这里是当年袁崇焕受命督师蓟辽、驻守宁远(今兴城)时所建的官署。府内可见到复原的大堂、花园、点将台等场所,以及官府、兵器等展品。同时也将一代名将袁崇焕 “爱国的精神、勇敢的品格、求新的旨趣和廉贞的风范”展现在世人面前。

    ——郜汝廉将军府

     郜汝廉将军府,也称郜宅,位于兴城市古城内东南隅,与文庙接壤,是古城内保存较为完好的民国时期建筑,始建于1926年,其主人郜汝廉,曾任张学良的中将参谋长,奉军中将师长。

     将军府是古城内保存较为完好的民国时期建筑,建筑风格独特,建筑形式为中西合璧的四合院。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75平方米,分住宅与花园两部分。西院为住宅,分两进院落。具有典型近代东北地区上等官绅宅院的建筑风格。

     郜汝廉将军于1928年解甲回乡后在此宅居住至1947年。兴城解放后,宅邸曾作为县委办公地和学校,2003年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现大院内门廊两侧的耳房布置有“郜汝廉将军生平事迹展”、“兴城近代军事将领展”等。花园幽静雅致,名为“么园”。现在郜家住宅与沈阳张氏帅府并称辽宁省两大民国将领故居建筑群,号称“北张南郜”。

     ——宁远驿站

      驿馆是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在兴城的宁远古城永宁街路北,就有一座驿馆,称为宁远驿馆。据史料记载,宁远驿馆始建于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句丽时期,即公元636—640年间。因为当时该地为柳城县域,城内外遍植柳树,初春时节,柳林蓊郁,所以把驿馆称为“柳城驿馆”。可见,这座驿馆要远远早于宁远古城。明朝中后期,因宁远古城的落成,柳城驿馆更名为“宁远驿馆”。

     ——屯顶民居

      屋顶略成弧形,前后稍低、中央稍高,房屋左右两侧的山墙高出屋顶,高出部分被砌成弧形。此类民居最早出现在清朝中叶,排水效果比平顶民居好,还可以防御风沙。如今,像兴城古城的囤顶民居,在全国当属独一无二。

     ——城隍庙

     兴城城隍庙始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明嘉靖和清康熙、嘉庆、同治和光绪年间均曾维修,现状为2003年9月至2004年6月重修,为辽宁省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城隍庙。其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灵官殿、城隍殿和斗姆殿,城隍殿两侧有东西配殿(均为复建),斗姆殿东侧有吕祖殿,除城隍殿为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外,其它均为面阔三间,单檐硬山顶。

     袁崇焕其人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别名袁督师,字元素,籍贯广东东莞石碣,通籍广西梧州(籍贯争议[1])。明朝末年蓟辽督师。袁崇焕生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卒于崇祯三年(1630年),享年46岁。

     袁崇焕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

     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京师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袁崇焕被朱由检认为与后金有密约而遭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实则家无余财。

     袁崇焕虽为抗清名将,但也是一位争议较大的人物。有《袁督师遗集》存世,今人辑有《袁崇焕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