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舒轻游记:纸板大教堂与圣杯

 新西兰导游天舒 2021-01-28

2011年2月,基督城发生大地震,185人死亡,基督城很多建筑被严重损毁,包括原有的新哥特式大教堂的塔顶严重坍塌,余震进一步破坏了大教堂标志性的玫瑰窗,最终导致大教堂完全损坏。日本的一个“紧急建筑师”坂茂( Shigeru Ban )提出了修建纸板教堂的想法并最终变为了现实。

    坂茂,日本著名中生代建筑师,曾因材料设计创新和环保概念获得2014年普利兹克奖。这是建筑业的“诺贝尔奖”,影响力巨大,日本神户地震时,坂茂仅用一天就为灾民建起了一座纸教堂。

    现在,大教堂仍在原址重建,但是纸板教堂会保存下来,它现在的名字叫做过渡(纸板)大教堂。

    教堂设计很简单,用了木材、钢材、抛光水泥地板和结实的聚碳酸酯屋顶组成,抗震强度达到了新西兰现行标准的130%。

    硬纸管排列成的波浪将人们的视线和注意力集中到十字架和圣坛上

    教堂目前可以容纳700人

地震时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物品之一,讲经台

    很多人每天慕名而来参观,不过有不少是出自一种猎奇心态,毕竟像看看用纸做的教堂究竟是咋回事。其实教会本身也愿意更多的人来了解更多详情,为此还聘请了华人志愿者,印刷了汉语的单页,希望让每个来参观的人都了解多一点的内容。

    对于宗教我保持尊重,但是像坂茂这种抓住题材,不断创新的做法我觉得真值得华人学习。包括后来尼泊尔地震后坂茂也第一时间出现在复建的现场。除了材料新颖,设计独特,更为值得重视的还是一种人文关怀。

    说完纸板教堂,再来户外看看

    猜猜看看这玩意儿是个啥?就树立在拉蒂默广场之上。

    原来这是由基督城出生的著名新西兰雕塑大师Neil Dawson创作的作品,据说创作灵感来自于地震中损毁的哥特式教堂尖顶造型。

    从下往上看是酱式儿滴,这个雕塑名字就叫做Spires——尖顶

    如果对Neil Dawson不熟悉,这个造型你一定是见过的。这就是他创作的圣杯雕塑,Chalice。

    这个造型,住在惠灵顿的兄弟们想必也不陌生吧?Toss

Globe


    怎么样?没想到这一期内容如此丰富吧?!以后到拉蒂默广场,你就知道怎么玩啦!

关注天舒

扫描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