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捡块石头做盆景

 新西兰导游天舒 2021-01-28

记得小时候,大约是我爸比我现在还小的时候吧,他拥有一块上水石,就是充满孔洞的那种,然后精心安置在一个瓷盆里供着,心心念念希望能够生出郁郁葱葱的苔藓和小树什么的,可惜北方生存条件太恶劣,好容易贴上去的苔藓一不留神就枯萎了,小树也死翘当柴禾烧了,再怎么往上浇水都没用,后来我爸就灰了心,把这块石头束之高阁,这一次文艺化的格调尝试就算是夭折了。

在凯库拉的海滩上我就发现了很多带孔的石头,一下子又想起这个事儿来。

凯库拉的地形在前头文章里天舒已经絮叨好几回了,根本原因在于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两大板块的交界处,经常碰撞造成地壳变动,(当然伴随着地震),然后地壳逐渐抬升;另外就是凯库拉海床实际上是海底下的一座高山,非常陡,没有一个延绵平坦的海滩,这就跟其他的地方不太一样的情况是:海浪极少能够将其他地方的石头冲上来,唯一值得消磨的就只剩下存量的那些,于是可以解释了那些小小圆圆的鹅卵石,它们本来应该挺大的,后来随着时间推移越磨越小,最后就会变成细沙。

这些带孔洞的石头的形成就比鹅卵石要更为费解一些,从材质上分析,好像是那种石灰砂岩,换句话说是质地比较软和的那种,但是上边那些圆圆孔洞是如何造成呢?如果是外力引起,总不至于专门以圆形的小鹅卵石撞击而成。那么更大可能性是内部结构所致,或许这些本来都是火山喷发出来的泡沫石,内部就已经有了空腔气泡,经过海水的涤刷,出现了类似多孔石这样的形态。

忽然天舒又想起太湖石,中国几大景观名石之一,从形状上看也十分类似,太湖石也属于一种石灰岩,质地通透姿态万千,具有“皱、漏、瘦、美”的特点,极具观赏价值。而太湖石的成因还带有一些化学反应,是长期受到带有酸性水质的冲刷溶蚀,软的地方被溶解,硬的地方被保留下来,再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形成,而二氧化碳溶解到水中所形成的酸性就足以实现这一切,看来凯库拉的这种多孔石也差不离儿属于这种。

这次来南岛虽然是开着车来的,但是返程是飞机,没办法带太多的东西,只好东挑西拣了两块摩挲着,感觉就像是缩微版的太湖石,虽说拿回家也就是丢在花园中,没什么实际用途,可仍旧觉得这种玲珑剔透感能给人一种审美,要是我爸在这儿肯定比我捡得更多,搞不好把海豹卧着的石头下面都给刨开了寻找,据说我爸也曾经是很文艺的那种,喜欢看书,也喜欢写诗,当然他写的诗我一首也没看过,不知道有没有入选《小靳庄诗选》,假以合适的年代,我爸显然也可以把玩一些雅石,养养金鱼什么的,可惜生太早了,而我是生太晚了,好玩的石头都被人抱家去了,所以我们父子俩都是生不逢时,(当然我有自知之明,我们生在什么年代都是不合时宜那种,跟年代没关系的)。

最后,还是捡了两块回去,沉甸甸的,仿佛压舱石,坠得心头紧绷绷,放在案头觉得又看到了童年。

前一篇:《轻舟已过万重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