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标题

 小手空空 2021-01-28

  百兴

  在毛泽东主席一生中,两首《沁园春》词特别有名,一是青年之声,一是壮岁抒怀。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心忧天下,豪气干云。

  好的诗词可以产生特殊“意象”。所谓的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而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象”是外在的、具体的,“意”源于内心,借助于“象”来表达。简单地说,当默念这首词章之时,脑海中会像放电影一样,当时的场景历历在目:“独立寒秋”是时间,“橘子洲头”是地点,一个人站在湘江岸边,正当此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在这样的时空中,岁月沧桑,山河壮丽,任思绪飞扬。读到这样的诗句,怎能不为之动容?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透露出的气势,与后来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形成呼应,也给出了答案。

  当邓散木读到这首壮丽的词篇,感慨良多:“有性情、有境界,纵横跌宕,独步千古”。于是在1953年冬天创作了这套印章。从款识来看,大致是立冬前后开始创作,几乎贯穿整个冬季。有意思的是,1953年按照天干地支来算是“癸巳年”,也就是蛇年。毛泽东主席属蛇,当年正好60周岁。邓散木通过创作这套印章,来表达自己的崇敬爱戴之情。

  如果说,现在的书法篆刻创作存在所谓“主题先行”,其实并不新鲜,很多前辈早已尝试过。这套印章具有强大气势和气场,毛泽东主席词风雄浑开阔,邓散木印风雄放苍茫,真正做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在毛泽东主席一生中,这首词曾反复书写多遍。正式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其中名句迭出,广为众知。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的“携来百侣曾游”,邓散木所刻内容是“携来旧侣重游”,推测是参照较早版本。

  书印对照,文字长短不一,形成一定的气势和韵律,可以领略诗书画印的完美融合,“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