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泪痕春雨漫评系列 玄武门之变(十一)太子亲王并重 皇帝无法逃离的深坑

 正哥与泪痕春雨 2021-01-28

隋文帝杨坚一心培养太子杨勇。最后的结果呢,就是太子势力越来越大,大臣们纷纷向太子表忠心。

《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后遇冬至,百官皆诣勇,勇张乐受贺。….自是恩宠始衰,渐生猜阻…..

最后隋文帝杨坚天天害怕太子杀了他抢班夺权,据说半夜上个厕所,都害怕的不得了。

《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上因作色,谓东宫官属曰:仁寿宫此去不远,而令我每还京师,严备仗卫,如入敌国。我为下利,不解衣卧。昨夜欲近厕,故在后房恐有警急,还移就前殿,岂非尔辈欲坏我家国邪!于是执太子左庶子唐令则等数人付所司讯鞠。

既然如此,太子杨勇的政治生涯算是走到尽头了。

当然了,在童话故事中,太子杨勇之所会失去太子之位,是因为太子杨勇生活奢侈,晋王杨广生活俭朴(装出来的)。其实呢,太子杨勇之所以被废,主要是因为他势力大到了,已让皇帝杨坚毫无安全感的地步。

 在那个时代,唐高祖李渊必须得加强太子李建成的实力,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不加强太子建成的实力,太子建成只有死路一条,还有可能带着全家一块死。历史上这种血淋淋的教训,那是数不胜数。

问题是,加强太子建成的实力,太子建成就有可能会抢班夺权。

在这种背景下,所以李渊必须得玩一个危险的套路,那就是设置强势亲王制约太子。

太子与强势亲王势均力敌的结果,随便拉出个人也知道,那就是随时可能酿成骨肉相残的悲剧。

遥想当年,石虎(后赵皇帝)让太子、亲王势均力敌的时候,就有人劝石虎说,太子亲王并重,通常就是骨肉相残啊。翻开历史书,这种血淋淋的例子太多了,您千万不走这种覆辙啊。

《晋书》是这样记载的:司徒申钟谏曰:赏刑者,人君之大柄,不可以假人,所以防微杜渐,消逆乱于未然也。太子职在视膳,不当豫政;庶人邃以豫政致败,覆车未远也。且二政分权,鲜不阶祸。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虎不听。

石虎以为自己能逃过这种命运,结果石虎终于后悔的肠子也青了。因为,最后哥哥杀了弟弟,儿子想杀老爸,老爸反杀了儿子,爷爷杀了孙子;石虎受不了这种刺激,终于一病不起了。

在病中,石虎哭喊着,苍天啊,大地啊,我到底是做错了什么,你要这样惩罚我。

《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虎再与群臣议于东堂,虎曰:吾欲以纯灰三斛自涤其肠,何为专生恶子,年逾二十辄欲杀父!.....。

再遥远一点例子,就是孙权让太子、亲王并重时,人们也都劝孙权说,您这样玩下去,真的非常危险。因为太子、亲王并重,这就是手足相残的前兆啊。

《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太常顾是陆逊的外甥,也上书说:我听说无论是国还是家,一定要明确嫡庶的区别,使尊卑之礼各不相同,高下有别,等级不可超越。只有这样,内肉的恩情才能保全,夺嫡的邪念才可断绝。.....”

孙权并不信这个邪,结果孙权也后悔的肠都青了。因为哥哥、弟弟明争暗斗的,实在有让帝国崩盘之势,最后孙权亲自下令杀了自己的儿子,并杀了众多文武官员,才遏住了这种势头。

《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秋,吴主遂幽太子和。....无难督陈正、五营督陈象各上书切谏,据、晃亦固谏不已;吴主大怒,族诛正、象。牵据、晃入殿,据、晃犹口谏,叩头流血,辞气不挠;吴主杖之各一百,左迁据为新都郡丞,晃斥归田里,群司坐谏诛放者以十数。遂废太子和为庶人,徙故鄣,赐鲁王霸死。杀杨竺,流其尸于江,又诛全寄、吴安、孙奇,皆以其党霸谮和故也。...朱据未至官,中书令孙弘以诏书追赐死。

 因为类似的原因,看到李世民让太子承乾、魏王李泰势相当,人们都是纷纷劝谏李世民,总而言之,您适当压制一下魏王李泰的权势吧,这样发展下去,后果实在不堪设想。因为太子与亲王并重,会是什么结果....,您叫我们怎么说呢?

《唐书》是这样记载的:又泰月禀过皇太子远甚,谏议大夫褚遂良谏曰:圣人尊嫡卑庶,谓之储君,故用物不会,与王共之,庶子不得为比,所以塞嫌萌,杜祸源。先王法制,本诸人情,知有国家者必有嫡庶,庶子虽爱,不得过嫡子。如当亲者疏,当尊者卑,则私恩害公,惑志乱国。….

面对人们的这种劝谏,李世民自然是不屑一顾。因为这种一加一等于二的政治常识,我还用人们告诉?因为你们说来说去,不就是想提醒我,小心玄武门事变重新上演吗?

这个教训,我们比你们谁都深刻,因为在这个历史惨剧中,我就是主角之一,更是编剧加导演。

李世民那就是传说中的艺高人胆大,所以看着前人因此一再翻车,就是相信自己可以躲过去。

但是很不幸,血淋淋的事实,终于让李世民伤心欲绝,因为太子承乾、魏王李泰成了仇人;而太子承乾竟然磨刀霍霍的想杀李世民。

面对此情此景,李世民那是大哭大喊着,一会用头撞床头,一会又拿刀抹脖子。总而言之,苍天啊,大地啊,我到底是做错了什么,老天竟然要这样对我?你们谁也别拦我,你让我死了算了!

《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承乾既废,上御两仪殿,群臣俱出,独留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褚遂良,谓曰: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是,我心诚无聊赖!因自投于床,无忌等争前扶抱;上又抽佩刀欲自刺,遂良夺刀以授晋王治。

更神的事还在于,面对这种血淋的事实。安史之乱时,唐肃宗依然还想让太子主政、建宁王主军。

看到唐肃宗这样玩,他的首席智囊就说,您这样做非常危险,因为您千万不要忘了玄武门之变的事。

唐肃宗说,没有这样夸张吧;我们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怎么会发生这种事呢?

他的首席智囊说,太宗皇帝就是因为主军上位的,玄宗皇帝也是因为主军而上位的。这就不是父慈不慈、子孝不孝的事。如果建宁王主军后,就算建宁王不愿意追求皇位,追随在建宁王身后的军头们,也不会同意啊!

《唐书》是这样记载的:上欲以倓为天下兵马元帅,使统诸将东征,李泌曰:建宁诚元帅才;然广平,兄也。若建宁功成,岂可使广平为吴太伯乎!上曰:广平,冢嗣也,何必以元帅为重!泌曰:广平未正位东宫。今天下艰难,众心所属,在于元帅。若建宁大功既成,陛下虽欲不以为储副,同立功者其肯已乎!太宗﹑上皇,即其事也。

在首席智囊的劝说下,唐肃宗暂时放弃了太子主政,建宁王主军的格局。

但是,我们必须得说但是。后来唐肃还是忍不住让越王李係主军。

唐肃宗让越王李係主军的结果,就是唐肃宗快死时,越王李係在皇后的支持下,蠢蠢欲动的想复制秦王李世民的成功了。

但是很不幸,越王李係没有成功,却被太子反杀了。

看着这种雷同的剧目、似曾相识的事情。

大家再看李渊时代,太子建成、秦王世民相争的故事,还会觉得,这是因为秦王世民神功无敌,才出现的惨剧吗?

其实呢,这是那个年代最常见的剧目。

关注公众号 关注泪痕春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