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龚去非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痿证医案经验

 潇湘之子玄黄 2021-01-29

痿证

1934年春,余悬壶汉口。族弟龚家足患截瘫,背负来诊。视其上半身活动正常,双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丧失,小腿肌肉菱缩,枯削如柴,关节无变形,亦不疼痛,饮食二便正常。虽在长沙某医院治疗4个月,未明确诊断。乃请当地老中医齐尧臣先生诊治,断为虚寒痿证,处黄芪桂枝五物汤原方。黄芪、桂枝、白芍各12g,生姜24g,大枣8枚。处方毕,余意病重药轻,势难奏效,复拜谒冉雪峰先生。雪师对诊断无异议,并同意用此方,略云:芪桂五物汤,《金匮要略》治血痹重症之“身体不仁,如风痹状”,后四字是说明有风痹疼痛的症状,故倍用生姜辛散,通阳益气行痹以驱邪外出。今患者无疼痛,唯不仁不用,无邪可驱,不宜侧重辛散,应重在温养卫气元气,寓通于补。遂将原方黄芪增加至45g,桂枝、白芍、生姜均12g,大枣10枚,再加当归12g,酒蒸怀牛膝10g,木瓜10g。

1.png-sy

并嘱树立信心,守方久服,3个月后定有转机。患者回家后,执此方每日1剂,坚持约半年,竟获痊愈。今尚在工作。

按语:痿为内科重症,《内经》有“五脏使人痿”之说,但强调“肺热叶焦,发为痿蹙”。至张景岳始明确提出“元气败伤者亦有之”

“盖元气败伤则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雪师据此而立“温养卫气元气”的治则,虽当时未曾面诊患者,但抓住了“无疼痛,但不仁不用”这一辨证的关键,不主张用原方的辛散驱邪,只改变其用量,酌加养血活络之品,便将辛散之方一变而为温养之剂。

其临床之思路与方法,足资启发后人。[龚去非,蒲承润.四川中医,1983(3):3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