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3125136050@qq.com
翻塬越岭感师恩 ——新年伊始看望半个世纪未曾见面的陈老师纪实 陈让仙老师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曾在陕西老家我们村任教,记忆中的陈老师曾担任我们二、三年级的语文课,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离开老家到新疆库尔勒后,因种种原因再也没有见过她。五十多年来,时常想起陈老师。 今年初,我有幸再次回到故乡,渴望在有生之年见到敬爱的陈老师!2021年1月3日,在颜放军老同学陪同下,终于踏上看望陈老师的旅途! 经打听,陈老师的家在华县大明镇黄家塬范庄,虽说和我们同在大明镇,但分属两个塬,看起来近在咫尺,但乘车要绕一个大U字型,且爬坡路段崎岖险峻。于是我们选择徒步前往。一来可以锻炼身体,二来可以体验当年我们班几位在此居住的同学,体验他们当年上学的艰辛路。 我们从颜家塬村的坡道下塬,经吕家楼村,再过寻仙河桥,又经沟南村,操近道爬黄家塬,这是一条农民种田的羊肠小道,两边杂草丛生,沙枣刺有一人多高,稍不留神就被刺扎上手。 一打听,陈老师不在黄家塬村,而在范庄。走了约一里多路,终于到达范庄,我们在该村超市买了一箱牛奶和两袋豆奶、油茶,在热心人引领下走进陈老师家。 尽管我50多年没见过陈老师,但陈老师的面容和儿时对她的记忆依然印象深刻。必定我们的变化太大,说起我的名字,82岁的陈老师竟能想起我小时候的模样。交谈中,得知陈老师离开我们村后,在他们村曾任教十多年。 遗憾的是陈老师因家庭原因,任教18年的她,离开教学岗位,回到生产队参加劳动,至今未能享受教师待遇。但豁达乐观的陈老师对今天的生活很满意。她儿孙满堂,一家人其乐融融。 不知不觉中她的儿媳做好饭招呼我们吃饭。吃过饭,天色不早,我们便告别陈老师,匆匆赶往附近的北嘴村,拜访当年的黄国庆同学后,便踏上返回的路途。 一看微信运动,今天共走了22000多步。衷心感谢陈老师的教诲!祝愿陈老师幸福健康长寿作者简介:吕建邦(新疆巴州陕西商会): 吕建邦,男,汉族,1953年元月出生,陕西渭南华县大明镇吕家塬村人。中专文化程度,中共党员。先后在新疆巴州计划委员会、统计局、史志办工作并任职。退休后,曾担任《楼兰》杂志主编。现为巴州陕西商会党支部书记兼《秦商》会刊执行主编。业余爱好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