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五古《太平寺泉眼》读记

 小河西 2021-01-29

杜甫五古《太平寺泉眼》读记

(小河西)

太平寺泉眼

招提凭高冈,疏散连草莽。出泉枯柳根,汲引岁月古。

石间见海眼,天畔萦水府。广深丈尺间,宴息敢轻侮?

青白二小蛇,幽姿可时睹。如丝气或上,烂熳为云雨。

山头到山下,凿井不尽土。取供十方僧,香美胜牛乳。

北风起寒文,弱藻舒翠缕。明涵客衣净,细荡林影趣。

何当宅下流,余润通药圃。三春湿黄精,一食生毛羽。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秋冬,时杜甫客秦州。太平寺:指今天水市麦积区甘泉镇甘泉寺。《秦州直隶州新志》:“甘泉寺镇,有甘泉寺,泉在寺中厦下,一名春晓泉”。又记:“佛殿中有泉涌出。”“东流进永川,甘水极盛,旱不竭,冬不冻,土人引以灌田,作寺覆其上,号甘泉寺。”在秦州期间,杜甫不止一次到西枝村拜访赞上人。西枝村距甘泉寺不远。

招提凭高冈,疏散连草莽。出泉枯柳根,汲引岁月古。

招提:梵语。寺院别称。《夜泊庐江…》(唐-孟浩然):“闻君寻寂乐,清夜宿招提。”《游龙门奉先寺》(杜甫):“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疏散:疏落;分散。《黄蜀葵》(唐-崔涯):“野栏秋景晚,疏散两三枝。”《畴昔篇》(唐-骆宾王):“宾阶客院常疏散,蓬径柴扉终寂寞。自有林泉堪隐栖,何必山中事丘壑?”

草莽:草丛;草野。《左传》昭公十二年:“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孟子-万章》:“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归园田居》(东晋-陶潜):“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汲引:引水。《分水岭》(唐-元稹):“坚冰一时合,井深冻不成。终成汲引绝,不耗复不盈。”

大意:太平寺依凭高冈,疏落分散在山林草莽。清泉从枯柳根下涌出,邻人在此取水年代已久。

石间见海眼,天畔萦水府。广深丈尺间,宴息敢轻侮?

青白二小蛇,幽姿可时睹。如丝气或上,烂熳为云雨。

海眼:泉眼。古人认为泉水潜流地中,通江海。《游天台山》(唐-张祜):“海眼三井通,洞门双阙拄。”《石笋行》(杜甫):“古来相传是海眼,苔藓蚀尽波涛痕。”

水府:指水深处;传说龙王的府邸。《海赋》(晋-木华):“尔其水府之内,极深之庭,则有崇岛巨鰲。”《庄居野行》(唐-姚合):“采玉上山巅,探珠入水府。”

宴息:休息。《游景光寺兰若》(唐-孟浩然):“宴息花林下,高谈竹屿间。”《潓阳亭作》(唐-元结):“问吾常宴息,泉上何处好。独有潓(huì)阳亭,令人可终老。”

幽姿:幽雅之姿。《登池上楼》(南朝宋-谢灵运):“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烂熳:同“烂漫”。蔓延、弥漫。《咏兔丝》(齐-谢朓):“烂熳已万条,连绵复一色。”《和李补阙曲江看莲花》(唐-姚合):“绕行香烂熳,折赠意缠绵。”

大意:岩石间泉眼清晰可见,云天之处竟萦绕水府。泉眼虽只是丈尺之间,虽寂静无声,却怎敢对它轻侮?池中有青白两条小蛇,幽雅之姿随时目睹。时而吐出一串如丝的气泡,弥漫开来或可兴云化雨。

山头到山下,凿井不尽土。取供十方僧,香美胜牛乳。

北风起寒文,弱藻舒翠缕。明涵客衣净,细荡林影趣。

十方:佛教指东南西北及四维上下。《谶》(梁-菩提达摩):“金鸡解衔一颗米,供养十方罗汉僧。”《僧影》(唐-韩偓):“智灯已灭余空烬,犹自光明照十方。”

弱藻:柔软水草。《咏湖中雁》(梁-沈约):“唼(shà)流牵弱藻,敛翮带余霜。”《寄韩介石》(元-倪瓒):“鱼戏弱藻下,鸟飞明镜中。”

翠缕:缕缕青翠。《次韵酬张补阙…》(唐-郑谷):“柳近清明翠缕长,多情右衮不相忘。”

涵:涵映。包含映照。《望江中月影》(梁-萧绎):“澄江涵皓月,水影若浮天。风来如可泛,流急不成圆。”《登白云亭》(唐-元结):“涵映满轩户,娟娟如镜明。”

大意:此山从上到下多岩石,凿井岂止尽是挖土。这眼泉水可供十方众僧,水味香美超过牛乳。北风吹起了寒冷的波纹,纤细的水藻舒开了翠缕。泉水明净涵映客衣,细漪摇荡林影别有情趣。

何当宅下流,余润通药圃。三春湿黄精,一食生毛羽。

下流:下游。《武溪深行》(梁-刘孝胜):“下流曾不浊,长迈寂无声。”《高斋闲望言怀》(唐-张九龄):“取路无高足,随波适下流。”

余润:流水。《月下洗药》(唐-钱起):“露下添余润,蜂惊引暗香。”

黄精:一种中药。《博物志》卷5:“黄帝问天老曰:'天地所生,岂有食之令人不死者乎?’天老曰:'太阳之草,名曰黄精,饵而食之,可以长生。’”《敬元子歌》(汉-张丽英):“黄精生泉底,芝草披岐川。”

生毛羽:道家认为成仙后可生羽飞升。《八公操》(汉-刘安):“煌煌上天照下土兮,知我好道公来下兮。公将与予生毛羽兮,超腾青云蹈梁甫兮。”

大意:如何才能筑宅于它的下游,让它不尽的甘泽流进俺的药圃?三春佳季滋润黄精,一经服食便可成仙生羽。

诗意串述:此诗首4句总写太平寺及泉眼。寺地处高冈,连带草莽;泉供人汲引,岁月久长。接着8句写泉眼神奇。说这边塞之地也有龙王水府。说这“丈尺间”的“二小蛇”可不能轻侮,说不定是真龙可以为云为雨。山头”8句写泉眼的实用和美。这一带都是石头,凿井很难,因此这泉眼造福一方百姓。这儿泉水明净,客衣可鉴;涟漪荡影,别有情趣。总之是又实用又有趣。末4句吐露心意。杜甫也许受赞上人影响,有意在此地隐居。看到这么神奇的泉眼,自然生出了在泉水下游置草堂开“药圃”的想法,如果种上黄精,吃几年黄精,不是可以成仙了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