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最不要脸的“文人”皇帝,他要排第二,谁敢排第一?

 南相子 2021-01-29
历代帝王真像-画册 清 姚文瀚(款)

1


中国民间的歇后语很形象,很接地气儿。

比如,李逵教书--装文化人;蛤蟆扛毛笔--愣装文化人;猪鼻子插葱--装象…

这些俏皮逗逼的说法,用在清高宗乾隆帝身上,似乎很贴切哦。

对,就是下面这位拈花歪嘴笑的爷。

网上有段子说,他的审美水平,比他爹整整差了10个他爷爷,所以世人盛传,弘历是从外面抱来的孩子。


乾隆非常非常喜欢附庸风雅,一向以风流文人自居,还自诩一生有“十全武功”,故自封为“十全老人”。

所谓“十全武功”,乾隆一一道来:

“十功者,平准噶尔二,定回部一,打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尔喀降,合为十。”

2


比“十全武功”更牛的,是乾隆拥有1000多个印章!

平日里,“十全老人”最爱做的事儿,就是拎着他那一兜子印章,在各种字画上盖戳,咔咔咔,扣得跟拔火罐似的。

欣赏一下。


这种low逼行为,跟某些人跑去长城刻字,或蹲个公厕都要写下“××到此一游”,有啥区别?

此举,不知毁了多少精华艺术品。有史为证:

1745年,一幅落款“公望”的《富春山居图》,送上了乾隆案头。

乾隆爷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从此爱不释手。每观赏一次就题诗一首,歘歘歘,先后题了48年50多处…

最后,连他自己都瞧不下眼,遂在前隔水写道“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发誓再不乱拽。
  
可这有毛用?

一遇到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他便忘得一干二净:我卡,我卡,我卡卡卡…

全幅5.5米长的作品,王羲之的书迹只占不到0.148米,剩余空间几乎全是乾隆的诗印!

见实在没地儿盖,便在副页间隙与天头贴上了一块块补丁。

49年间,题了73次,且大笔一挥,写下一个“神”字。

真特么够神滴!

 
同样悲催遭虐的,还有明人沈周的《猫图》。

喵星人诧异的目光,与右上“太上皇帝”的大红戳完美结合。有人说,这是时隔两百年的作者和收藏家合作的一幅《喵星人观印图》。


不得不说,乾隆的口味挺重。

撸完了沈周的猫,接着撸他的毛驴——


瞧瞧,撸得驴腿都发软了~

甚至,连沈周的“蟹”也不放过:


这一个个红艳艳的戳子,仿佛是在告诉大家:

朕就是个卡戳盖章小能手!

王羲之和沈周若地下有知,恐怕是日了狗了。

但论日狗,恐怕老王的儿子王献之更想骂娘:

劳资好好一篇《中秋帖》,就那么三十几个字,你特么在上面盖了80多个章!


3


只有这些吗?

那你太小看乾隆爷了,人家在陶瓷方面也颇有造诣,成就不凡。



但最牛的,是下面这个——


网友评价:就像把LV、Prada、Gucci、Versace等大牌,一股脑全穿上了身!

4


盖章不能显示书法功力,于是开始题字。



来看这首题诗:

官窑莫辨宋还唐,火气都无有葆光,
便是讹传猧食器,蹴秤却识豢恩偿。

简单翻译:这狗食盆,是宋代的呀还是唐代的呀?

花盆答:回皇上,人家是养水仙的花盆好吗?而且最珍贵的那种,被你给祸祸了!!


乾隆曾六下江南,每次都到杭州。因此,杭州的乾隆御制诗碑刻很多,非常多。

当年的西湖十景碑,他全都有题诗,而且一个碑写6首,来一次就留60首诗!

上一组题诗开开眼:


5


然而这怎么够呢?
完全不能体现这位绰号爱新觉罗·牛皮癣的实力。

只有写诗能体现:


弘历同学一辈子写了四万三千六百三十首诗,妥妥的中国历史第一!

四万首诗,啥概念?
 
乾隆活了89岁,实际执政63年,无论寿命和执政时间都是最久的。

这位文艺青年,10多岁就开始用诗歌记录生活。这样算起来,一天能写2首,一年可以写六七百首。

也就是说,写一首诗,也就一支烟的时间。

据清代文学家赵翼,就是写“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那位爆黑料,他曾见识过乾隆爷风一般的速度——

他上一次厕所的功夫,老板四首诗就拉,啊不,创作了出来!

这可不是野史,就记在当时的笔记里。
 
而唐代300年,《全唐诗》共有两千多位作者,加起来也就四万多首诗,乾隆一个人轻松超越。

小意思嘛。下面,选一首最出名的来欣赏:

戏题听鹂馆

清和渐觉绿阴稠,初听林间黄栗留。
笑我本非高逸者,双柑何必袭风流。

综上,请记牢,朕的全名是——

风暴降生·名画灭绝者·红底小碎花之父·民族收藏家·旅游达人·文物标记者·爱新觉罗·十全宝宝·茶痴·弘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