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其实并没有什么标配

 少年X的旅程 2021-01-29

大学,其实并没有什么标配

在大学,真的有所谓的“标配”吗?

各种各样的“新生指南”应运而生,比如“大学一定要进一个部门”“大学一定要谈一场恋爱”“大学一定要……”大学真的有什么“标配”吗,其实昭栎认为这些“标配”并不存在。

误区1:大学一定要进至少一个部门

各位“资深”学长学姐的建议中,进部门几乎是每个人的标配,打着“提高能力”的旗号推荐你加入部门。然而,其实有一些学生组织是存在问题的,比如说“官僚主义”如在饭桌上“劝酒”时有发生;再比如工作效率低,明明2人可以完成的作偏偏安排10人做,久而久之,你自己的效率也会下降。

而真正的能力锻炼的需求,并不仅仅体现在部门上,参加社会实践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在社会实践的历练中,你直面社会群体,看问题会更加全面,也会尽可能贴合所有人的标准和需求,反而成长更快。

误区2:大学生一定要谈恋爱

有很多人认为,大学生一定要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才算完整。昭栎并不否认这个说法,只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一定要在大学恋爱。

如果这个人你足够喜欢,或者他足够吸引你,你什么时候都可以开始,但是如果只是为了恋爱而随意寻找一个恋爱对象,是非常不可取的行为。长此以往你不仅会对对方不满意,而且还耽误自己的时间,影响你的长期计划安排。

误区3:大学生一定要“多考证”

不可否认多考证充实自己的益处,但是大学并不是为了考证而考证。大学之所以丰富是因为它赋予了所有人无限的可能。在这个空间和时间里,你可以尝试“创业”,尽早步入社会;也可以努力学习,为考研深造做足准备,当然也可以选择考你感兴趣的相关证书充实自己。

”考证”是因为有需求,而不是为了考而考,千万不要为了一个你不知道是否有用的证书去花费大量时间准备。比如ACCA证书,它耗时很长,但是如果你未来的规划里不打算进入会计事务所或者不打算从事会计类工作,那么这个证书对你来说“性价比”真的不高。

最后,昭栎想说的是,和大学最不搭的是无休止的娱乐,请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尽的游戏和微博淘宝上,尽可能趁早找到你的方向,开始你的人生旅程。

你想知道的大学内容都在这里

关注少年X的旅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