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贯彻这套必成的底层逻辑,让赚钱成为必然

 吴光于营销笔记 2021-01-29
这是我对赚钱这件事底层逻辑的另一次思考,目的是找到赚钱这件事的必然逻辑,增强赚钱这件事的可控性,把赚钱这件事做到必然性。

对很多人而言,赚钱似乎是无法突破的魔咒,但另一些人,却越来越肯定自己能赚钱。

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赚钱这件事是否是可以把握的?

要赚钱,有个问题需要清楚回答:

未来1-3年,自己必然能赚到钱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答案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借这个问题看清楚在赚钱这件事上,自己是否有足够清晰可靠的逻辑。

如果没有,那目标基本很难实现

而深刻理解底层原理,赚钱或许会像拿杯子喝水一样确定可控。

1

两种做事方式


根据是否清楚底层原理,可以把人分为两类。

一类人依靠经验去做事,就像科学革命之前的人类,受到不理解底层原理的限制(认知的限制),发明创造非常有限,这类人可以称之为经验派。

一类人在理解事物底层原理的基础上做事,就像科学革命之后的人类一样,因为深刻理解了事物的底层原理,有能力把事情做到理论上的最优,所以发明创造开始爆发,这类人可以称之为理性派。

为了更深刻理解这两种人的差异,这里要谈一个理念: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简单的。

环顾四周,我们所思所见的任何一个东西,当我们多问几个为什么时,原本感觉理解或者理所应当的事情,就会展现出它深不可测的一面来。

但人的时间精力有限,所以,随着长大,我们默认自己懂了很多东西,这些默认便构成了我们感觉熟悉的世界。

我们都活在感觉懂了的世界中,但其实这个熟悉的世界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未曾深入思考的。

例如赚钱。

学校不教,父母没能力教,自己也没有意识到需要学习,所以对赚钱这件事,绝大多数人是经验主义,少数人是理解底层原理的理性派。

经验派依靠自己有限的经验思考和行动,他们并未从现实中提炼出更普适的规律,环境一变,他们原本奏效的方法就可能失灵,他们总是想当然的决策和做事,并且,这种经验构成的思维框架也限制了他们的思考和联想能力,他们很难把自己生活和更广大的财富世界联系起来。

理性派依靠主动学习,突破自身经验的限制,总是在试图理解事物底层原理的基础上行动,如果他们的认知是可靠的,那么他们的行动就会非常有力量(这种power源于对世界运行方式的理解,不是形容词,而是实实在在的能够改造世界的力量),所以,他们对目标的掌控力更强。

下面分享目前我认为有助于提升赚钱能力的一整套底层逻辑,我相信,穷尽这套逻辑,普通人也可以在财富世界获得实实在在的力量。

2

一个公式,两类目标

成功=技能×运气

如上图所示,万事分布在技能和运气两极组成的光谱中,不同的事情,实力和运气所占的权重是不一样的。

例如,短跑,博尔特几乎一定能赢我,因为短跑几乎完全取决于实力。

而专业投资人所做的某次投资决策,从结果来看可能还比不过一个小孩的随机选择,因为投资有一定的运气成分。

有的事情几乎完全由实力决定,如短跑、下棋。

有的事情几乎完全由运气决定,例如买六合彩、丢硬币。

更多事情介于这两种极端情况之间,由实力和运气共同决定,例如投资、登山探险、走钢丝。

我们所做的事情、所定的目标,同样如此,一类完全靠实力说话,具有百分百的确定性,一类和和运气有关,带有不确定性。

处理完全确定性的事,可以用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的方式去处理,用微观目标的可控性,实现宏观目标的可控性。

例如,减肥,控制好每天的饮食和运动,一段时间后,在客观规律的作用下,减肥是必然的。

面对有不确定性的事情和目标,例如,“这辈子赚多少钱?”,需要用更复杂的策略。

例如,外科医生通过精进自己的技术,以提高成功概率和可控性。

那么对于“赚钱、做商业、做项目”这件事,还有哪些策略可以让它变得更可控呢?

3

根据地策略

“把事情做到必然性”的主要逻辑之一,我称之为根据地策略。

孙子兵法说: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可胜在敌,不可胜在己。

意思是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再等待敌人可以被战胜的时机,因为不被打败是自己可以把控的,而外部机会本质是上敌人给予的。

这个逻辑对应到赚钱、做商业、做项目上,可以这样运用:

市场上的机会总是起起落落,大多数领域的机会是有窗口期的,有的领域则永远有机会。

这些永远有机会的领域,就是我们建立根据地的地方,在这些领域把基础(技能、资源等)做厚,在保证生存的前提下,等待外部机会,扩大地盘。

当根据地越来越大,能够看到和把握的窗口期型机会也越来越多。

根据地保证了自己永远不下牌桌,进而能够在大概率事件上持续不断的下注,下注的次数足够多,成功的概率就会趋近于100%。

例如,做100个低成本创业项目,前面99个都失败了也不会伤筋动骨,只要一次成功,或许就能让自己改变命运。

如果没有清晰的根据地策略,就会缺乏长期作战和步步为赢的耐心和自信,人一焦虑就容易出昏招。

比如在各种成功案例的诱惑下,不顾自己的基础,一味追风口,一直换项目,除了年龄,没有积累任何东西,几年下来一事无成不说,技能和资源等基础反而越来越差,生存压力越来越大。

“把事情做到必然性”的主要逻辑之二,我称之为抓一两个赚钱的大逻辑。

赚钱的逻辑有很多,例如信息差赚钱、流量变现、习得刚需且稀缺的技能赚钱、通过投资某个确定性向上的趋势赚钱、对标并超越同行等等。

抓一两个必然持久赚钱的大逻辑,在这个逻辑上压倒性的投入,持续抬升执行差、信息差、认知差、能力差、资源差,赚钱是迟早的事。

下面分别看看这些赚钱逻辑,然后设法综合利用这些逻辑,形成一套必然赚钱的模式,让未来3-5年赚到可观的钱成为必然事件。

4

技能变现

用3-5年习得一项高价值的技能,足以让一个人、一个家庭一辈子衣食无忧。

例如,学医,这个技能在当下的环境是稀缺资源,并且背后的需求刚需且高频,有了这个技能,不愁赚不到钱。

高价值技能往往满足刚需、高频、高壁垒等特点。

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两个高价值技能,死磕几年,往后的生活就能得到极大改观。

这种变现模式的难点在于延迟满足,能够忍受长期低收益且高强度的学习,优点在于,这种变现模式的确定性极高。

如果你有充裕的时间,不妨考虑这种赚钱模式,与其乱追风口,导致几年时间一事无成,不如用一两个这样的技能兜底。

用成为某个细分领域的专家兜底,这是日后成为资本家的良好基础。

另一个需要清晰认识到的是,很多短期内能赚钱的副业,长期看并不能真正解决一个人的经济问题,因为这种副业赚得有限,等到项目黄了那一天,自己又会回到不知道做啥的状态。

正确的方式是瞄准一个重要的领域,扎扎实实练内功提升壁垒,少耍花招,让自己成为真正能解决这个领域问题的高手,用几年时间努力,活在他人的想象之外。

5

信息差变现

信息差赚钱的原理是,我知道但你不知道,所以,我可以把成本甚至零成本的东西,以更高的价格把东西卖给你。

例如,把拼多多上的产品,搬运到淘宝或者线下集市卖高价。

例如,脑白金,把低成本的东西,包装成满足送礼需求的产品,卖高价。

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差是非常严重的,因为社会太大了,每个人对社会的认知都是都是九牛一毛,并且由于时间精力有限、消费习惯固定、商业环境经常变化、大多数人商业意识不够、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原因,信息差赚钱的空间会一直存在。

锁定一两个未来几十年会长期增长和变化的大领域,深耕其中,通过不断阅读、交流、实战,一段时间之后,自己和大众之间就会出现巨大的信息差和认知差,利用这种不对称,就可以持续套利(低买高卖)。

很多项目赚钱的关键在于对时机的把握,抢先进入的人可能在一两年内暴富,后面进入的人可能连汤都喝不到,先知先觉的关键也是信息差。

6

资源变现

广义上看,所有的赚钱方式本质都是资源变现。

从财富的创造与分配逻辑,看赚钱这件事

什么是资源,但凡有社会需求且有稀缺性的东西都是资源。

农业时代,生产资料是土地。

工业时代,生产资料是土地、厂房、技术、机器等。

互联网时代,生产资料是土地、技术、流量、数据、品牌等。

资源变现的逻辑是什么?

资源变现的逻辑是,积累资源,然后卖个需要的人。

例如,短视频生态的构成包括平台、创作者、广告商、账号、粉丝、技术、素材、数据等构成,这些要素都是短视频生态所需要的资源,进入其中的人,就可以不断积累相关资源,然后卖个有需求的人。

当下是物质过剩的时代,相比产品,用户是更稀缺的资源。

往后,长久赚钱的关键,在于建立自己的流量渠道,当你掌握流量渠道,就无需担心变现,大把人找你合作。

通过微信、抖音等平台输出内容,构建自己的粉丝池,打造个人品牌,这是未来几年最好的创业领域之一。

相比技能(一种特殊的资源)变现,资源变现的交付周期更短,在同样的时间内,交易次数更多,资源滚动放大的频率和速度更快,这是资源变现的一大优势。

例如,一个人一开始可以靠自己写文章积累粉丝资源,当公众号粉丝达到5万后,他就可以靠互推等方式增长,然后靠公众号赚来的钱购买更多优质公众号赚更多钱……靠执行资源变现逻辑,几年之内完全有机会一个人做到年入百万。

7

对标变现

很多人赚钱的一个误区是:总是试图凭自己的思考去寻找别人没有发现的机会。

用这种思路去赚钱的人,往往以失败告终,或者陷入无法开始有效行动的泥沼。

因为首先是这种机会本来就很少,其次是大多数人的商业认知水平本就很低,即使想出一个大概的思路,也会因为缺乏对各种关键细节的把握而被卡死。

其实寻找赚钱机会,并不需要找没有人发现的领域,找到市场上正在赚钱的人,模仿和超越他们就行,市场这么大,他们能赚钱,自己去做也可以。

哪里去找赚钱的案例和项目?

首先是从广告中找,“每一个长期广告的背后都藏着一座金矿”,因为打广告要花钱,一个广告能长期打,证明这个广告背后的人是赚钱的,没有人会一直做亏被买卖,也没有几个人有实力长期亏损。

其次是在培训机构找,真正赚钱的项目大都闷声发财,但培训机构中也可以找到一些可行的项目,这些项目往往市场足够大,一家公司吃不完,所以干脆拿出来搞培训。

最后,如果有条件,可以从身边的有钱人中去找,原理和找长期广告类似。

切忌,如果自身段位不是很高,不要自己苦思冥想,自己琢磨的东西带有太大的不确定性和尚未发现的大坑。

对标同行的好处在于,让别人花代价去为自己开路,让未来赚到钱这件事的确定性变得更高,可控性更强。

8

投资确定性向上的趋势

如果有足够的资本,可以在一个确定性向上的赛道上,把头部的公司都投资一遍,1个成功案例带来的回报就可以覆盖99个失败案例带来的损失。

比较典型的人,如孙正义。

有人用四个字形容孙正义的投资风格:简单粗暴。

孙正义自己也有一个著名的“群”战略,即用资本的方式控制成千上万家公司,就像鱼群繁衍的策略一样,用扩大生殖基数的方式,对抗不确定性。

比较典型的公司,如字节跳动、谷歌、华为、腾讯等,同样的项目,内部多个小组在同时开发。

这种方法的好处有很多。

比如,回报率一般是高于社会平均回报率,因为资本家本身的眼光足够好,并且选择了赛代上最有竞争力的选手。

比如,一个项目对创业者来说需要付出全部时间,对资本家来说,这只是他其中之一,不需要付出全部时间成本,这个项目失败了,其他项目可能成。

这种赚钱逻辑的精髓是,用数量弥补概率,当量大到一定程度时,概率就趋近于100%,简称“大力出奇迹”——这种玩法并不是大资本家的专利,做互联网的中小创业者同样可以用。

比如,一个作品没有效果,那就做1000个作品,一个账号引流没有效果,那就用100个、1000个账号。

9

优势变现

这个逻辑我经常用,也是我特别想讲的一个逻辑,因为这个逻辑能让人摆脱僵化死板的框架,以更开放的状态去思考事业和赚钱这件事,进而探索出更大的可能性。

所有的赚钱方式,都是因为别人由于能力或成本问题,不能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所以花钱请人解决。

也就是说,所有的赚钱方式都是因为你在解决某个重要问题上比别人更有优势,这种优势可能是能力优势,也可以是成本优势。

例如,医生能赚病人的钱,是因为病人自己没有能力解决问题,保姆能赚CEO的钱,是因为保姆在时间成本上比CEO更有优势。

例如,在生存问题上,个体的优势往往不如组织,很多人离开组织后生存会变得很难,所以组织能够通过这种生存优势整合许多个体加入,个体的加入又会强化组织的生存优势,如果这个正循环能够形成,组织就会越来越大,进而形成部落、公司、国家。

所以,在这个大逻辑下,我们应该怎么思考赚钱呢?

一开始的关键是,在一个细分领域建立自己的优势,然后用这个优势去卷入更多资源,进一步强化优势。

例如,我自己定位新媒体营销,如果我能在这个领域建立足够的优势,一方面可以解决自己个人的生存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把这种优势以培训、代运营等方式交付给更多需要个体和企业,卷入更多资源,进一步强化这种优势,进入“建立优势——卷入资源”的正循环。

抓住这个逻辑和本质,我就可以把自己的业务和赚钱能力以滚雪球的方式放大,而这个过程的起点,可能仅仅是我一开始用了1年时间在一个非常小的局部建立了足够的优势。

10

找到属于自己的赚钱逻辑

赚钱只需要做透一个逻辑就够了,若能综合运用多个逻辑,就会变得更有优势和空间。

宏观层面看,这些逻辑可以归结为两个动作:低买高卖,或者说抢夺资源,贩卖资源。

中观层面看,这些逻辑可以归结为三个动作:发现需求、提供产品、抬高壁垒。

微观层面看,赚钱的核心动作不过是对宏观、中观动作的进一步细化、具体化。

根据地策略的精髓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找到那些永远有机会的领域,作为自己的根据地,拥有持续下注的权力。

技能变现的精髓是延迟满足,习得符合刚需、高频、高壁垒等属性的高价值技能,少耍花招,多练内功。

信息差变现的精髓是,明白人和人之间的信息差巨大,然后深耕垂直领域、不断抬高信息差和资源差。

资源变现的精髓是,理解所有赚钱方式本质上都是资源变现,凡事有社会需求且稀缺的东西都是可以拿来赚钱的资源,这个视角能极大提升发掘赚钱机会的洞察力。

对标变现的精髓是,找到已经被验证的成功案例,让别人为自己开路,获得一个确定性更大的未来。

投资确定性向上的趋势变现的精髓是,用数量对抗不确定性,量大出奇迹。

优势变现的精髓是,在一个局部建立自己的优势,然后进入“建立优势——卷入资源”的正循环,让赚钱能力以滚雪球的方式放大。

搞清楚赚钱的底层原理后,如何综合利用上述逻辑,让未来几年赚钱成为必然?

适合每个人的方案是不同的,每个人都需要自己探索,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

这是一个复杂的启动过程,真正跑起来需要认知、经验、技能、资源等要素支撑,而这些条件并不能一次成型,所以关键是行动起来,找到一条自己每天可以执行的主轴,例如,每天拆解一个同行+每天写一篇文章+每天拍摄一个视频。

让这根主轴高频持久的转动起来,由内到外驱动学习、认知、经验、技能、资源、利润、商业模式等条件的形成。

一味的学和想是个大坑,学了很多,但没有运用场景,所学的东西99.9%都会被遗忘或者无法深入,投入的时间精力绝大多数都是在做无用功、废动作。

只有在行动中这些条件才会逐步形成,就像学英语,我们之所学不会,就是因为“用”的需求和频率不够,忙碌、容易分散精力的成年人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真正掌握一个东西,务必让其进入高频长期使用的轨道。

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有这个意思,离开了“使用”的学习,大都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精力,面对的问题越是复杂,就越应该行动先行,例如综合利用上述逻辑,打造自己的赚钱模式。

懂得赚钱的底层原理,对普通人最大的意义可能在于以下两点:

第一,在于打开思维,很多时候我们掉坑、走弯路,生活和赚钱能力被限制,就是因为不理解赚钱的底层逻辑,思维无法有效展开,看不到很多原本存在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不能从底层逻辑锚定真正有长期价值的事。

第二,在于可控性或必然性,基于这套底层逻辑,赚钱这件事变得更可控甚至必然性,可控和必然的差别,可能仅仅在于一个人对底层逻辑的贯彻程度,当彻底贯彻时,运气的成分会减少,实力的成分会增多,赚钱就会像博尔特参加中学生100米比赛一样确定,像博士生参加小学考试一样确定,像拿杯子喝水一样确定。

对规律的认识越深刻,对运气的依赖就越小,赚钱这件事也不例外。

我是吴光于,新媒体营销项目操盘手,目前深耕虚拟资源和新媒体矩阵,微信1176649440。

用1-3年成为年入百万的超级个体,同行7年赚到一个亿。关注我,陪你渡过人生中最重要的10年。

回复“战略”,领取《个人战略框架:少走5年弯路的认知基础》

回复“富爸爸”,领取《穷爸爸,富爸爸》全集

回复“案例”,领取《1400个经典营销案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