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战英雄张逸民回忆录142】基地政委评价部下三大优点:一生不说假话,保持普通士兵本色

 战旗视界 2021-01-29


海战英雄张逸民回忆录142

基地舰艇修船厂,其实说白了就是基地各类舰船的“医院”。它的任务就是检查修理或是舰艇参加完战斗后的战斗力的再恢复。不论什么地方有破损能修,不论多大的战伤能修理,更不论有什么大毛病不仅能检查出来还能迅速恢复。这就是有技术、能检查、能恢复,使用单位信赖它,各级领导也都信赖它。

一个好的修理厂,得有大本领。在关键部门、关键岗位上得有大能人,得有一流工匠、有技术高手。有了这些能人,别人看不懂的事,到他手里一看就懂,别人不明白的事理,他不仅看明白了而且能看得很深透。他不仅看清了现在,更重要的在于说明未来,懂得该怎样去使用保养,懂得该怎样可防止事故发生。

我在快艇一大队时,我就很注意快艇修理所的作用。那时候大部分修理所的技术工人,都是上海、江苏大型造船厂派过来支援快艇1大队的优秀人才,这些老工人都是修理所的骨干。当时有个工人叫狄福兴,他后来就成了这批骨干中的骨干,可称之为能人。这就是一流工匠,别人做不成的事,换上他肯定能成,不仅能做成,还做得很好,又做得干净利索。后来他跟随快6支队去了旅顺口。修理所没有了狄福兴,实力减了很多。

4806工厂当时尚不能如我们所愿,那是因为有了一系列的情况。在我1969年1月到职时,因为“特殊十年”,工厂已经停产数年了。我和李静同志商量后有个共识,首先基地派出两位领导,我们是作为厂长和政委人选安排的。基地宣传队进厂,目的是为工厂恢复生产作准备。而宣传队由他俩带队进厂后,以基地名义强制办学习班,然后两派联合成立组织,立即开工生产。我们原先预想要为4806工厂寻找到一个高水平的总工程师。这个人是任何一个修造船厂必须有的灵魂人物,选配好十分重要。虽找到很难,但又必去找寻。可惜,到1971年下半年初,我和司令员突然下台了,一切都付之东流了。这不是美梦,是有完整计划而不能实施的构想,虽未实现,而有构想与无构想,那是有巨大差别的。

海测大队,事实上是东海舰队的海测大队,它的使命是负责全舰队范围内的航道、航标管理和主要海道的海图测量。大概舰队出于管理方便从一开始就把海测大队下放到舟山基地编制了。

海测大队因为管的全舰队的航道安全,因此这个大队一年四季在全舰队辖区都要忙个不停。

海测大队管的是现代航路。大队下属的航标队负责全部航路标志的设计、建造、布放、检查修理、更新等全部事项。一个航标队负责东海全部管辖海域。范围这么大,事情又这么繁杂,工作量之大便可想象了。海测大队的测量中队根据需要,要不时地进行海区测量。海测大队下属各中队,一年四季就是这么不停地转换海域,他们的身影不停地出现在东海各水域航道里。他们真的是“青春献大海,忠骨埋海边”啊。

海测大队是个优秀的先进单位。从我和李静同志到舟山基地工作后,我们俩对海测大队建设前景是有共识的。这个共识就是尽一切可能,让海测大队的先进作用对舟山基地各单位建设起到模范带头和示范标杆作用。我和李静同志曾先后4次到海测大队调研和检查,觉得海测大队各方面的工作都走在前列,确实有先进作用。海测大队在团大队中是拔尖的、先进的。既然提到海测大队的先进表率作用,就不能不说说该大队政委杨宝贵同志。

我与杨宝贵同志相识较早,我和他是在海军、舰队的各种先进表彰会议上相识的。他原先是海大航标队的指导员。我和他相识,就是从1966年东海舰队大会上相识的。他就是这一次被评为东海舰队学习标兵的。到1969年初,作为海军代表,他又跟我一起参加了九大。杨宝贵同志在我的心中,始终都是先进代表人物。依我对他的了解,概括起来有三大优点,这三大优点是:

第一,忠诚。他有个称心如意的美好家庭,他又很爱这个家,但是他从不恋家。据我所知,在航标队工作时,他和其他同志一样长年在外,一年到头在家很少,他从不计较,从不恋家,那是很不容易的。他把全部心血、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航标队和海测大队的工作上。

第二,杨宝贵同志做人很坦诚,又很正直。这两句话说白了,就是一生没有假话,就是仗义执言。与杨宝贵相处很容易,我们俩性格相近似,因此我很喜欢他的性格。他的去世,似我痛失一位亲人,心中久久都感伤痛。

第三,当一辈子的普通人。尽管职务上有变化,由支部书记升到大队政委,但他普通一兵的本色没有变。

杨宝贵这三条看似简单,实际上能真正做好却很难。

亲爱的战友:安息吧,美好的愿望一定能实现!

防险救生大队在海军战斗力建设上是个什么角色?说得通俗些,它就是海军的海上消防队。你想啊,海军不管是哪个舰种,一旦有了事故,或沉没、或火警、或战损,谁去救险?就是防险救生大队!

舟山基地有个防险救生大队,这是支很特殊又很别样的大队,其实它也是东海舰队直属部队,整个东海只此一家。东海舰队所属海域就是他的防险救生的范围。虽由舟山基地管理,干的却是全舰队海域的活。

防险救生大队,平时很少有人知道东海还有这么一支队伍,但是一旦有事,又少不了它,真是一支默默无闻的奇特部队。别以为它这样鲜为人知就看不上眼,绝对不是。舰队范围内一旦出事,便会像打“119”那样找到防险救生大队,十万火急刻不容缓。而防险救生大队一旦接到任务便会马上出动,分秒必争高速奔向战场。

我曾先后两次到防险救生大队检查工作和调研。一次是了解防险救生大队的全面情况及训练与装备上有什么困难。一次是专门调研与督促防险救生大队的舰艇在航率以及技术如何精益求精。

我和李司令首次一同去防险救生大队检查调研时,在防大住了三天。那是一次全面了解大队的详情调研。这三天对我就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我能详尽地了解防险救生大队有哪些装备及其特性,现在实际操作水平如何?了解这支部队的历史,了解现任大队领导的现状。了解有任务时能达到什么水平。这个部队建立得较早,开始驻防在上海后来又搬到现在的位置。说实话,新驻地环境很好,也十分安静就是交通很不方便,陆路乘车也得七拐八拐。

“防大”工作任务与众不同,别的部队不外乎或是打仗或是为其他兵种、舰种服务。而“防大”担负的既是一种特殊的战斗,又是一种特殊的服务。“防大”平素有任务的机会是极少的,所以执行任务的频率很低。但一旦来了任务又是特急特急。因此,防大常年总要战备。艇只、装备都必须处于待发状态。

防险救生大队实际上是个双层领导单位。在业务上是直接接受舰队司令部的防救处领导,而在行政管理上又归基地领导。在干部使用配备上基地又得与舰队防救处协商。虽很麻烦,这就跟许多行业都有潜规则一样,大家都能遵守并习以为常了。

这个大队的参谋长是个专家型干部,我在防大学到许多知识,如装备性能、使用方法等全都是他向我介绍的。他是全大队专业技术及装备状态的核心人物。但因他的出身和个人经历上有些与当时的干部政策相冲突,大家都一直不敢冒险使用他。在使用他的问题上,我虽极力想提拔使用,但也无法冲破那种固有的篱笆。我认为,出身与经历这不是他个人所能左右的。说真心话,我确实很同情他的,他是舟山基地里长期没人敢使用,有才不能发挥的人物之一,一切听任组织摆布。错在哪儿?又能怪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