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潇洒出狱——憨山大师传【连载(40)】

 潜真道人 2021-01-29

【明代洪洞牢狱外景】

第十四章:囹圄道场

七、潇洒出狱

  憨山在北京的监狱中住了八个多月,这期间患难相从,负责照料他生活的,只有侍者福善一人。其他弟子们,有的牵连在官司内,有的留在崂山看家,有的被迫云游他方。

  坐牢的后期,看管比较松散,待遇也好了一些。憨山除了吟诗作文、打坐修行之外,也抓住时机,向狱中其他犯人讲授佛法。他讲话深入浅出,通俗明白,又结合犯人们的亲身经历,畅谈因果轮回,善恶报应,劝犯人们及早忏悔罪过,念佛行善。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等。许多犯人听了,都啼泪悲泣,跪拜归依,成为憨山的在家弟子。

  在憨山的指导下,犯人们在狱中集体念佛,从早到晚,梵呗高扬,连有些狱卒狱官也参与进来。本来暗无天日的监狱,一时间变成了清静道场。

  万历二十三年冬十月,命令下来,憨山戴上刑枷,出狱,到岭南的雷州从军服刑。

  在走出牢门的一刹那,憨山左看右看,叹息不已,说:“这么好这么清静的一个道场,现在又要扔下不管了,可惜啊可惜!”这句话当时许多人都听见了,被当作名言来传诵。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对憨山的某些行迹颇有非议,但对憨山坐牢出牢时的这种风度,也特别地表示了赞赏。

  离开监狱,从北京城的街市上走过,看着自由的天空,吸着清新的空气,大街上人群熙攘,车水马龙,似乎和以前没有什么两样。但重见天日的憨山感念不已,悄悄地吟了几首诗。

  (一)

  长安风月古今同,紫陌红尘路不穷。

  最是唤人亲切处,一声鸡唱五更钟。

  (二)

  体若虚空自等闲,纤尘不隔万重山。

  可怜白日青天客,两眼睁睁叹路艰。

  (三)

  飘风骤雨一时来,无限行人眼不开。

  忽尔雨收云散尽,太虚原自绝尘埃。

  (四)

  空里乾城野马人,目前仿佛如烟村。

  直须走入城中看,声色原来不是真。

  第一首诗,是刚从狱中出来,好像黎明鸡鸣,红日涌出,冲破黑暗一般,心情毕竟是喜悦的。

  第二首诗,想到自己即将远行万里,到岭南烟瘴之地服刑。虽然在主观上,自己体若虚空,万里重山也似乎不隔纤尘,但毕竟要一步一步走过去,路途艰难,也不能不让人伤感。

  第三首诗,似乎刚出狱就遇到了暴风雨,路上行人都被风雨打得睁不开眼,但很快雨收云散,天空一片澄静。这可能是实景,也可能是用来比喻自己的遭遇。

  第四首诗,看见北京城,似真似幻,好像佛经中所说的“化城”,或者“海市蜃楼”一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