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惠州随记

 懒人阿哥 2021-01-29

端午节时,永忠告诉我,作协决定在6月14日去惠州采风,张慧谋老师刚好那段时间有空。去惠州采风,清明前永忠就作计划了,只是张老师没空,就推到6月14日。

滨海作协部分会员、滨海新区电城镇王建波党委、滨海新区文联办公室副主任张永忠,著名诗人张慧谋老师,茂名市朗诵协会常务副主席余丽明老师,滨海新区作协主席邵留生等人一起参加了采风活动。

坐中巴车来到惠州采风第一站,惠州市园洲镇。园洲诗词学会郭颂游会长和一些会员接待了我们。

午饭间,我们两地文友交流一下,认识了王雁妹子,她是雷州人,说的是雷州话,跟我们电城话差不多,可以沟通。

1、罗浮山寻古

中午稍休息,按照郭会长的行程,罗浮山风景区山麓下的葛洪博物馆和东江纵队纪念馆作为采风景点,还请了景区的导游一路随行讲解。

葛洪博物馆。

葛洪,生于公元284年,卒于364年。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肘后方》等。(此段文字来自百度)

博物馆三层,是五十年代的建筑风格,外墙是横砖,没有批荡抹灰,红砖墙裸露到顶,岁月在外伤留下了斑驳的痕迹。

一层入口处的走廊墙壁,挂着一些中草药草木叶子标本图,拐进门可以看到北庵和南庵的模型门口,从大草棚寮中间穿过,出口外面是大堂,从大堂的右角楼梯上去,二楼是“问道罗浮~葛洪生平史料陈列馆”,馆里陈列了许多葛洪著的药书,还有一些坛罐,装药炼丹的器皿,有葛洪采药雕像等等。

三层陈列了屠呦呦的研究和获奖事迹,她和同事们研发了青蒿及青蒿素。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2]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3][4][5]。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本段文字来自百度)

葛洪医馆在博物馆的一角,仿古的门窗,葛洪高仿真机器人是亮点,只要你用普通话询问一些病症,机器人就会口授药方。

从葛洪博物馆出来,右边的沥青小路,在参天大树底下逶迤延伸。

走在小路上,山林繁茂,清静深幽,山风凉爽,山麓下,山道纵横交错,曲径通幽。往山上走,草木葱茏,药草树木的幽幽芳香味,弥漫整个山麓。

往前又是一番天地,一栋三层小洋楼,门口挂着牌:十号将军楼字样。参天的古树,蓊郁的繁茂树叶,碗粗的过江龙古藤在树木枝干中缠绕。

一排茅屋前面,有一座青瓦四角凉亭,四根青石亭柱为角,朝北的凉亭瓦檐下,有东坡亭字样。

张慧谋老师拍照

对角的青石亭柱上刻有对联:“丹灶药池留胜迹,鸟声花影得仙机”

永忠和建波,留生在凉亭前留影。凉亭矮栏杆石柱刻着:冲虚古观重修  一九九零年秋。据资料显示,建于清道光年间,位于冲虚观右侧洗药池上端。

茅屋是罗浮山百草油历史文化长廊。这里有葛洪的炼丹炉,洗药池。

往前是是罗浮山道教养生研究所,又叫会仙阁。

从会仙阁下来,大家在附近小吃店休息一下,吃了罗浮山豆腐花。

冲虚古观,这里挂着牌,是东江纵队司令部。里面有一块翡翠,听说用手捧水往翡翠上抹,就会家庭幸福美满财源滚滚,我也捧水抹了翡翠的前后面。

有人说,抓紧时间,东江纵队纪念馆还有几分钟就关门了。

加急步履,去了东江纵队纪念馆参观,大家进了纪念馆时,转了两处展厅,闭馆时间到了,我们只好出来。

罗浮山风景区的采风活动接近了尾声。

2、西湖漫步

从园洲丽枫酒店出发,中巴车的冷气修好了,张慧谋老师和余老师坐郭颂游会长的车,园洲诗词协会有几个会员坐我们的中巴车去惠州西湖。

路上,滨海作协的会员唱起了《好心之约》,大家把歌里最后的一句“茂名,等你来”作为邀请园洲的文友的邀请词。

园洲的文友跟我们唱起了《纤夫的爱》和《现代爱情故事》、《朋友》,一个小时左右的路程,在欢悦的歌声中度过。

午饭休息一会,郭颂游会长安排了下一个行程,游西湖。

我关心的是苏堤,曾在一些文章中知道苏堤,杭州西湖的苏堤我也去过。

永忠来惠州前,就跟我聊过几次苏堤的传说,从园州来惠州时,到西湖边经过,我就问薛伟雄大哥,苏堤在哪里呢?看到一到堤路,就问薛大哥:大哥,这是苏堤吗?大哥说,惠州苏堤比杭州苏堤更出名,苏堤的传说就是苏东坡的小妾王朝云因病去世,有一次苏东坡梦见王朝云回来给小孩喂奶,下半身是湿的,苏东坡就问王朝云原因,王朝云告诉他,回来的路上,经过西湖是涉水过来的,所以小半身湿了。苏东坡就在西湖建了一条堤坝路,以方便王朝云回来。

薛大哥的版本跟永忠的一样,大哥的语言风趣幽默,说起王朝云的传说,引人入胜,让人听得意兴未犹。

西湖和苏东坡的听了很多,也从书本上了解了一部分,真正到了西湖,就想找书本上熟悉的景点看看。

苏东坡是大文豪、大诗人,从饭店出来,步行到西湖的北门,在牌坊前,天气酷热,阳光灸人,燥热的心,在牌坊前竟然异常的冷静,整个人情不自禁虔诚了下来,更多的是敬仰。

帅气的导游介绍了西湖的六湖九桥十八景,过了牌坊,门口几棵绿荫如盖的大树底下,清风微凉。

从牌坊进去,就是苏堤。一条宽敞的青石板路,两旁绿影婆娑的树外面,是通透的湖面,蔚蓝的天,葱郁的树木环绕着平静如镜的湖水,漫步苏堤,绿影婆娑,湖风清鲜,泗水塔矗立青翠的绿丛中,远处白色拱起的桥,好像一个扣,将两端葱翠的堤路紧紧扣在一起。

此时,耳边满是唐诗宋词,湖风如一袭古韵,吹来的全是诗和词。

大家在苏堤尽量放慢脚步,想尽情领略一下苏堤的风韵。

到泗水塔,没有上去,直奔朝云墓去。

穿行蓊蓊郁郁的树荫下,泗水塔过后的一处小平地,地上有“不辞长作岭南人”七个绿色大字,一道红砖砌的台阶直上翠郁的树荫中,沿着台阶爬,大文豪苏东坡的石雕像屹立,张慧谋老师站在调雕像前肃穆凝视了一会,恭恭敬敬地行了三个礼。我也学着张老师,在雕像面前默默站着,虔诚地做了三个揖。

朝云墓前是六如亭,据说王朝云来惠州后第三年因染瘟疫去世,殆年34岁,葬于西湖孤山,苏东坡亲撰墓志铭。孤山栖禅寺和尚在墓前筑一座纪念亭。因王朝云生前学佛,临终诵《金刚经》偈语:“一切有如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故亭取名“六如亭”。

站在王朝云的墓前,心里感叹文人才女情深意切痴情爱恋。脑海浮现一幅画面,月色撩人的西湖畔,苏东坡端着酒斟,对着天上明月,王朝云素装抚琴……

青砖堆砌的王朝云墓,树木翠环,恬然雅静,不敢大声言语,怕扰了这份娴雅。

六如亭,青砖墙壁,古色古香,让人肃然。

跟在张慧谋老师后面,给这位深情女子鞠躬作揖,以示心底里的敬重。

离开朝云墓,走几步有一处墙壁,题字“东坡书法。壁上嵌着苏东坡的书法,陪着张老师书法墙壁瞻仰,大文豪的千古名句,情怀豪放,文胆舒张的风格,读上让人感觉气势磅礴,心怀坦荡。

逗留一会,然后踏上通往苏东坡博物馆的台阶……

苏东坡博物馆分为两个馆,陈列了苏东坡的许多书法,惠州随行的一个老师指着一幅写着“宁远节度副使惠州安置苏轼题”的书法对我们说:苏东坡贬来惠州,就只得这一个官名,没有权力的,就一个空名,这是他自己写的。

从博物馆下来,稍作休息,走的路线是九曲桥,曲湾的桥,从丰湖穿过,湖里游艇如梭,游人络绎不绝,湖畔垂柳依依,水色风光,如在画中。

去元妙古观,门口有香,不用钱的,每人三支。

观里有两只古香炉,点了三支香,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准备往内进去时,兴旺给我打电话。

永忠和留生分为一路,陪同惠州的文友去写书法,我和张老师回酒店。

晚饭在西湖里的海龙酒店吃饭,拉开窗帘,落日的霞彩,铺满了湖面。

曾说过晚饭喝酒,醉了就醉游西湖,因为要去探亲戚,就没有喝酒。

薛大哥和永忠饭后夜游西湖,等我回来走到西湖北门牌坊,准备进去时,保安说,西湖已清场……

下次来吧,买酒来,和苏东坡一起举杯邀明月吧……

已亥年五月十四日修改

配文图片来自滨海摄协副主席叶兴旺

采风花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