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每个人都有可塑性,都有变得更好的潜能

 静静喝糖水 2021-01-29

一个2岁的女孩子因不明原因住院,在她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病床上,双手被捆绑着。而这一举动仅仅是为了防止她拔掉针管。这个女孩子在小时候和父亲比较亲近,而妹妹则是站在母亲那边,她一直希望母亲可以给自己同等的爱,但她却失望了。

后来,这个女孩子长大成为了一名女士,她已经结婚了。然而,她的婚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她和丈夫的婚姻存在着非常大的矛盾。

她觉得自己和丈夫在社交场合中时,丈夫对她的态度是冷漠的,这让她有一种被抛弃的心痛感。因此,这位女士觉得她和丈夫之所以会出现婚姻危机,完全是因为丈夫态度冷漠没有重视妻子而造成的。

《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每个人都有可塑性,都有变得更好的潜能

以上的案例来自《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以上这位女士的心理问题是她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所以害怕被人抛弃,也觉得自己没有被倾听,没有被相信。

这样的心理问题在她2岁被捆绑在医院的床上时就已经有所端倪了,再加上她一直得不到母亲的爱,所以她在结婚后想从丈夫这里获得自己曾经缺失的东西,也就是不再被抛弃的感觉。

所以这位女士的心理问题就是她自身内心深埋着的抛弃感,只要她能够慢慢改变自己,那么她的婚姻也会慢慢地变得和谐。

正如《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这本书中所说的那样:相信人的可塑性,即是改变的开始!人是可以改变的,每个人都有可塑性,都有变得更好的潜能。

《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的作者是心理学博士莫妮卡·布里永,近40年来,她一直为儿童和成人进行心理治疗,并致力于对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督导。她用自己40年的临床经验,系统而深刻地回答了“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这个复杂而有意义的问题。

无论是心理咨询师,还是正在经受心理痛苦想要寻求帮助的人,都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启发和建议。

一、心理治疗是一个双人旅程:既需要来访者改变的动力,也需要治疗师的理论和技术

心理治疗中的改变,是在关系的框架内发生的,并要借由关系才能发生。要达到心理治疗的改变,需要心理治疗师和来访者一起来做同一件事。

只有双方都参与其中,才是推动心理治疗改变过程的关键。虽然从一开始双方就确立了目标,但治疗旅程往往像“摸着石头过河”一样,是不精确的、充满惊喜和曲折的旅程,双方都在共同寻找相遇的方式,要真正的确定自己和对方的意图一点也不容易。

因此,心理治疗是一个双人的旅程,这过程既需要来访者有改变的动力,也需要治疗师的理论、技术和自我人格的成熟。我们每个人都有可塑性,都有变好的可能,只是有时候,我们在知识层面上的匮乏导致我们需要借助一点外力,这个外力就是心理咨询师存在的意义。

那么,心理治疗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改变人的?又在哪些地方上改变了人?

1、心理治疗过程中的四大干预措施:

(1)沉默:心理治疗师的沉默,往往让有咨询想法的人感到害怕,他们害怕别人在自己面前没有任何反应。但现实恰好相反,心理治疗师的沉默是帮助来访者改变的主要工具。

沉默是心理咨询师在向来访者发出信号,邀请他倾诉思考、倾听自己内心的想法。这种沉默的意思是:我在倾听你说话,我知道你还有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但只要你给他们腾挪空间,他们就会出现!

这种沉默会让来访者面对自己,让他明白答案就在他的内心。但心理治疗师必须在沉默过程中,对来访者的容忍能力保持敏感度,当焦虑情绪上升时可以适当地说几句话,为来访者提供支持。

因此,心理咨询师在一开始时,更多是处于倾听的状态,在倾听的过程中保持沉默,但是也需要在沉默中,维护好来访者的情绪。

(2)调谐干预:是指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情绪的干预。调谐干预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语言表达的方式,第二种是通过动作和姿势的调整来让来访者感受到调谐。

例如语言调谐的方式,简单的一个“嗯”字就可以让来访者知道我们是在倾听他的说话,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3)赋予意义之前的干预准备:心理治疗师可以在倾听当中通过干预措施来刺激来访者的联想工作,为潜在的意义赋予做准备。

例如通过情感反应来引起来访者对自身情绪的关注。当来访者不带任何感情地描述自己的经历时,可以表现出惊奇,强调来访者在饱含情绪的情境中缺乏反应。又或者在来访者陷入痛苦情绪中时,用幽默的语言来帮助来访者逃出痛苦的情绪等。

(4)对来访者做出的解释:心理治疗师的工作主要是促进来访者思考能力的发展,是对来访者的倾诉作出解释,引导来访者对说出的经历进行思考。这种解释该如何措辞,又该在何时作出至关重要。

因此,在访谈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主要是要根据来访者的描述,激发和支持来访者的反思与内省能力,让来访者能够进行细微的改变,并逐渐改变自我的过程。

2、心理治疗对人的改变有两个层面的变化:隐性和显性知识层面的变化

(1)隐性知识层面的改变:是渐进性的,体现在来访者能更好地调节情绪,改善自尊和人际关系。

心理治疗师在和来访者的情感调谐中,触发来访者的隐性知识层面的改变。让来访者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改变自我的表征,能更准确地解读他人的意图,从而改善了自己的人际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感觉没有什么进展,但这并不意味着什么都没有发生,这种改变是在潜移默化中缓慢运行的。

(2)显性知识层面的改变:是来访者自己或在心理治疗师的解释下,对自己的主观经验进行认识的结果。

来访者在心理治疗师的干预下,会感觉愈发自信,说话愈发自如,从自己的言语中,有时还会惊讶地发现自己不曾了解的方面。

来访者在心理治疗师的干预下,达到意识觉醒,在情绪和反思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这是一种显性层面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新的自我感就会形成。

二、《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帮我们改变,改变才能突破困境,得到成长

生活中的我们并不是因为某些事件而受到伤害,伤害我们的是这些事件在我们身上激发的东西,以及我们没有能力在心理层面上处理这些事件带来的影响,无法为其赋予意义。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心理治疗师的帮助。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可塑性,都有变好的可能的。只是有时候,我们需要借助一点外力,而心理治疗师就是我们需要借助的外力。

遇到困境借助外力并不可耻,有些困境只有改变才能突破,若不改变就会长此以往地被困扰折磨。

心理治疗师就是帮我们去改变目前遇到的困境,这个困境或许不能有一时半会得到解决,但是在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下,我们对这个困境的了解慢慢加深,我们也会在潜移默化之下得到改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