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青花有官窑和民窑之分,官窑青花精工细作,典雅优美;民窑青花也毫不示弱,同样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甚至在装饰题材内容上较之官窑更为广泛,绘画风格也更为生动。 ![]() 康熙官款出现在中后期,主要有“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和“康熙御制”四字款,字体以楷书为主,亦有篆书、行书、满文、波斯文、八思巴文等,双圈六字款多,单圈、无圈、方框款少。还有堂名款、纪年款、人名款、题记款、吉语款、花押款、章款等,其中堂名款、吉语款繁多。 康熙中期青花瓷画艺术,直追明末华亭派董其昌画意。是青花瓷画艺术最为兴盛的时期。康熙中期青花无论从山水之大廓形,或从细部分析,均受明末清初山水画家董其昌、陈老莲、华喦、刘泮源的影响,其中以董其昌的影响巨大。 ![]() 晚期青花瓷器中的款识可谓繁杂多样,除了已有的具本朝年款者,另有干支纪年款,吉语款以及大量的堂名、斋名款出现在了器物的底部。著 名的如“康熙辛亥中和堂制”等。图形花押者也可见到。 在瓷器的生产烧制方面,清政 府首先于顺治二年宣布:“除辖直省匠籍,免征京班匠价。”废除了明代以来的匠籍制度。而后又于康熙二年实行“班匠价银,改入条鞭内征收。”这一系列制度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和工匠在封建人身依附关系上的束缚,促进了陶瓷业的长足发展。 ![]() 康熙青花的图画题材极其丰富,青花色料和技艺上的改进,大大地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花卉图案,写意真实,笔力刚劲,线条韧练,山水以“北派”斧劈皴的崎岖山峰为主,人物多为民间喜闻乐见的演义小说、戏曲故事,如《东周列国》、《西厢记》、《三国演义》等,这与明末以来木版刻画的风行有关。花鸟图案往往别出心裁,如博古、冰梅、枝梅、月影梅、月影玉兰、双钩缠枝莲。其他则还有吉样图案,如婴戏图、缠枝花卉等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间色彩。有的器具型如瓶、坛在绘图案外的近器口、近器底处,常加一道边饰,有的如城垛状,有的像竹编纹。这两种不同的边饰,往往代表了中 心图案绘画的精粗,城垛状边饰其中 心图案大多精细,而竹编状的由较粗。 康熙青花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终,其中以康熙中期青花瓷器最为突出。怎么能断定这件青花梅瓶是康熙时期的?我依据的是青花上的画风:梅瓶上的鸟是翻着白眼的,样子跟“八大山人”朱耷所画的一模一样。朱耷是明末清初最著 名的画家,他是明室后裔,出身贵 族,明亡清兴,他内心是不平衡的,所以他对社会不满,并在他的绘画当中表达了这种情绪,主要反映在所画动物的眼睛上,比如他画的鹿、鱼、鸟,都是翻白眼的。朱耷还有个极为特殊的历史背景,他长期生活在江西景德镇。我们看到这样一件枯枝花鸟梅瓶,能够想象在清初的时候,在康熙那样一个时代,文人是怎样看待当时的社会并如何逐渐接受的,因为朱耷跨越了当时的新、旧两个时代。所以说,了解一件文物最重要的是了解它的文化背景。 |
|
来自: 新用户1398XocJ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