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击的发病原因和起因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1-01-30

  电击病因概要:

  电击的病因主要分为:病因,有电器漏电、高温高湿场所电器绝缘性能降低后而发生漏电、意外事故;发病机制,对人体损伤的轻重与电压高低、电流强弱、直流和交流电、频率高低、通电时间、接触部位、电流方向和所在环境的气象条件都有密切关系。

  电击详细解析:

  发病原因

  导致电击伤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三种:

  1.电器漏电;用手直接接触触电后尚未脱离电源者;树下躲避雷雨遭雷击。

  2.高温高湿场所电器绝缘性能降低后而发生漏电;身体受潮或出汗后电阻降低,电流容易通过。

  3.意外事故时电线断裂,带电的电线落在人体上。电线折断落到人体以及雷雨时大树下躲雨或用铁柄伞而被闪电击中等。

  跨步电压:常见于超过1 000V的高压电,当高压电线落在地上时,以落地点为圆心,在20 m之内的地面上形成许多同心圆,这些不同直径的圆周内的电压各不相同,离电线落地点越近的圆周电压越高,越远则越低,这种电压差称为跨步电压。当人走进该区域,特别是离电线落地点10 m以内的区域。两脚迈开约0.8 m,就可形成电位差,造成触电事故。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人体作为导电体,在接触电流时,即成为电路中的一部分。对人体损伤的轻重与电压高低、电流强弱、直流和交流电、频率高低、通电时间、接触部位、电流方向和所在环境的气象条件都有密切关系。

  1.电流强度、种类以及作用时间

  电流能使肌肉细胞膜去极化,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强,损害就越重。电流强度0.6~7 mA可引起接触部位麻木、刺痛,8~10 mA人体难以自身摆脱电源,10~20mA肌肉收缩甚至抽搐,20~25 mA可以起呼吸困难,人体不能自行摆脱电源,50~60 mA能引起心室纤维颤动。100 mA的电流经过脑组织时,触电者立即失去知觉。

  交流电比直流电危险性大3倍,能使肌肉持续抽搐,被电源“牵住”,使触电者不能挣脱电源。低频交流电(15~150 Hz)的危害比高频大,尤其每秒钟频率在50~60 Hz(国内家用交流电就是50 Hz频率)时,易落在心脏的易损期诱发心室纤维颤动。当频率增至2 000 Hz以上时,对人的危害减少。

  通电时间长短与损伤程度相关,接触电流的时间越长,对人体损害越重,通电<25毫秒,一般不致造成电击伤。动物实验发现:电压50~80 V时,在20秒内接触电流的皮肤可发生水疱,接触220 V的电流时,电流在体内达最大值只需1秒钟左右,接触500 V电流时,1~2秒内即可发生Ⅲ度烧伤。

  2.电压高低

  在上述损伤因素中,损伤程度与电压高低的关系更大,尤其是高压电对人的威胁非常大。直流电在380 V以下很少引起伤亡事故,交流电低于36 V的电压称为安全电压,电压40 V即有组织损伤的危险,220 V可引起心室纤维颤动,1 000 V可使呼吸中枢麻痹。一般而言,低压电击伤所致的猝死足由于相当小的电流作用于心肌引起室颤。而高压电击伤(1 000 V)引起心搏骤停和呼吸抑制的发生可能是由于延髓的中枢损伤所致。

  3.人体的电阻、电流方向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电压/电流,则电流=电压/电阻,因此电压相同情况下,人体的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弱,则危险性相对地减少,不同组织在不同条件下的电阻亦不一样。干燥皮肤的电阻可达50 000~1 000 000 Ω(欧姆),湿润皮肤的电阻降至1 000~5 000 Ω,破损皮肤的电阻仅300~500 Ω。各组织的电阻由小增大依次为血管、淋巴管;肌腱、肌肉、神经;脂肪、皮肤;骨骼、手掌、足跟、头皮等致密组织。组织电阻越大,电流通过越小,电流在体内一般沿着电阻小的组织前行,电流方向通过重要器官,预后严重,通过脑干引起呼吸停止;通过心脏引起心室纤维颤动和停搏。由于血液和神经组织的电阻最小,所以电流穿过皮肤后,主要经血液和神经行进,造成血管和神经组织变性坏死,血管内血栓形成。

  4.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能量可以转变为热量,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引起二种类型的热损伤。电流从体外接触点流到地面可产生高达10 000℃的高温,引起大面积的皮肤及组织的炭化称为电弧或闪光烧伤,这些燃烧可点燃周围的衣服或物体引起火焰烧伤,最后是由于电流直接加热组织所引起的损伤。人体肌肉、脂肪和肌腱等深部软组织的电阻较皮肤和骨骼为小,极易被电热灼伤,电流还可引起小营养血管损伤、血栓形成,引起组织缺血、局部水肿,加重血管压迫,使远端组织严重缺血、坏死。高压电可使局部组织温度高达2 000~4 000℃。

  闪电损伤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体造成的触电事故,普通闪电为一种直流电,电压为300万~20 000万V,电流为2 000~3 000 A,闪电瞬间温度极高,迅速将组织“炭化”。

  5.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50~60 Hz的交流电可引起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强烈兴奋,出现难以控制的痉挛性收缩,更使人体触电后不易自行摆脱电源,若发生在呼吸肌和支气管平滑肌,可使呼吸停止,窒息死亡,全身抽搐可导致骨折和关节脱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