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昌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海曲上人 2021-01-30

(一)

唐代的诗坛灿若星河,各路大腕你方唱罢我登场,既诞生了李白王维孟浩然岑参高适王之涣等诗坛名家,也诞生了无数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这些名家和名篇已成为一个高不可攀的巨峰,让后世敬仰。

仔细分析李白王维孟浩然等等这些诗坛大腕,有两个特点让人关注:一个是写七绝诗都写的非常棒。二是各自有自己的朋友圈,彼此有联系,但谁也不服谁,比如李白和王维,尽管年龄相仿,但都瞧不上对方。然而,有一个人却很厉害,不仅七绝写得好,而且人脉广深,将这些自命清高、关系微妙的大腕们串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大唐诗坛无比豪华的朋友圈,这个人就是王昌龄。

谈及王昌龄,人们都说他是“七绝圣手”。的确,他的七绝气势雄厚、格调高昂,起承转合之间层层推进,让人触景生情,过目难忘。但其实,胸怀坦荡、不拘小节的他还是一个社交高手,他的朋友遍天下,李白为他“寄愁心与明月”;孟浩然与他“数年同笔砚”;岑参说他“结交尽群英”;他与高适王之涣旗亭画壁,煮酒论英雄;与王维裴迪同游青龙寺,“谁知大隐者,兄弟自追攀”……可以说,尽管一生坎坷,但他与朋友之间“总是关山旧别情”“一片冰心在玉壶”。

(二)

武皇圣历元年(公元698年),王昌龄出生在帝都长安(也有说出生于山西太原),少时家贫,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面朝黄土背朝天,靠种田维持生计。开元八年(公元720年),二十岁的李白在大唐诗坛已经初露锋芒,一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让人看到了这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的抱负和志向;“妙年洁白、风姿郁美”的王维在大唐诗坛和乐坛已经名声鹊起,整日出落于宁王、岐王的府宅,和玉真公主也攀上了关系。而那一年已经二十三岁的王昌龄,还是个籍籍无名的“田舍郎”,耕田放牛,读书习字,和比他小两岁的高适一样,混迹于贩夫走卒之间,无可奈何又心有不甘,于是跑到河南嵩山去学道。

唐人崇道,是因为唐代皇帝为提高身价,自诩为老子后代,以道教为尊。上欲好下必效之,于是很多人便去闭关修炼,王昌龄也不例外。当然,王昌龄去寻仙问道,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求关注,扩大影响,以便能入仕,这其实和李白的干谒、王维的献曲是一个道理。

在嵩山修道的三年里,王昌龄一边学道一边读书写诗,漫游于并州、潞州之间,一无所获。无奈之下,他想起了一个能以最快速度引起关注、扩大影响的办法:从军,去边塞。

玄宗时期,将招兵从府兵制改为募兵制。简单说,府兵制就是府兵们需要自备武器,朝廷只负责提供铠甲,这些府兵们平时没有战事的时候就是农民,当然这些农民是免除赋税的,遇到战事就上马为兵。募兵制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在各地招募强壮的士兵,国家供给武器和物资,从此兵农分离,士兵专心打仗,农民专心种地。

募兵制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兵源,解放了生产力,从高门到寒士,从上层到市井,很多人都踊跃报名,积极参军,到边塞去,到前线去,整个社会都弥漫着建功立业的荣誉感。如杨炯在《从军行》中写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岑参写到“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高适也写到:“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就连一向文弱的王维也忍不住发出了“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的豪言壮志,时刻准备着为国立功,报效国家。

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王昌龄听从了朋友的建议,投笔从戎,到了并州上党一带,成为一个小书办。那年,他二十七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

未曾想,正是这一段短暂的从军经历,让他看到了与帝都、嵩山不一样的风景,那里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快马弯弓饮冰卧雪让这个年轻人沉醉不已,于是,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边塞诗喷薄而出,传咏四方。

王昌龄,这个戎马书生,在冰天雪地中厉兵秣马,在马蹄声碎里挥斥方遒,度过了人生难忘的一段经历。

(三)

经过了三年艰苦的边塞生活,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三十岁的王昌龄终于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王昌龄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七年,尽管心有不忿,但也无可奈何。可他骨子里有一股冲劲,觉得自己还能更进一步,于是在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他再战科场,以博学宏词再次登科。可这次登科,并没有给他带来更好的际遇,只不过被任命为河南汜水县尉,一个区区从九品的小官。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时任宰相张九龄因反对玄宗皇帝提拔河西节度使牛仙客为尚书,加之为他的好友严挺之求情,得罪了奸相李林甫,被贬至荆州。王昌龄与张九龄关系较好,忍不住为朋友说了几句公道话,于是被贬至岭南。两年之后,朝廷大赦,王昌龄北归,然而,这次北归不久,发生一件让他很悲催的事。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王昌龄北归路过襄阳,听说好友孟浩然在此居住,于是便去拜访。当年他被贬岭南时,孟浩然还专门写诗鼓励他要振作,所以两人关系极好。孟浩然当年在张九龄门下做幕僚时,曾患上一种中医叫“痈疽”的毒疮病,这种病很麻烦,严重的话可能会引起败血病。于是孟浩然辞去幕僚,回到襄阳养病。

听说好友来访,孟浩然自然很高兴,于是设宴款待,上了一道襄阳的传统美食----查头鳊。唐人喜欢食脍鱼,孟浩然也不例外,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首诗来赞美这种美味。一番谈诗论文、觥筹交错之后,孟浩然早就把医生患“痈疽”的人不能食海鲜的忠告抛到了九霄云外,与王昌龄大口食鱼,大碗喝酒,吃得痛快,喝得也痛快。

痛快之后是痛苦,痛苦之后是送命。王昌龄还没离开襄阳,孟浩然就病情复发,不久便离开了人世。王昌龄听说后后悔不已,可木已成舟无法挽回。

天宝三载(公元744年),四十七岁的王昌龄任江宁丞,也不过是个从八品的小官,然而,祸不单行,四年之后,他又一次被贬,只是这次被贬的原因说起来让人好笑。

原来,王昌龄为人才情张扬,锋芒外露,不拘小节,这让玄宗皇帝和奸相李林甫很不满,于是借口“不护细行”将他贬至湖南龙标,一贬就是八年。所谓“不护细行”,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生活不够检点,这当然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肃宗在灵武即位,大赦天下,王昌龄才得以致仕回乡。路过亳州,刺史闾丘晓也是个诗人,但水平一般,听说王昌龄到了亳州,心怀嫉妒,竟然将王昌龄杀害,时年六十岁。

一代“七绝圣手”,没有死于塞外敌军,没有死于疾病恶患,却死于嫉妒自己才情的小人之手,的确令人唏嘘。

(四)

王昌龄出身贫寒,身世坎坷,一生没有当过大官,而且两次被贬,的确让人感慨。然而,他才情绝世,诗文俱佳,特别是他的七绝,“优柔不迫,怨而不怒、丽而不淫”,俱是神品,与李白不分伯仲,被誉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从诗的内容来看,王昌龄的诗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边塞诗,二是送别诗,三是宫怨诗。

先说边塞诗。他的边塞诗豪情万丈,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乐观的精神。比如这首《出塞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明月皎洁,城关雄伟,将士们驰骋万里,浴血奋战,他们如同汉代的飞将军李广一样,不惜以身许国,奋勇杀敌。这首诗既有从古到今深沉的历史感,也有场面辽阔宏大的空间感,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除了边塞诗,他的送别诗也是一绝,这既得益于他为人仗义,朋友众多,也得益于他坦荡赤诚,感情真挚。既有《芙蓉楼送辛渐》这样的“炼格最高”想象新奇的名篇,也有情意别致、别出心裁的劝勉慰籍之作。比如这首《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2020年初,疫情爆发的时候,日本都府舞鹤市在援助友好城市大连的物资包装箱写上这两句诗,一下子让这首诗大火,也让很多人知道了中国诗词之美。

这首诗是王昌龄什么时候写的,现在已不得知,结合诗中所说的“沅水”“武冈”基本可以判断是他被贬龙标时写的。柴侍御是谁?现在也不知道,但可以肯定和辛渐一样,是王昌龄的好朋友。这首诗大概是柴侍御要从龙标前往武冈,王昌龄为他送行时写的。短短四句,想象丰富,情感真挚,语意清新,特别“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一句,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更能撩起人们对友人的思念。

另外,王昌龄的宫怨诗也写得很好,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多,仅有八首,但俱是精品,比如这首《春宫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这首诗以汉喻唐,借汉武帝宠幸卫子夫,遗弃陈皇后一事,来讽刺玄宗皇帝淫佚无度,宠纳杨贵妃。借新宠得到赏赐的锦袍来反衬旧爱孤寂愁惨,黯然神伤。借古喻今,似此实彼,体现出他的七绝“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不尽”的特色。

(五)

王昌龄性格耿直,为人豪爽,朋友众多。它的朋友圈里既有王维高适张九龄等后来功成名就飞黄腾达的“富友”,也有孟浩然王之涣这样一辈子也没有入仕的“穷友”,可以说,三教九流无论富贵贫贱官位高低,几乎包括了社会上的各个阶层,只要和他意气相投,都可以成为他的朋友,这里面有隐士,有道士,有普通书生,有旅店老板……还专门有人研究过,说王昌龄现存的诗作中,有名有姓的朋友就有一百多人,他们在一起喝酒吟诗,喝到高兴之处,王昌龄便作诗相赠。由此可见他的朋友之多,交情之深。

然而,这么多朋友之中,最让他引以为知己的,还属李白。

王昌龄是什么时候认识李白的,我翻阅了很多资料,都没有查到。大胆推测下,王昌龄与孟浩然交往多年,关系很铁,当年王昌龄被贬岭南的时候,孟浩然还专门写诗相赠,鼓励好友。作为孟浩然的“小迷弟”、又比王昌龄小三岁且同为诗坛大腕的李白,与王昌龄相识是大概率事件,更可贵的是,两人不仅在文学上互相切磋,而且在人生低谷的时候,也互相赠诗,互相鼓励,成为文坛一段佳话。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秋,王昌龄在回京城的途中,在襄阳与孟浩然一见,谁知竟成永诀,很是伤心,走到巴陵的时候,没想到碰见了流放途中的李白。那个时候的李白,正处于人生低潮,一向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自居的李白,因为站错了队伍,投奔了永王李璘,李璘在征讨安史之乱的过程中,违抗他的哥哥也就是肃宗李亨的旨意,被定为叛军,李白跟着倒霉,逃跑途中被抓,押入大牢,后被流放至夜郎,在巴陵与王昌龄不期而遇。

两人一见如故,泛舟江上,吟诗喝酒,畅叙友情。临别之际,王昌龄写了首《巴陵送李十二》送李白: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山峦起伏,江水凄清,暮色苍茫,水边野草丛生,水中彩影漾漾,这种凄凉的景象,衬托了与李白分别的悲伤,那些功名利禄,如同天上的浮云和水边的蒹葭,一切皆成空。

李白读了这首时候,大为感动,回赠了一首《邺中赠王大》。由于原诗较长,就不抄写了。大意是:秋后的蓬蒿,随风天涯飘散,没有着落。离乡千里,如落叶流浪飘零。远行的朋友,下一步如何打算?我准备将此身托寄天下苍生,交结英豪,靠自己去争取功名建立事业。我愿意与你一起并肩奋斗。我们惺惺相惜,比兄弟更亲密。即将分别,让我们各自努力,各自保重。

你看看,尽管是好友,可两人此时对人生的态度大不一样,王昌龄感觉前途渺渺,而李白还想着能建功立业。然而,谁又能猜中最后的结果呢?

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正在扬州的李白听说王昌龄被贬龙标,特地写了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示安慰: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诗虽短,但情谊深长,耐人品味。

……

王昌龄看似人生热闹,其实内心孤寂。长期处于低阶官职,郁郁不得志,千般无奈化作万般惆怅,胸有浪漫情怀却隐而不发,这才有了那些或雄浑、或柔肠的诗作。这些流传至今的诗作,如璀璨的星空,照耀着人们的心灵。

王昌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