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故事:民权门的由来位于天津市河北区东...

 glchuan 2021-01-30
天津故事:民权门的由来

位于天津市河北区东部即今金钟河大街与红星路交口处的地名叫“民权门”,那里并非是天津的正式城门,而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在天津外围构筑城防工事所留的八个门之一。起初只是门的名称,那里设有碉堡、吊桥,后来渐渐演变为地名了。1949年1月,刚刚入关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东部两个纵队即从这里杀开民权门,攻入城区,与西路纵队在金汤桥胜利会师。

民权门的修建是这样的:1947年2月天津市市长杜建时和国民党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天津指挥部主任上官云相遵照国民党政府国防部长白崇禧的指示要在天津构筑永久工事。三月,以杜建时、上官云湘以及林伟俦等国民党高级将领为首成立了天津城防构筑委员会,强迫工商企业界和市民募捐法币800亿元。工程自四月动工,十二月完成。整个工程南北长25华里,东西宽19华里,周围长84华里的一道蜂腰形的城防线,上筑高四米、宽两米的一道土墙。墙外挖有一道宽十米深三米的护城河。环城共设大碉堡1000多个。内墙里还修了一条马路,将全城连贯一起。城防四面只留八个门,设岗把守,其中位于城防东面的,即“民权门”。其名以“三民主义”的“民、权”命名,这道土墙的其它七门也各有名称,如“民生门”、“民族门”等等。

1949年天津解放后,民权门和其它城防工事一并被拆除,其名也废。随着城市的发展建设,偏僻的民权门旧址一带盖起大片居民住宅和工厂、学校及其他生活设施,仍都以民权门命名,如民权门南里、北里、民权门影院、民权门公共汽车站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