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上最毒的树,见血封喉树毒性堪比鹤顶红,解药生活地点有意思

 趣聊科学 2021-01-30

很多动物为了自卫,身体内能够产生毒液,最常见的包括:毒蛇、箭毒蛙、河豚等,能够在几分钟,甚至几十秒内让一个成年人一命归天。

相比动物之间竞争的尔虞我诈,植物界倒是一片祥和,毕竟大家充其量只是为了获得点养分和阳光,没有涉及到你死我活的利益纷争,理论上是不会用到毒液这种致命的东西,如果你这样想,那你太小看植物了。

一个传说

首先分享一个傣族民间传说: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里生活着一个猎人,这个猎人平时靠打猎为生,通常情况下,它会和族人一同出去打猎,这样互相之间可以有个照应,但是有一次家里实在是断粮了,他决定自己单独出去狩猎,不过这个猎人出师不利,一出门就遇到了凶猛的熊,这只熊也是几天没有吃的了,把猎人当成了盘中餐,志在必得,单个猎人哪是熊的对手啊,情急之下爬上了一棵树。

不过猎人忘了熊也会爬树,情急之下它折断一根树枝对熊一顿猛打,奇迹出现了,没过多久,熊便倒在了地上,救了猎人的就是手里的这根树枝。

事实上猎人爬上的这棵树就是见血封喉树,它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树,猎人正是通过手里树枝的毒液杀死了熊,从此傣族人们学会了用毒箭狩猎。

毒药

见血封喉树这个霸气的名字不是它的外号,而是它的学名,还有一个别名箭毒木,见血封喉树多生活在热带雨林中,属于乔木,有乳白色的树液,这个树液有剧毒,一旦动物伤口接触到树液,即可使中毒者心脏麻痹(心率失常导致),血管封闭,血液凝固,以至窒息死亡,所以人们称它为“见血封喉”。

关于见血封喉树毒性相关研究,并不是近代才有,两个世纪前,印尼爪哇有个酋长做过一个残忍的实验,酋长用涂有见血封喉树液的刺针,扎进一个犯人胸部,犯人不一会就停止了呼吸。

除此之外,在采集树液时,尽管没有伤口,也要格外小心,因为一旦树液进入人体眼睛,会导致失明。

由于国内见血封喉树,多生长在我国广东、云南等少数地区,当地人会用见血封喉树液狩猎,还给它起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外号“光三水”,也就是跳三下就会死亡。

不过人们用这种毒液仅是为了自卫,用毒箭射死的猎物是不可以食用,因为猎物肉里也包含了这种毒液,人吃了也会中毒。

在中国古代战争中,没有火药的年代,军队作战的弓箭上涂的毒液,大多数来自见血封喉树液。

解药

按照武侠小说的逻辑,既然毒药已经研制出来了,那么肯定要有解药了。

见血封喉树毒的解药,并不是什么高人炼制,而是自然相生相克的逻辑,有一种植物“红背竹竿草”可以解这种毒。

更为有意思的是,这些解药就生活在见血封喉树周围,植株细长,状如小草,叶红绿色。

正所谓“上天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同时也给你打开了一扇窗”,在剧毒植物旁边就有解毒良药,相生相克,这是所谓的大自然的奥妙所在吧。

中药

中国有句老话说的好“是药三分毒”,见血封喉确实有毒性,而且还超过了三分,但它和蛇毒一样是一味中药。

中药多采用见血封喉树液和种子,通过将树液和种子干燥处理,加入中药中,具有强心作用:见血封喉乳汁的乙醇提取物有强心、升压及增加心输出量等作用。见血封喉树液在很多傣药都有出现,现代医学也开展了很多关于其药用价值的研究。

衣服原料

很多人喜欢少数民族的衣服和配饰,这与少数民族衣服带有很多自然特色少不了关系。

见血封喉树确实毒性很大,但是其树木材质还有另一个优点,那就是树皮纤维非常多,而且非常耐磨,这也就意味着见血封喉树皮是天生的做衣服材料。

不过由于树木具有很强的毒性,而且这些毒液基本上就在树皮层,当然这也难不倒智慧的人类。在我国西双版纳傣族人们通常会把见血封喉树砍倒后,把它浸入水中,初步去毒液,接着将树皮剥下,捶打后再次浸入水中,第二次进行去毒处理。

经过两次去毒处理后,树皮纤维已经完全没有毒液了,这是可以用这些原材料做床垫、衣服等,具有良好耐磨和舒适性。

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许再富的《热带雨林漫游与民族森林文化趣谈》一书中,详细介绍了见血封喉树皮制衣服的全过程。

总结

见血封喉树放到森林中是多么不起眼的一颗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树,却深藏让人致命的毒液,所以看到路边的野花、野树不要轻易摘,可能后果是你无法承受的。

番外篇

关于见血封喉树的由来,还有一个励志的传说:几千年前西双版纳有一次大的洪荒,洪荒过后人们要重建家园,重建家园必须要去森林伐木,然而森林中却有77头猛虎阻碍人们伐木重建家园,这时,有一位叫波洪沙的勇士,服下很多剧毒,并血洒在这片大地,孕育出一颗见血封喉树,树液中含有剧毒,这样人们就有了捕杀猛兽的武器,帮助西双版纳人们重建了家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