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了智慧,才能“格物”

 天人合一1007 2021-01-30


XUE MO CULTURE
  选自《中华文明》第2期
主编:雪漠

有了智慧,才能“格物”

格物第四阶,以慧观万物。正命立生活,心能恒安住。

静观物之变,六根触妙事。观十二因缘,观灭道苦集。

“格物第四阶,以慧观万物。”格物是第四个阶段,这时要用智慧来观照万事万物。

完成正心训练之后,对万事万物有了诚意,智慧才会生起,这时儒家的格物才有意义。过去,王阳明对着竹子“格”了七天七夜,身心疲惫,却格不出个所以然,原因就在于次第不对,没有生起智慧。格物的本质,是用慧光观照万物。这时你超越了二元对立,心物达成一体,心能够联通大自然的信息,与之融合,才能格物。

“心”和“物”分别是佛家所说的情世界和器世界,佛家认为,整个世界就是由情世界和器世界组成的。其中,情世界是有情感的世界,其标志是拥有一种精神,精神就是心;器世界则是物质世界,是没有心的世界。

现在的科技已经非常发达了,人类造出了《星球大战》里面的那种飞行器,还造出了仿真度非常高的机器人。在很多领域,机器人的能力都超过了人类,让人不得不为人类与机器人将来的关系感到担忧——将来,机器人还是工具吗?它们会不会拥有自己的意识,想要战胜甚至奴役人类,把人类变成自己的工具?早在2001年,美国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就拍了一部叫做《人工智慧》的电影,在那部电影中,机器人不再是冷冰冰的存在,有了人类的情感。当你看到电影中那个小小男主角的眼睛时,你很难把“他”归入器世界,因为“他”的情感太真、太深了。也许,有一天科技真的会发展到那一步,但直到现在为止,机器人还依托一种没有情感和情绪的程序运作着。所以,至今为止,机器人无论多么仿真,都做不到格物致知,能格物致知的只有人类——或许还有一些特别有灵性的动物。

“正命立生活,心能恒安住。”按照正确的方式生活,心就能一天天沉静下来,不再躁动不安。

什么是正命?国家许可的、合法的生活方式就是正命,国家不许可、不合法的生活方式就是邪命,不管在什么时代,贩毒都是邪命。

正邪一直都是变化的,很多以前认为不正的,到了这个时代就是正的。比如,佛陀时期禁酒,开酒厂就是邪命,但现在国家允许卖酒,开酒厂属于合法经营,那么卖酒也就成了正命。还有烟草公司,虽然抽烟有害健康,但卖烟也是国家允许的,而且大家都知道抽烟有害身体健康,那么,只要烟草公司不宣传抽烟,就不属于邪命——我的观点可能跟很多佛教徒都不一样,他们一看到卖酒,就会批评,觉得这个职业属于邪命,是犯忌的。其实不是。正邪和时代有关,它不是固定的。

就如宗教,许多时候,正教和邪教的区别在于国家是否认可,国家认可的教派是正教,国家不认可的教派则是邪教,至于教派们本身怎么样,追求和传承的究竟是不是真理,那属于另一种评判标准,另当别论。

比如,耶稣刚开始传播基督教教义的时候,任何国家都认为基督教是邪教。为什么?因为耶稣当时的传播方式有问题。你想,一个衣衫褴褛的人,四处散播末日就要降临的恐慌,这不是在扰乱社会治安吗?社会和政府怎么会容忍他?怎么会不把它当成邪教?所以,虽然耶稣的遭遇值得同情,但统治者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毕竟关系到社会的安定,而后者才是统治者更需要的。所以,基督教在很长时间里一直被主流所否定,是有历史原因的,不是某个人自己的问题。后来,基督教慢慢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于是开始修正自己,最后才一步一步地感动了整个欧洲,得到了大部份欧洲人的认可,因此从邪教变成了正教。

在任何领域中,“正”都代表了一种合法性,被大部份人所认可。被称为“正”的教法也罢,文化也罢,都是一种合法的生活方式。在社会生活中也是这样,只要你的活法不违法乱纪,就属于正命,在这个范围里发挥你的想像,燃烧你的创意,是没有人会制裁你的。一旦你超越“法”的界限,变得不合法,有可能会扰乱人心、造成动荡,你就会遭到制裁。有时,这种制裁不仅仅来自统治阶级,也可能来自于民间。所有不认可你、认为你“邪”的老百姓,都会成为反对你的力量,给你制造障碍和违缘。

当然,有些宗教很特殊,它们可能需要一些特殊的戒律和训练,这是由它的训练特点决定的。这时,它们的“正命”,就是这些特殊的戒律和训练。

作为信仰者,“正命”还包括每天的行为规范,比如道教修炼要求一天四座,子午卯酉必须打坐。儒家也要求静坐,朱熹开书院时,就要求学生们半天静坐,半天学习。佛教徒更是这样,平时要求一天四座,最少也要保证一天一座,修到最后,甚至要求你在行住坐卧中都像在座上一样。

“静观物之变,六根触妙事。”在定的状态中,心像镜子一样观照万物。这时,你无论用眼睛看世界,用耳朵听世界,用鼻子闻世界,用舌头尝世界,用身体触摸世界,还是用意识思维世界,都会觉得世界很美妙,一切都很美妙。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某精神病院里住了一个老人,人称“镇院之宝”,他从不发怒,任何时候都是笑嘻嘻的,一点都不像有精神病的样子。他之所以被亲人们送进精神病院,据说是因为他老讲一些奇怪的话——比如时间的尽头等等——亲人们听不懂,于是觉得他得了精神病。没想到,他住进精神病院之前,病人们各玩各的,他住进去才半年,病人们就一个接一个地聚集到他的身边,跟他谈论同一个问题,据说人数上百。医生护士们觉得非常奇怪,就去听他们谈些什么,但怎么都听不懂。更奇怪的是,跟这个老人讨论问题的病人之中,有些人竟很快就病愈出院了,但也有一些人老是跟别人谈那个话题,看起来就像病情越来越严重一样。于是,医生就把老人给隔离了,不让他跟其他病人接触,免得他再去“传染”更多的人。有人说,这个老人也许不是精神病人,而是一个大成就师。他没有任何烦恼,心里始终很平静,医生让他接触别人也好,不让他接触别人也好,他都觉得很好。有人跟他聊天,他就谈谈时间的尽头;没人跟他聊天,他就读读报纸。在他眼里,生活无论怎么样都很好,就算被人当成精神病,关进医院里,他也觉得没什么不好,反而像是到了世外桃源,非常开心地享受着医院里的清净生活。而且,他好像知道别人在想什么,很多话别人不用说出来,只要对方一动念,他心里就明明了了,但无论别人怎么想,他都不在乎,始终淡淡的,老是在微笑。医生们对他的评价是:此人是仙级的。其实,所谓的大成就师不是神仙,而是经过严格训练,能自主心灵的人。他们身上有一种独特的静气,你永远看不到他们手足无措或六神无主的样子,除非他们在演戏,想要向你示现一种东西。你更听不到他们抱怨,因为他们没有需要发泄的负面情绪,只有喜悦、富足和快乐。因为,他们的世界是圆满的,这种圆满也好,快乐也好,都跟世界没有关系。

我们将这种状态叫做“空性”,而老人则称之为“时间的尽头”。解释一些病人跟他聊天后会病愈出院的原因时,老人说,因为他带他们去了时间的尽头——只要对方相信,他就可以带对方去时间的尽头。实际上,老人所说的“时间的尽头”,是一种没有分别心的状态,这种状态里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相当于一切的原点。为了说明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老人用了大量物理学的说法,一般人根本听不懂,采访者也听不懂,只能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个老人不简单。仔细想想,这个老人确实很不简单,他不但能安住心,跟那么多精神病人探讨宗教问题,还能带他们进入空性,多么了不起。

我们说“六根触妙事”,这就是“六根触妙事”,即使在精神病院里,面对一群被人们认为难以沟通的精神病人,面对层出不穷的逻辑混乱的问题和说法,也依然能从容自如地弘法利众。所以,真正的智慧是很伟大的。

“观十二因缘,观灭道苦集。”“格物”的“物”就是万物的自然规律,也就是十二因缘和苦集灭道。当然,儒家只说“物”是万物的自然规律,将它诠释为十二因缘和苦集灭道的是我。换句话说,这是我所认为的格物。至于十二因缘和苦集灭道的具体含义,我在《真心》和《空空之外》等书中讲得很详细了,在此不赘。 

END


雪漠,原名陈开红,甘肃凉州人。国家一级作家,著名文化学者,甘肃省 作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香巴文化 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和上海中医药 大学肿瘤研究所“人文导师”。

图片|来源网络|侵立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