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姜水”在哪里?------《山海经》研究再一则

 高天揽月 2021-01-31

        《国语·晋语》载:“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炎帝以姜水成,黄帝以姬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按照前人的研究结论,姬水与姜水都在陕西,但所据材料都为晚出,难有定论。现今以《山海经》中的材料对照,又有所得。

        《 淮南子.地形训》提到:“何谓六水?曰:河水、赤水、辽水、黑水、江水、淮水。”,上述六水都是上古重要的河流,里面没有四渎之一的济水,却增加了赤水和黑水,令人费解。赤水和黑水在《山海经》中常见,为昆仑周边的河流,如本人文章《<山海经>中记载的若水在哪里?》的研究结论,赤水当是如今河南省新密的溱水。但赤水何以得名?为何如此重要,地位竞可与江、河同列?《逸周书.尝麦解》有载:"昔天之初,□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司□□上天末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河,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这条材料中的赤帝很明显当是炎帝,这给我们一个提示,赤水如此重要,其得名可能来自于炎帝。结合文首《国语·晋语》的那段记载,“赤水”有可能就是“姜水”。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yāo)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不)[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这段材料表明,在祝融之前,历代炎帝一族一直生活在赤水周边,赤水确实有可能就是姜水。另外还有更多的证据,《帝王世纪》载:“神农氏,姜姓也。母曰妊姒,有乔氏之女,名女登。游于华阳,经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尚羊,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主以火承木,位在南方,主夏,故谓之炎帝。”按此,姜水当在华阳周边,附近有尚羊山。今天的溱水附近正有华阳,而《山海经.大荒西经》“昆仑”下一条为“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常阳之山,日月所入。”常阳之山也就是尚羊山,正与姜水地望相合。

        如以上的讨论,今天位于河南省新密的“溱水”可能正是《国语·晋语》所载:“炎帝以姜水成,”的那个“姜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