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樊胜美的家庭故事

 自然金鹰 2021-01-31

在《欢乐颂》中,樊胜美的家庭非常值得分析。  

 首先,这是在一个中国的背景下,父母有着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认为女儿嫁出去了就是人家的,而儿子才是自己家的。所以,在这个家庭出现的情况是,儿子被百般宠爱,庇护,最后不学无术,不能踏实做事,还净惹事;而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培养出来了一个自强自立的女儿,女儿在上海找到工作后,就开始养家的漫长日子。如果说只是奉养父母,这谁说不着,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让妹妹养哥哥一家,就有些过分了。在剧中,樊胜美自己表示“哥哥的房子首付是我,贷款是我,可是房主的名字却不是我”,当向母亲要求更换户主时,母亲强烈反对,说“哪能行嘞,你嫁出去后,房子就成人家的了。”这其实是很多重男轻女的人的思想,尽管现在一直在强调男女平等,但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男女根本是不平等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这些说法依然深深烙印在国人的脑海里。所以,在樊胜美母亲的观念中,女儿挣钱了,就应该帮衬着哥哥,给哥哥钱,给哥哥买房,帮哥哥摆平麻烦,都是应该的,不然养你做什么?后来樊胜美说哥哥有胳膊有腿,自己没钱饿着活该的时候,母亲大哭着说女儿没良心,儿子才有良心。

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樊胜美的态度是最重要的。

最初她什么都隐忍着,要钱给钱,没钱借钱也给,明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也没办法,她是父母生养长大的,“孝顺”是压在心头的最大的债,所以,樊胜美最多的时候表现的是认命,有这样的家庭又能怎么办呢,只好把在上海工作这些年所挣的钱大部分用来养家,养哥哥,而自己只用住出租房的最小的房间,买A货。由此,内心的敏感和脆弱,与外表表现出的靓丽和强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自尊心很高的人,往往有很强的自卑心,在邻居安迪和曲绡筱面前,她是很自卑的,明明非常需要钱,以致投入富家子女的怀抱,辨不清楚真伪,但在安迪好心提供帮助的时候,她却拒绝了安迪的好意,还认为别人是居高临下的可怜她。剧中常常出现的那句话“死要面子活受罪”是最好的解释。

樊胜美本身是一个热情、仗义的女子,从乐于助人方面可得一斑,可她没有将自己和自己的原生家庭进行分化,认为父母的事情,哥哥的事情,侄子的事情,都是自己的事,同时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以为自己都能够撑起家这一片天,然而事实是,她不过是一弱女子,同样需要帮助,需要依靠,需要疼爱的女儿,而不是永不败的钢铁战士。在父亲中风后,面对着十万元医疗费,这对这个家庭和对她本人来说都是天文数字的医疗费,在邻居的帮助下终于明白,救父亲不是她一个人的事情,于是从开始母亲拼命的求她救救父亲,到她开始求母亲救救父亲的时候,整个场就已经发生了转折。母亲求她来救父亲的时候,她六神无主,四处借钱无门,一方面是亲生父亲,于情于理都该救,一方面是借不到一分钱的困境,庞大的医疗费是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她明白了,自己不是能够撑起这个家的全能战士,“10万元的医疗费还多少你才能还完呢”。想通这一点后,在魏总跟她表明说房产证只是暂时代管,怎么处理还是看自己的时候,她不再犹豫,决定把房子卖掉,以度过眼前的难关。

剧情到这里,我们也能够看到这个让樊胜美一直都付出的家庭就要出现转折了,而转折的关键就是樊胜美本人。只有她自己意识到了,她不是她的全家的时候,她才能真正的独立出来,过自己的生活。所以,后期小曲点拨她怎样防着父母把他们的老房子给哥哥的时候,她立马回车上拿出房产证,让安迪保管,这就是进步,就是成长。

在中国,这样的家庭实在是不少。很多农村的小伙子找媳妇难,找到媳妇娶回家难,以前兴千里挑一,万里挑一,现在兴起了10斤人民币做彩礼,还有10万挑一,真的不知道是嫁女儿还是卖女儿。另外,父母要求女儿帮衬着儿子的生活的情况也不少。去年接到过的电话咨询就是一个类似的案例。当事人女,30出头,有自己的店铺,家有幼子,母亲帮着照看孩子;弟弟28岁,但游手好闲,没钱了跟姐姐要,不给的话妈妈在旁边说,就这一个弟弟,你不帮他谁帮他,但弟弟是成年人了,姐姐有孝顺父母的义务,难道还有抚养弟弟的义务?我跟她讲明问题的关键还是自己的态度,她回应说难道你让我不管父母,这做不到。所以,我建议面询的时候,她虽然答应了,但一直未出现,如果她不能领悟到在她的原生家庭中的位置,也许到现在还会纠缠在这样的三角关系中。

 要想从这样的三角关系中解脱出来的关键,不是非得去改变父母的态度,改变兄弟的游手好闲,而是自己能够在心理上与原生家庭进行分化有个人的独立意识和清楚的边界,由此不至于卷入家庭的漩涡之中淹没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