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源转型中的政治正确和利益纠葛(特别推荐)

 jc_ipec 2021-01-31

能源转型中的政治正确

利益纠葛

      我们这个世界正处于一次伟大的能源转型进程中。此前两次分别是从薪柴到煤炭,从煤炭到油气(对应两次工业革命),如今是从化石能源到可再生能源(以风、光为代表)。一个典型的能源转型定义是指一种(类)能源形式在能源消费中占比从5%增长到80%的过程(Fouquet, 2016)。但就目前来看,风、光在未来能源消费中占比能否达到80%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暂且不纠结这个比例了(也有说50%的);不管比例多高,能源转型归根结底是一种新的能源形式替代旧的能源形式。这种替代涉及利益众多,各方抱怨之声不断,似乎并不存在一种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做法。

      就别说整个能源消费了,风电、光伏在电力消费中占比能达到50%就已经很不错了。要知道,2019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在所有电力机组类型中占比不足9%,美国亦是如此。在风、光仍需大力发展的时刻,能源转型的文献中就已出现一种我个人认为“不太好”的政治正确倾向。这支宣称正义能源转型(just transition)的文献,极力抨击目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机会在人群中分配不均等(Sunter et al., 2019),很多低收入家庭因为无法负担高额前期投入而无法安装屋顶太阳能系统等清洁能源技术;即使从程序正义上来说,那些大规模风机安装区域的居民也未曾有效参与到选址的过程中;与此同时,能源转型带来的电费上涨将导致更多的能源贫困问题(如Carley和Konisky, 2020)。

      给革新性技术加载许多价值判断的做法虽然在西方并不鲜见,但是这里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一条四平八稳的道路是否胜过峰回路转。本质上来说,是否存在一条让所有人都满意的转型之路?不容说在转型过程中,还存在平民主义(populism)、后真相政治(post-truth politics)的不断干扰和破坏:这些人不相信气候变化,反对建制,相信各种阴谋论,把很多事情都政治化,认为别人说的都是‘Bullshit’和‘Systemic Lies’(详情请见Energy Research & Social Science 2018年专刊)。



      清洁能源转型究竟动了谁的蛋糕?谁是这次能源转型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

     利益相关人分析是公共政策分析的重要一环。按照Freeman(1984)的经典定义,利益相关人是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被组织目标实现所影响的群体或个体。Nutt(2002)在细致分析了400项战略决策之后发现,近一半的决策失败是因为决策者没有考虑到利益相关人的需求和信息。这些不同的利益相关人按照Eden和Ackermann(1998)的权力和兴趣矩阵(power vs. interest grid),可以分为玩家(players)、主体(subjects)、大众(crowd)、框架设定者(context setters)四类。

      在新近的能源转型文献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梳理的一些利益相关人。比如:

      Höfer和Madlener(2020)在讨论什么是德国最优的能源转型路径时考虑了十类利益相关人,分别是能源领域的电力公司协会、可再生能源协会、城市电力公司协会,经济领域的产业协会、工会,环境领域的环保NGO,土地方面的农业协会,社会方面的消费者组织、城市联盟、教会;

     Komendantova等(2018)在讨论奥地利能源转型的社会参与问题时考虑了四类利益相关人,分别是:政策制定者,公民社会(包括居民和NGO),私营部门(包括项目开发方和投资人),以及学术界;

     Díaz和van Vliet(2018)在讨论在瑞士山区开发太阳能项目时考虑了六类利益相关人,分别是联邦机构、国家电力公司、州政府、环保NGO、地方政府和地方居民。

      在这么多利益相关人当中,每个人都可以找出反对能源转型的理由和立场。比如,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推广需要被社会接受,如此就有了一大堆public acceptance的文献(参见Boudet(2019)的述评文章)。Giordono等人(2018)梳理了美国西部关于风电项目的地方抗议活动(噪音、审美、野生动物、地方经济等),发现53个项目中就有43次抗议活动;虽然这些抗议还没有包括破坏设备、斗殴等恶劣行径,但是形式各种各样(如写信、听证会、申诉、起诉、集会等,具体见下图),其中30个风电项目还催生了专门的抗议组织。

     可再生能源转型除了内部的问题需要处理(地方反对和机会不均等),还有更多的外部问题。其中声音最大的要数煤炭/煤电行业和电网/电力行业。前者通过描绘煤炭/煤电行业有多惨来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发声求助。比如Graff等人(2018)聚焦美国中西部产煤区和运煤区,发现那里的人们普遍担心自己的工作和未来,尤其是下一辈年轻人的未来,这些将进一步导致学校和零售业关停、电费上涨等问题,人们已经有地方依赖,并且有社会牵绊难以外迁。

     来自电网和电力行业的声音更像是一种担忧和警示。现行电网/电力企业显然不适应波动的风、光发电,更不喜欢分散的分布式发电。前者将推高电网的消纳成本(Heptonstall和Gross, 2021),后者将残食电力公司的卖电基数(参见众多‘death spiral’的文献)。国内的讨论大多关于前一种,毕竟电网在国内声音比较大,售电公司仍是新生事物。


      综上,这场风、光的能源转型究竟有多少种反对和质疑的声音呢?鄙人不才做一个尝试:

  • 转型缺正义,你如何让穷人有机会上车?

  • 项目有风险,你如何让地方居民接纳?

  • 并网存难度,你如何让电网消纳这么多波动电源?

  • 卖电缺门路,你让电力公司将来卖电给谁?

  • 转型有代价,你让煤炭/煤电地区如何生存?

  • 补贴终有时,你让电费涨价了谁来担?

  • 发展无由头,气候变化根本就是一场骗局。

     也许历史的车轮下本就有许多冤魂,就像改革的浪潮中裹着许多小沙粒。我现在越来越相信这个世界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也不存在所谓“合意”的决策。就像一篇论文会被不同人进行各种不同的解读,有的人看到了黑,有的人看到了白,就问你看到了能源转型的哪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