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柳的秋意 胡树勇 国庆长假的最后两天,先前几天的晴空万里被秋云铺满,天空开始淅淅沥沥下起了秋雨。 突然就想到后柳水乡那段保存完好的下街老屋,其中的一家临街的房屋,主人是一对老年夫妻。 那是一对有故事的老人,男的是后柳本地人,女的是安康城里人。有一年,县作协来后柳采风,出生后柳镇的郭老把我们带到这家品茶。这家老屋经过翻修,显得古香古色,临街的一间大堂屋最宽敞,中间有一张原木方桌,周围放置几把原木椅子,靠墙的三边放置货架。 那男士问我们喝铁观音?还是红茶?我们说还是喝本地绿茶吧。老者就给我们沏了一壶绿茶,从沸水冲起在玻璃壶内四处飘浮的茶叶来看,这是上等的好绿茶。果然,倒进茶杯,举起一闻,而后品尝,清香扑鼻。 原来,那男士年轻时出外工作,自此漂泊在外,直到退休才返回老家后柳,见本地旅游开发,就包装了门面。逢年过节,长假来到,老两口就回来开几天门,凑凑热闹,混混心焦,原本不想赚钱。一聊到他的过去,老者还曾在香港工作过多年。 安康电视台第一次拍摄《丹青石泉》 现汉滨宣传部长赵伟和当时台里同志拍摄 有当地老者,或已有逝去 副台长杨立已经离世,他带队拍《丹青石泉》,背后的荒地现在是广场和船帆码头 所以,后柳这个古镇不寻常。老者的邻居,就是原来抗日战争台儿庄战役敢死队长王范堂将军的故居。 而老者旁边的另一个邻居就是享誉四方的后柳水乡的标志性指标屋包树的所在。那棵大树长在屋中间,非常壮美。屋子的主人姓郭。有一年,我收到一位来自甘肃敦煌的来稿信,也是一位老家后柳走出去的人士,他说和屋包树的主人是家门。屋包树的主人不愿给外界交流,但我和主人谈到甘肃敦煌那位他的家门兄弟时,每次到屋包树,他都会邀请我。这是用文学创作“走后门”的案例。 就在后柳水乡这点风景地,我接待过不少文化名人。 原省作协副主席、汉中市文联主席、汉中市作协主席王蓬(中) 有一年,汉中作家、最早写王范堂的原省作协副主席王蓬,专程到后柳看望王范堂的下属,并给老人送了慰问金。 汉中作家丁小村来后柳,就谈到他曾经从西乡到熨斗到后柳再到石泉县城的经历。 西安的导演李导和易俗社的老社长冀福记先生几次来后柳,演出、采风。 一个风景地的兴起往往离不开艺术家的鼓吹,比如九寨沟是香港摄影家陈复礼最早推出的,周庄的兴起与陈逸飞相关,凤凰的旅游是人们最初对沈从文的崇仰,等等等等。 后柳水乡现在假日很热闹,游人如织,流连忘返。 有几位作家、画家、书法家、摄影家曾对我说,后柳水乡是适合在小镇或者周围居住十天半月甚至一两个月的地方,比如春天时,或者秋天秋雨季节,但相应的居住条件还不够。 秋雨纷纷,是多数游客不喜欢的天气,但却是另一部分游客的喜爱。 那是深度旅游的期待。 西安易俗社原社长冀福记及李导、王导 安康市摄影家协会采风
与朱文杰、《西北道教史》主编教授樊光春泛舟汉江 著名书法家赵熊先生多次来石泉及后柳助学 肖云儒、商子雍、莫伸、冯积岐、陈长吟、赵大山等先生在石泉 陈长吟等在未经修旧如旧的后柳老街 画家梦石 多次为石泉牵线联络的西安市文联石泉籍女作家蒋书蓱
小城书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