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罗斯+北欧4国游”7:“世遗”冬宫、“900天围困战”

 我的七彩石 2021-01-31

2017.08.23 力东

时间:2017.8.9 13:00—14:30

地点:圣彼得堡,冬宫

天气:17—21度,晴有时多云



午餐过后,前往冬宫。

排队的人很多,13:00入馆。


▼入口排队处
队很长,但秩序井然


冬宫


冬宫,正式名称为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冬宫坐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俄罗斯帝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冬宫是18世纪中叶俄罗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杰出典范,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起,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该馆最早是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私人博物馆。


1990年,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


中国人知道冬宫多为来自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这句话,这是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中的一句话。这一声炮响,就是来自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一声炮响,拉开了彼得格勒(圣彼得堡当时的名称)武装起义总攻冬宫的序幕,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在这里获得成功。


我在此处实地看过,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开炮地点,是距离冬宫不过数百米的涅瓦河边。不知道用舰炮怎样能打如此近的目标。据说,当时打的空包弹,只是起震慑作用。

▼内院 隔窗拍摄


冬宫 宫殿广场(隔窗拍摄)

宫殿广场在入口的另一面,想去看看,起码拍个冬宫全景。地陪说没时间,结果没能去成。

▼冬宫内部 装饰极尽奢华


900天围困战


在圣彼得堡游览时,我总刻意寻找二战的痕迹,可惜一无所得。也与团友讲述过这段历史。


稍微了解二战历史的人,都知道 “900天围困战” 这个词,说的就是二战中最惨烈的城市战——列宁格勒保卫战,没有之一!(注:列宁格勒是圣彼得堡的旧称)


列宁格勒保卫战从1941年9月9日至1944年1月27日共872天,简称 “900天围困战”。解放列宁格勒的1月27日后来被俄罗斯联邦政府设为 "俄罗斯军人荣誉日"。


之所以被称为“最惨烈的城市战”,主要是3点。


关键词1:872天。

关键词2:1比8,即德军是苏军的8倍。

关键词3:饥饿。872天围困,因冻饿致死64万余人。


列宁格勒其中一个墓地就埋葬了50万名围城战的遇难者。列宁格勒保卫战,经济上的破坏及人命损失超过了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广岛市原子弹爆炸或长崎市原子弹爆炸的伤亡。列宁格勒围城战被列入世界历史上最血腥的战役


在圣彼得堡实地看过,总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圣彼得堡周围既没有山谷,也没有城墙,可以说是无险可守!


有的历史学家总是喜欢把德军的失败归咎于俄罗斯的冬天,这种说法无疑是不符合事实的,列宁格勒900天的围困战的事实驳斥了这一点,德国军队在3个夏季里同样没有攻入列宁格勒。


提到列宁格勒保卫战,我总想起导致 “南京大屠杀” 的南京保卫战。两者简直无法比拟,令人万分感慨,唏嘘不已。


▼沙皇的座椅


▼各类展品


▼叶卡捷琳娜二世,俄国女皇

1729年4月21日出生于普鲁士斯特丁,是德国安哈尔特-采尔布斯特公爵的女儿。1744年被挑选为皇位继承人彼得三世的未婚妻。1745年与彼得结婚并皈依东正教(改教在西方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改名叶卡捷琳娜。1762年她率领禁卫军发动政变,废黜彼得三世,并登上皇位。

她对外两次同土耳其作战,三次参加瓜分波兰,把克里木汗国并入俄国,打通黑海出海口,她建立了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俄罗斯帝国。这个时期的俄罗斯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她于1796年11月6日逝世。1762年至1796年在位34年。

叶卡捷琳娜被尊称为 "大帝",即俄罗斯帝国历史上两位大帝之一(另一位是彼得一世,彼得大帝)。

她的私生活比较混乱,有点类似于武则天。

不过依我看,她的能力和 “政绩” 是武则天无法比拟的。

叶卡捷琳娜15岁孤身来到俄罗斯,被宫中的人们瞧不起,只好与下人混在一起,在短时间里熟练地掌握了俄语,并改信东正教(改教在西方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彼得三世本来是德国人,几乎不会说俄语,且能力一般。叶卡捷琳娜就自己当上皇帝。


▼奥尔洛夫,叶卡捷琳娜(叶卡捷琳娜二世,俄国女皇)的情夫之一。
正是通过她的情夫奥尔洛夫等人,叶卡捷琳娜掌握了日后发动政变的资本。


古式服装

▼这幅画象是清朝大辫子,是附属于沙俄的蒙古部落


▼教堂用玻璃画

据说,这是圣彼得堡有名的列宾美院学生必须练习的画作之一。


▼用各种宝石制作的花卉,栩栩如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